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卢光莉 《前沿》2012,(13):163-164
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成长环境。新形势下创新型人才的环境更为复杂多变,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人才的成长和培养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基本特征,接着对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起始之年。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自主创新大会和全省人事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打造创新人才优势省份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政策,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全面推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提供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3.
钱学森的创新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学森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系统而又独到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其内容包括,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有效机制,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观建立创新型人才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创新型人才掌握"大成智慧"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高校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重要平台。因此,高校要建立和实施创新教育战略,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高校创新教育战略的建立与实施,需要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建立完善的创新教育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全面落实创新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创造良好环境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型人才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培养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是我国目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要形成创新型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最重要的是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本文着力探讨了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所需的良好环境的三个方面:育人环境、创业环境和社会环境。并指出,只有优化育人环境,建设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优化创业环境,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才的体制机制;优化社会环境,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氛围,才能造就一支浩浩荡荡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强调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应该把创新作为广义的社会发展方法论,研究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与实现路径。创新型城市的构建要素可归结为产业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制度创新、环境和文化创新、人才创新五个方面。而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提升创新思维,弘扬创新文化;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创新机制;加速科技进步,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互动合作,注重成果转化;实施人才战略,打造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7.
一、海南本土七个创业创新型人才(团队) 站立在海南这块热土之上,追踪这些创业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轨迹,探求他们孵化而出、筚路蓝缕、成长成熟的经历与条件,是本次调研的目标。为此,从2008年12月到2009年1月,我们先后采访了在大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领域业绩突出的本土七个创业创新型人才或团队,虽然是走马观花、管中窥豹,却仍然耳目一新,感慨良多。这些企业家或团队包括:  相似文献   

8.
高层次人才处于各个领域的专业前沿,是争夺科技、经济竞争制高点的核心骨干力量。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切实推进高层次人才的科学发展,是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 一、从以人为本的要求出发,创新开发和管理机制,为高层次人才科学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曾经指出,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这需要从娃娃抓起。不仅要重视发展高等教育,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更要重视发展小学、中学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创造精神,打好人才成长的基础。只有培养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中国才有希望。近期,民盟北京市委针对当前青少年的创新教育环境进行了调研,并举办了民盟北京市委"青少年创新精神培养"论坛,为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等创新素质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一是构建人才创业创新政策体系,大力优化人才环境。认真梳理评估已出台的人才工作政策,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研究制订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政策措施,形成一套鼓励创业创新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激励环境。完善人才政策绩效评估机制,加强对人才政策的宣传,扩大政策的知晓面和受益面。  相似文献   

11.
营造人才成长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才的成长过程无不与周围一定时间、空间中诸事物发生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这就构成了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即成才的生态环境。它是人才成长的外部因素。作为条件,外因对于人才的成长,自然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作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营造人才成长生态环境进行分析,以有效地指导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部队建设的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事关新一轮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自主创新能力是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必由之路,而以创新型人才资源集聚、创新型人才队伍培育、创新型人才环境营造为重点的人才创新体系建设则是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工程。  相似文献   

13.
乐婷婷 《浙江人事》2009,(12):31-31
创新人才奖励措施。近日,海宁市颁布施行了《海宁市关于加快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创新发展的政策意见》,创新人才奖励措施。该《政策意见》首次提出,将对人才培养的奖励提升到和人才引进奖励一样重要的高度,鼓励各级各类企业.在大力引进创新人才的同时,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促进现有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政府对企业培养人才方面给予相应的补贴和奖励。  相似文献   

14.
《党建研究》2012,(8):10
近期,李源潮同志出席第二届中国人才发展论坛开幕式并与专家座谈。他指出,科技创新创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要按照科学人才观的要求,努力创建中国特色创新创业人才开发体系,更好地培养、引进、使用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李源潮同志指出,人才是科技创新创业的主要承载者,大力培养、引进和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选择。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必须不断变革不合时宜的阻碍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的观  相似文献   

15.
陈言 《浙江人事》2008,(4):16-16
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新引才思路,改进引才方式,开辟高层次创新犁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柔性引进国内各类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组团赴市外开展大型综合人才招聘活动。加强校企人才合作,建立人事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协调推动的工作机制。举办2008年温岭市第二届校企人才合作恳谈会,组织全国近50家大中专院校与我市300多家重点企业就毕业生输送、人才合作培养、毕业生实践基地建设等事宜进行沟通洽谈。加快创新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小康大业,人才为本,自主创新,人才先行。“十五”期间,我市人才人事工作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从体制机制入手,不断探索新思想、实践新方法,给各类人才特别是为创新型人才提供“想干事的机会,能干事的平台,干成事的回报”。  相似文献   

17.
努力创造人才健康成长的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初,我在人事部机关事业单位2001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提出加强机关生态环境建设,并在不同场合多次阐述了这一问题。这是基于建设良好机关文化、促进干部队伍健康成长的深层次考虑。人才的生态环境泛指人才培育、成长和发展所赖以的一切内外部因素的总和,它是人才作为独特社会群体所共同指向和依托的思想理念、价值追求和文化底蕴。它既包括内部环境,也包括外部环境;既包括硬件环境,也包括软件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既包括制度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既包括工作环境,也包括生活环境;既包括人际环境,也包括学…  相似文献   

18.
宁波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两会”提出,要加快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创新,人才为本,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在人才,重点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创新型人才资源是人才中的高层次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甘肃省开发创新型人才资源,必须在正视人才资源开发现状和创新型人才资源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创新开发观念、思路和战略。  相似文献   

20.
积极推进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建设一支懂信息化、钻信息化的人才队伍是关键,营造信息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是前提。必须着眼信息化人才成长需求,积极优化利于信息化人才生长的生态环境,为信息化人才队伍健康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