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蒙妍 《前沿》2010,(12):198-200
"芦笙长鼓舞"是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长鼓舞蹈文化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而"芦笙长鼓舞"又在中国瑶族长鼓舞系统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从"芦笙长鼓舞"的文化演进、艺术表现形式、民俗文化基础三方面去探究其文化内涵,这一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价值,是继承与发扬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乡愁绵绵     
贵州朋友出了个谜语:"头上一个罩罩,耳边两个吊吊,腰间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猜一个族群的妇女服装。"她解释道,"罩罩"是指妇女头上扎的四指宽的白色或青色头帕;"吊吊"即银耳环;"扫扫"是下垂于腰间的青丝腰带;"翘翘"指的是尖头倒勾的绣花鞋。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瑶族……大家几乎将贵州境内的少数民族都猜遍了,  相似文献   

3.
富川瑶族自治县,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汇处,至今还未通高速公路,被戏称为广西"省尾"。然而,就是这个只有32万人口、欠发达后发展地区的瑶族小城,却引来了央企巨头华润水泥、华润电力、华润雪花啤酒和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杨氏鲜果有限公司、大唐电力、广西水利电业等知名企业纷纷到此落户。为何?带着疑惑,记者一行踏访富川,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4.
瑶族解放前的社会经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瑶族共有124万人,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其中以居住在广西的瑶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67%。研究解放前的瑶族社会经济形态,对加速发展瑶族地区的四个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 解放前大部分瑶族地区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少部分地区以林业生产为主,专门从事手工业和经营商业的人数很少,商品货币关系不发达,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高山或石山区,但也有极少部分瑶族居住在丘陵平原,这一部  相似文献   

5.
1989年,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曲艺音乐鉴定会上,我省瑶族的唱书被与会专家、学者鉴定为中国少数民族曲种。至此,流传于我省瑶族古老的这种说唱形式,正式编入国家典籍而载入史册。记得1962年,我和文山州富于县文化馆的同志一起,到富宁县洞渡乡一带进行收集整理民族民间文艺的工作。我们在该乡里那村一住就是一个多月。白天和瑶族群众一起,腰挂砍刀、带上芭蕉饭,到那充满浓郁清香的八角林中去除杂草;或是去那一片片山坡上栽种地谷和玉米。晚上回到寨子,吃过夜饭,就团团围坐在火塘边,听瑶族艺人唱书。那抑扬顿挫的唱书…  相似文献   

6.
瑶族是我国迁徙历史最长久、迁徙空间最遥远的少数民族,生态环境的复杂性与语言支系的多样化造就了瑶族民歌的独特魅力,其研究文献虽不少见,但多依据民歌内容揭示瑶族人饱经沧桑的民族文化内蕴,或从传统民歌演唱的理论角度寻找差异与共性。对此,基于声乐表演的专业知识,结合瑶族民歌的生态背景、曲谱资料与艺术特色,从形式、行为、意识三方面剖析瑶族民歌声乐表现的结构图景,指出瑶族民歌声乐表现的技巧、心理、情怀对现代声乐发展的有益影响,揭示了音乐为人服务的终极价值。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瑶族主要居住在两广的山区,部分住在湘西南和云贵两省的南部山区。与汉、壮、苗、侗、傣、土家、哈尼等十多个民族杂居。由于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瑶族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不一,地区间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影响到瑶族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使得大多数瑶族迁徙不定,或被迫居住  相似文献   

8.
夏支平 《前沿》2012,(7):169-171
本文通过对广西田东县M村的实地调查发现,受经济的贫穷落后、制度政策的变迁和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瑶族村落的养老模式已经从"家庭+村集体+政府"三元模式转变为"家庭+政府"二元模式。这种模式的运行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家庭主导、政府扶助、村集体互济养老模式消失、自我照料的老人人数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9.
一、瑶族婚规碑的内容: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瑶族聚居的瑶麓有三块石碑。虽然这三块石碑有的叫“瑶族乡规碑”,有的称“瑶族婚姻改革碑”或“瑶族婚姻议榔碑”,但因它是瑶族父老为改革瑶族婚俗而立的,故从《黔南人物志稿》(一)统称之为“瑶族婚规碑”。 现存于瑶麓民族小学前大门外侧的有二块,其中一块碑上刻有“同治二年三月”字样,可知为公元1863年所立。因该碑石质较差,经多年风雨剥蚀,碑面已有缺损,字迹不清,内容隐约可辨者有:  相似文献   

10.
农惠波 《当代广西》2012,(17):27-27
"以前我们一家人挤在三四十平方米的茅草房,遇到刮风下雨就心惊胆战。现在好了,政府补助4.5万元,还专门请来了施工队、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坐镇指挥,不到两个月,新房就建好了。"那坡县百合乡民兴村规等屯70多岁的瑶族老人凤振才高兴地说。  相似文献   

