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法的立论基础及其理论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红弘 《求索》2010,(10):160-162
政府和市场是经济法研究域中的两个基本范畴。自由经济时代,一切社会经济活动都在契约自由的原则下进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市场的无序与混乱问题得以显现。于是,社会学者纷纷提出引入政府作为干预市场的力量,经济法由此诞生。关于经济法的立论基础也因此被关注,基于经济法与市场失灵的逻辑相关性,不少学者提出了所谓的"需要干预说",并将其作为经济法的理论基础。然而,"需要干预说"违背了法律的应然价值属性和现代法治的宪政理念,从经济法的法益目标及其本然属性看,我们认为"规制干预说"作为经济法的立论基础可能是更为合适的理论选择。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法领域,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属于"市场主体",而政府则属于"市场秩序主体"。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对市场秩序的构建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避免"政府失灵"削减政府构建市场秩序的能力,有必要建设法治政府。首先,依法限制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有助于构建自由规范的市场进退秩序、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交易秩序。其次,要求政府依据公开的程序干预经济,有助于提升市场秩序的可接受度。另外,加强政府责任制度建设对市场秩序的构建起到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经济行为是政府及其经济职能部门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经济目标和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行为有其产生和存在的必然性。规范政府经济行为是经济法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政府经济行为的正确分类是其规范化的依据。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应从政府经济行为的主体、权力配制、行为方式、行为程序、行为的范围以及政府经济行为的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张莉莉 《前沿》2007,(8):130-133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有着不同的内涵,前者以形式理性、经济人、个人自由观念为精髓,后现代性则包含实质理性、社会人、实质自由的理念。经济法具有浓厚的后现代性:首先,经济法对弱势经济主体的保护、对结果公平的强调体现着实质理性;其次,对主体参与性与责任感的重视彰显了经济法领域社会人的特质;再次,以实质理性和社会人理念为基础,经济法中的自由实际上是社会自由和实质自由。  相似文献   

5.
王丽华 《前沿》2010,(14):4-6,43
随着国际争端解决机构的迅速增加,经济贸易争端的当事方可在享有并行管辖权的司法机构间进行选择,这鼓励了挑选法院和挑选规则现象。一方面,国际公法领域争端解决机构的扩散是一个积极的法律发展方向,反映了政府在跨国关系上强化国际法规则的意愿。另一方面,任由"挑选法院"与"挑选规则"行为发展泛滥有损国际经济法体系的稳定性、确定性和公信力。因此,如何对"挑选法院"和"挑选规则"行为进行规制、确定最优的争端解决方式已成为国际经济法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作为一部独立的法律体系,其存在对丰富现代化经济法基础理论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认定并划出经济法所调整的那部分"特定的"经济关系,是经济法学理论的立题之处。经济法具有对整体社会经济调节的整合功能,相对于传统部门法来说,经济法的一个显著性的功能是其政策性,实现了法律与社会发展的有效协调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一、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自 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最早提出“经济法”的概念以来 ,国内外学者先后对经济法的定义、调整对象发表了各种观点。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 ,我国学者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地位也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形成综合经济法论、学科经济法论、经济行政法论、纵向经济法论和纵横经济法论等五大法学流派。时至今日 ,相关讨论仍在进行。我们认为 ,现阶段我国经济法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 ,即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现经济调控关系、社会经济保障关系等。因此 ,经济法是与民商法、行政法…  相似文献   

8.
李法兵  郭双焦 《湖湘论坛》2005,18(4):68-69,71
在WTO语境下构建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重新定位商法和经济法的功能尤为重要。商法之功能在于对市场交易关系进行个别调整;经济法的功能在于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整体调整。商法侧重于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的创设;经济法着重从外部维持这种市场秩序。商法与经济法的协调发展才能保障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宋东明 《求索》2013,(1):183-185
法的可诉性是法的本质属性,经济法的可诉性是指在出现经济纠纷时,当事人经由法定诉讼程序,向法定机构提出诉讼,并由法定权力机关对被告方开展经济行为法律裁决的内在属性。经济法的可诉性赋予了经济主体在出现经济纠纷时借助司法救济的法律权利。目前,我国经济法可诉性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为此,我们认为,应尽快推行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及时构建我国经济审判庭、完善经济法审判程序机制、健全经济法诉权及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在基本范式上属社会本位法,归于新兴的第三法域,它的利益主体是公共社会,是国家从社会利益角度参与、协调经济、社会生活之法。明晰经济法的范式,将为我国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离不开经济法的规制。而我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学界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调整特定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经济法律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性要求与标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反映经济法的本质,反映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客观性。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竞争原则、社会利益原则和经济秩序原则。  相似文献   

