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高校法治化进程中,可能要遇到法治认识缺位、管理规则滞后、管理程序失当、救济途径模糊等困境,要超越困境,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尊重学生权益的规章制度、建立正义公正的管理程序、疏通学生权利的主张渠道、要求学生承担法律义务等。  相似文献   

2.
公共管理学思想源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管理学的思想源流汇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体系及其方法。其历史沿革要追溯到公共行政学的由来;新公共管理有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两种概念演进途径;当代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基础源自公共选择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等。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执行力的模式分析与途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执行力在改革开放前,呈现了影响力推动模式,改革开放后呈现了决策力推动模式。时光进入二十一世纪之际,政府执行力的攀升陷入困境。当前,提升政府执行力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提升政府执行力可供选择的途径有主体途径、生态途径、行为途径、管理途径和制度途径。  相似文献   

4.
简论伦理视角下的公共政策执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作为现代社会政府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主要途径之一,其执行存在重要的伦理价值。面对我国政策执行中的种种不利现象,从伦理视角分析其中的利益关系、道德判断,进而把握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共利益至上、实事求是、人本、协调等原则,以提高政策执行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能本管理的三个机制与六个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本管理的三个机制包括能本管理的能力发现机制、能本管理的能力使用机制和能本管理的能力开发机制。能本管理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掌握并运用其蕴含的能力成长、能力实现、能岗匹配、能酬匹配、能级匹配、能力整合等原理,对于了解事情真相,推动组织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企业在对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中,首先要管好人,人是第一位的,是决定因素,只要管好了人,其他方面的管理就迎刃而解。因为在企业建设中,先进的机制要靠人来运行,良好的管理制度要靠人来执行,各种资源要靠人来合理配置。为此,企业要下大力气研究人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找出以“人”为本管理的最佳途径,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掘人的潜能,为企业的发展和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强调在管理中要贯彻人本观念,这是古今中外的管理思想家和各个管理流派殊途同归的共识。然而,当提出“在管理中应贯彻什么样人本观念”这一问题时,答案会因对“人本”理解的不同而不尽相同。从管理目的看,人无论是作为管理的主体还是作为管理的客体,实际上都既为手段也为目的,这决定了管理中的人本观念具有层次性。在笔者看来,只有认识和把握了管理中人本观念的不同层次,才能就管理中贯彻人本观念具体途径和要求作出有针对性的和比较全面的解析。  相似文献   

8.
主题活动是管理干部结合本单位实际,自行设计开展的重点活动,是实现自己明确的工作思路,达到具体的工作目标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主题活动的设计是工作思路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的过程,是在思路创新的基础上,对过程的创新和创造。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是管理者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确立为院(系)级单位"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的方式和途径。当前各高校纷纷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管理重心下移,各学院的管理地位凸显。建立高校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有必要性,但对面临的问题也必须进行认真思考和总结。对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应遵循基本原则,健全这项制度还应有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共行政的管理、政治和法律等三种途径的具有不同的内涵.根据公共行政的实践,需要实现公共行政三种途径的综合和发展,公共行政三种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法史前是以“德治教化”维持社会秩序的,法律产生后则是依法治理国家的。德治御心,培养人们的德性,防止其思想上不道德邪念的产生;法治防行,要求人们遵纪守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使不再犯。法治与德治并举,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法治御行,德治御心;御行治标,御心治本,标本兼治,是为上策。  相似文献   

12.
韩非子与马基雅维里在以"人性恶"构建其法律思想理论基础上,在拥护君主专制,主张强力以及采取法、术、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统治等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在对待人民力量的重视程度,对人性的认识以及在集权方式等方面却有不同。分析比较二者法治思想的异同,对我国法治建设中推进依法治国,加强"官德"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治是以法律的至上性和公正性为基础的一种法律体系.宪政是以法治为条件或环境,以宪法实施为依据的民主政治形态及其运行过程.法治是宪政的一部分,是宪政的必要基础,是宪政的基石.这是因为法治原则是宪法的基础原则之一;宪政的基本精神是建立有限政府,而法治正是其集中体现;法治是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手段;法治观念的养成是宪政实现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14.
法治是一种治国的思想体系 ,代表着一种价值取向 ,法治还是一种治国的原则体系和制度体系。法治已成为当代中国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法治的经济决定因素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法治的政治基础 ,思想解放为中国法治奠定了精神基础。从现实性和必然性分析 ,中国的法治之路走的是一条以政府推进为主 ,结合社会演进的道路 ,传统社会的中国不能进于现代法治国家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二元社会结构是法治国家的社会前提 ,必须大力培育中国市民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法治"释义     
什么是我们要实现的法治即法治建设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是法治建设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理论界将"法治"等同于"依法治国"或"依法行政"给法治建设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法治不仅仅是"依法治国"或"依法行政",还包括"市民社会自治","市民社会自治"是现代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价值是法律科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将经济法的价值与一般意义的法以及邻近法律部门,主要是民法和行政法的价值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论证以实质正义、社会效益、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和谐为其独特价值取向的经济法具有独立法律部门的地位和独特的存在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社会主义同一制度框架内所要实现的两个不同目标。法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尤其重要。当前要充分发挥法治的社会整合、社会稳定、社会控制、社会调节等积极作用,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一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一月一日起实施的《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体现法治思想。充满人文主义关怀。《条例》用法治的思想规范公安经费工作。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公安机关的经费问题。《条例》规定了公安民警在社会生活方面享有的各项社会权利。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法治国家.离不开文化背景的支持.在中华文化语境下讨论该话题,尚需坚持一种细分的观点,即中华文化统一体里所存在的丰富的地域文化对法治有着不同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域文化区.需采取针对性的法治策略,实现与地域文化的良好互动,从而更好地推动法治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依法治国应该包括政府依法行政和执政党依法执政两个层次。前者,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取得巨大进展,但进程不及一半,而后者刚刚起步。因此,从总体情况看,依法治国仍任重道远。除了法治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自身原因外,党政不分的政治体制,公民社会组织化程度低下的社会治理结构,旧的体制文化束缚,是阻碍依法治国建设深入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须从深化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转变体制文化和管理业务规范化建设三个层面促进依法治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