11.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潘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①这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观点来阐述文艺与人民关系的一个重要理论。艺术与人民的关系,是文艺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与人民是不可分割的,检查文艺的真、善、美,主...  相似文献   

12.
杨建生 《前沿》2010,(2):152-155
从少年时期到"五四"前夕,瞿秋白受"避世复古"人生观和思想倾向影响,萌生了强烈的救国救民、变革现实的心愿,并立下"以文化救中国"的宏愿,这是瞿秋白文艺思想发生的思想文化背景。后在"五四"运动洪流的洗礼下,瞿秋白独特的文艺社会学话语形态初见端倪,这是瞿秋白文艺思想孕育、萌芽阶段;从1920年秋踏上赴俄旅程到回国参加政治运动这段时间,是瞿秋白文艺思想的形成发展阶段;1931年,瞿秋白开始领导"左联"和苏区文艺运动,这是瞿秋白文艺思想渐趋成熟阶段,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文稿便是《〈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的发表。  相似文献   

13.
龙钢华 《求索》2011,(5):203-204,162
《〈诗比兴笺〉序》是一篇体现魏源文艺思想的重要文章,集中表明了魏源对文艺的基本功能——担当意识——的精辟见解。魏源一方面盛赞古代诗文睹物起兴、感时伤怀的优良传统及"《骚》、《雅》之旨"和"风云之气",另一方面直截了当地批评了前代诗文选注家及诗论大家偏重形式忽视内容的弊端,从而凸显了文艺的担当功能。这种思想在当今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异化、自然异化,尤其是文艺的崇高意识矮化的语境下,更能促人深省。  相似文献   

14.
李岚 《前沿》2010,(10):142-144
晚清域外游记里跨体式语言的大规模发生,对新文学的文体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日记体形式和"政论化"散文语体是文体变化萌生的基础,而"大叙述"的言说方式、内容导向和时代特征是这种文体特征多元化的文化语境。在这些游记中出现了文艺语体内部的跨体式语言,和文艺语体结合实用政论语体的跨体式语言并存的多层语体流变,促进了新文体发生。  相似文献   

15.
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说:“大瑶山的瑶族是全国存在支系较多,民族表现最为典型的。目前世界人类研究的两个民族特点,其中之一就是瑶族。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金秀瑶族因其源流、信仰、语言习俗、文化服饰各有不同而分为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坳瑶和盘瑶五大瑶族支系,各支系瑶族民俗风情五彩缤纷。  相似文献   

16.
采访省政协委员、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是为了一段"旧闻"。分组讨论结束后,王景贤和记者坐在空荡荡的会议室里聊了起来。王景贤告诉记者:"事情还要从前年说起。2008年年底,我收到了一份方案,是关于泉州市文艺剧团改企的。实际上这不能算是一个方案,因为方案还有商榷的余地,这就是一份文件,告诉我们这些文艺剧团将全部改企,走市场化的道路,并准备在2009年省"两会"后就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7.
贵州南部的白裤瑶曾庆南白裤瑶是瑶族的一支,因男子皆着白裤而闻名。整个瑶族共213万人,分散居住在中国南方的湖南、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的毗连地带。瑶族的其他称呼达300余种,或以服饰颜色得名,或因头饰、胸饰、发型特点而得名,也有的因居住地域不同...  相似文献   

18.
正瑶族是个山居民族,其村落大多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密林中,一般建在山顶、半山腰和山脚溪畔。拣坡而上,街面愈窄,泥瓦房、砖木房、吊脚楼并存。瑶族人家房屋的样式,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砖瓦式的,二是泥瓦式的,三是干栏式的,四是围篱式的。屋顶均为"人"字形。房屋的坐向,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异,一般以坐西向东或坐北向南的居多,也有坐东向西或坐南向北的。瑶族民居善于因地制宜,有"半边楼""全楼"和"四合院"之分。"半边楼"一般为五柱三间,两头附建偏厦,或一头偏厦,或一  相似文献   

19.
江华瑶族自治县县长、副县长、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已由江华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955年11月25日选出,县长赵自现(瑶族)副县长张庆龄(汉族)周国藻(瑶族)委员李文高(瑶族)林忠皇(汉族)姚生贵(汉族)郭太平(汉族)张其生(汉族)冯绍芳(瑶族)邓有志(瑶族)赵万禄(瑶族)赵壬娥(女、瑶族)赵贵甫(瑶族)郑玲(女、汉族)盘兰勋(瑶族)蒋文仕(汉族)谭得佐(汉族)  相似文献   

20.
汪金友 《人民公安》2011,(14):61-61
高大全"这个人,可能很多年轻人都不认识。因为他的原型出现在30多年以前。那时候有一本很流行的小说,其主人公就叫"高大泉"。这个人的特点,就是"高尚"、"伟大"、"周全"。浑身上下十全十美,没有一点毛病。而当时提倡的文艺政策,就是"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