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网络舆情危机引发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主要由于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缺陷、高校教师队伍网络化意识淡薄、高校网络信息技术防范和监督体系不完善及社会舆论导向的催化等主要因素导致。基于此,探析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网络舆情信息技术防范与监控机制、网络舆情信息反馈机制、高校网络工作队伍建设机制和网络舆情危机管理规章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面对当前群众利益诉求增多,社会矛盾多样多发的复杂形势,公安机关要推进社会管理能力创新,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积极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危机。涉警网络舆情危机具有突发性、传播性、破坏性和交互性的显著特点。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公安机关应对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主要策略有:健全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构和队伍;加强互联网虚拟社会的服务和管理;运用"公安网络舆情引导管理系统",完善涉警网络舆情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置机制,掌握网络舆论引导主动权等。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情及舆情工作是政府和网民以网络为媒介开展社会沟通的过程。基于社会沟通视域研究网络舆情,可将网络舆情与社会沟通的基本要素综合起来,形成多维度的研究体系:一是网络舆情沟通主体研究,主要探讨网络舆情中政府和网民的构成及心理、行为特征等;二是网络舆情沟通客体研究,主要探讨网络舆情的类型及传播特征,以及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的开展;三是网络舆情沟通媒介研究,主要探讨网络、传统媒介及其他渠道在政府与网民之间信息传递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4.
网络是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一些庸俗、带有煽动性乃至反动性的言论很容易在网络环境中广泛流传。一旦发生校园舆情危机,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和化解,还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恶性公共安全事件。只有在高校校园网内构建和完善一种长效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提高校园网应对舆情突发事件的能力,才能保障校园网络的舆情安全,从而使高校校园网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5.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发展的基本前提。抓好网络舆论引导和网络舆情管控是推动平安河南建设的基础。新时代,舆情风险预警防控体系构建,应该以技术为引领,提高舆情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精准性;科学分类,完善风险分析研判机制;分层管理,构建舆情风险立体化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公安网络舆情搜集机制研究:内容与渠道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舆情搜集的内容与渠道是公安机关网络监测机制建设的重点,要根据公安机关的职能与使命。研究和确定公安机关网络舆情搜集的主要内容和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覆盖全面、重点突出、渠道稳定、高效及时的原则,确定网络媒体监测重点,建立稳定且广泛的舆情搜集渠道,构建触角深入、广泛的舆情搜集网络,创新公安机关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重特大校车事故频发,校车网络舆情展现出爆炸性、指向性、互动性、传染性、周期性等特点,对政府的校车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校车网络舆情得不到妥善处理,极可能诱发网民的不满情绪及不测行为的发生,进而破坏和谐的社会生活,影响社会的稳定。对此,政府有必要建立一套相应的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包括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和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8.
胜利油田通过健全完善网络舆情快速应对机制,突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键环节,及时把握网络舆情,准确做好舆情研判,有效化解舆情危机,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舆论环境。注重实时监测、分析研判,建立立体化网络舆情事前防范机制。注重正面引导、协作联动,建立规范化网络舆情事中处置机制,包括建立网络舆情调查核实机制,建立网络舆情引导互动机制等。注重信息公开、动态跟踪,建立科学化网络舆情事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网络新媒体成为舆论主渠道.突发事件和网络舆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突发事件导致网络舆情的产生,而网络舆情反过来推动突发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体制建设,应在加快建立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体制的同时,规范网络媒体管理,提升媒介素养;注重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培育成熟网民.必须加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制度保障,完善法律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管制与保护,加快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发言人、互联网实名等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概念入手,经过现状分析,可以了解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舆情中的特殊性。当前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治理的困境,包括应对网络舆情的手段落后、网络舆情教育缺位和网络舆情监管不完善。针对当前网络舆情治理的法律法规现状和监督治理机制,提出了当前应对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的法律手段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大学生网络参与监督和违法识别机制,加快构建完整的网络舆情法律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1.
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舆情是群体性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主要特征有:流言广泛传播,难以实施有效控制;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信息交流呈现非理性化、情绪化倾向。网络舆情常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间接推动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为加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应重视网络维稳信息的收集与研判;加强网络管理,完善网络把关;建立网络舆情控制与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形成舆论强势;建立网络评论队伍,引导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2.
涉检网络舆情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产物。自2010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将“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纳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内容以来。涉栓网络舆情的研究逐渐兴起。根据对2010-2011年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研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对涉检网络舆情研究存在起步较晚。成果量少质弱,研究人员构成单一,地域分布不平衡,导致研究进展缓慢.未能为决策机关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撑。根据文献学分析结果显示:涉检网络舆情的研究主题集中在涉检网络舆情涵义、成因、特点以及人民检察院应对策略等方面;也有学者对今后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公共危机事件产生的网络谣言为辐射中心,通过构建网络谣言对网络舆情影响程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研究其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程度。据此分析出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谣言的变量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并反映其变化规律,为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控制提供理论支撑,以利于政府和网络监管部门及时地,准确地做好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谣言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崛起,涉军舆情日益突出。涉军舆情具有爆发性、非理性、极化性、有组织性等特点,极易产生负面效应。必须强化舆情应对意识,建立涉军网络舆情传播管理的专门机构,完善保障机制,健全"网络舆情传播预警研判机制",及时灵敏地掌握社会动态,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危机。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网民数量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国内学术界对网络舆情的研究亦日趋深入。在互联网上搜索近五年(2005-2010)关于网络舆情研究的相关论著和报道,对此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包括网络舆情内涵、研究视角和发展趋势以及网络舆情的监测、收集、分析、引导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发展网络协商民主是网络社会发展的必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体现参与主体的广泛性,体现参与主体的平等性,体现协商民主的即时性和互动性。网络协商民主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应用广泛:通过网络舆情监测了解民意,确定协商议题,实现源头治理;通过网络互动功能"开放协商"、"平等协商",实现动态管理;通过网络探索"专题协商"、"界别协商",实现突发事件的有效应急处置。发展网络协商民主也有一定的风险,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有序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治安管理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在深刻改变社会基本面貌的同时,也滋生和引发了新的治安问题.针对当前网络治安问题以及网络治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推进"大治安"管理机制,努力形成网络治安综合治理格局;加强宣传引导,实现网上治安舆情信息的有序掌控;创新网上管理及打击手段,净化网络空间治安秩序;强化网上工作基础,为新形势下治安管理工作打造有效网络平台;强化教育培训,加快网上治安管理专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当前,青少年已成为我国网民的最大群体。从网络舆情的产生及酝酿过程来看,网民的媒介认知能力始终是网络舆情向良性或恶性发展的关键。青少年网民在网络舆情形成中,不仅是在获取和传播信息,同时也是在分析和评价信息。现阶段我国网络舆情发展中存在着监控体系不完善、信息监测与分析技术落后、对突发事件没有相应的快速反应机制、网络舆情导向性不强和对青少年没有专门的引导机制等问题。认识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提高对媒介信息内容的辨别能力,正确获取信息与传播信息,学会对信息进行编码和解码,提高分析信息与评价信息的能力,是解决青少年媒介认知能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扩大。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和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电子政务的网络舆情危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是当前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网络舆情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加强,同时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已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发生的危机,最适合在网络虚拟空间里解决。电子政务视角下网络舆情危机的治理模式表明,构建基于网络监测系统的舆情研判机制、健全基于网络平台的危机舆情公关机制、建立基于政务协同系统的危机舆情应急联动机制将会有力提升政府对虚拟社会的治理能力,为构建网上网下和谐舆论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