12.
经济法在基本范式上属社会本位法,归于新兴的第三法域,它的利益主体是公共社会,是国家从社会利益角度参与、协调经济、社会生活之法.明晰经济法的范式,将为我国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基本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公平作为经济法的核心价值内涵,在具体含义上,可分为微观的经济公平、中观的经济公正和宏观的经济正义。由于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在不同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间社会公平的具体理解具有不确定性。为实现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和谐,在经济法立法策略上,应通过具体权利义务内容的实质规定体现微观经济公平和中观经济公正,而对宏观经济正义目标则应采取将价值争论转换成具体法律程序的方式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4.
在对特殊主体说、一般主体说、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结合说等国内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本文指出,以主、从犯的概念来解释积极参加者和一般参加者的概念并非合适。在评价共犯的作用时,需依靠各行为人在整个行为过程中所实施的行为。除此,本文还提出"角色群"的概念用来评价聚众斗殴罪,即在众合犯的犯罪中,行为人可以是由实施各个参与角色组成,但是不同的参与角色群的行为人非共同正犯,亦不可区分主从;在相同的角色群里,方可区分主、从犯。在一般参加者里囊括了可罚的从犯和不可罚的从犯。应用"角色群"的概念对聚众斗殴罪的主体进行二元评价。最后,本文将聚众斗殴罪作为结果加重犯提出了建立"分类处遇"制度,以正确地处罚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  相似文献   

15.
林皎 《重庆行政》2016,(2):53-54
正经济法作为国家管理和协调经济活动、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对于社会财富的分配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析经济法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功能与实现方式,对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维护社会公平、稳定,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沈善增 《传承》2011,(7):66-67
古往今来,人类文化以价值取向定位,只有崇德文化与崇力文化两大种。中华文明之所以优越,就因为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明确提出了"道德"的概念,确立了崇德文化话语。但《老子》所言之"道德",与今天使用的与"法律"相对而言的"道德"概念有所不同。今天所指"道德",在古时属于"礼"的范畴。"道德"属于伦理范畴,但处于伦理的高端,"礼"则属于伦理的底线。今天通常认为"法律"是约束人的行为的底线,其实"礼"(游戏规则)也是约束人的行为的底线,只不过这是一种文化观念的底线。崇德文化之"德",使用的是"道德"的古义,或谓"本意"。  相似文献   

17.
林皎 《重庆行政》2016,(4):53-54
经济法作为国家管理和协调经济活动、维护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对于社会财富的分配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研析经济法在社会财富分配中的功能与实现方式,对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营造平衡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维护社会公平、稳定,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大量的线上交易,也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侵权隐患,对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带来挑战。传统的侵权类型有消费欺诈、虚假宣传等,新型侵权类型如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流量劫持、二选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互联网消费侵权行为往往面向不特定的多数消费者,面多域广,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消费者本身作为经济法倾斜保护的主体,属于社会整体利益保护的应然范畴,正因如此,互联网消费者权益具有通过公益诉讼进行保护的价值和必要。互联网消费公益诉讼的规范依据以及适应现状体现了互联网领域消费侵权行为较为隐蔽、被侵权人数量众多、跨境侵权行为频发等特点。互联网消费公益诉讼具有在取证上须依托技术手段、所涉主体复杂多样、涉及跨区域协作问题、涉及多个交叉领域等特殊性,因此,在起诉主体、被告、案件类型、诉讼请求、交叉领域等具体制度上有专门探讨之必要。  相似文献   

19.
孙定宇 《传承》2013,(10):138-139
"最美"是实现中国梦的当代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观,对社会公民行为文明与社会和谐起着示范规范作用。对"最美"人格范畴的哲学意蕴进行分析研究,正确理解这一哲学范畴包含的理论内涵及其形成机制,有助于人们弘扬"最美"人格精神,营造积极向善的社会土壤及环境,让正能量能得到充分辐射和发挥。  相似文献   

20.
去年以来,在民政部领导的重要讲话中,不断提到和使用"社会服务"一词。作为我国法定统计数据和权威性文件,《国家统计公报》在表达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数据时,第一次使用"社会服务"的概念,将民政福利机构定位在"社会服务"范畴。社会服务成为现代民政工作的一个重要概念。认真研究这一概念的形成、发展,科学总结这一概念的实践业态,深刻认识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丰富深化这一概念的现实价值,对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