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急速变迁的信息社会,年轻一代拥有互联网技术利用等方面的优势,他们在流行文化、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上的话语权凸显。年长一代俨然成为了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他们不得不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取。这种逆向的文化传承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助于修补代际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有益于营造一个和谐宽容的社会氛围。当然,文化的反向传承并非完全取代传统的传承方式,它并非是单向的,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整个社会应该为文化反哺提供条件、搭建平台,以期形成代际协同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互联网为主要标志的信息社会的出现和急剧扩张,大大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习惯,新型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正逐步形成,新的生存方式——“在线生存”也悄然兴起并日益发展。非接触式贸易、  相似文献   

3.
孙瑞英  张璐 《世纪桥》2013,(3):138-139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实践活动正在发生深刻的、全方位的改变,人类社会正在迈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泛在信息社会。泛在信息社会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信息带给人类众多财富和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既有现实生活的社会思潮不断谋求网络空间的出场和传播,也存在网络空间中多元意见表达、特殊社会心理及价值观念嬗变形成的新型社会思潮,这使得社会思潮的生成及治理成为一个涉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课题。从整体上看,互联网在传播效能、主体性、宏观环境等三个层面上深刻影响着社会思潮的生成与发展,特别是对于社会思潮的生成而言,网络信息成为重要养分、网络舆情成为重要契机、网络媒介成为重要载体、网络空间成为重要场域。面对社会思想领域的相互激荡、深刻变化,必须加强和改进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的治理,在网络信息监管、网络舆情处置、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网络空间治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5.
黄楚新 《前线》2014,(12):48-50
<正>互联网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其强大影响力和冲击力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网络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便利人民生产生活、改善社会民生、促进政治民主以及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然而,由网络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各种复杂矛盾和现实问题也日益凸显,特别是网络新兴国家尤其严重。加强、健全和  相似文献   

6.
当前,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或者说网络社会。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到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维度的发展,使整个社会的行动、交往与沟通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给我国民主政治生活带来前所未  相似文献   

7.
正(一)互联网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社会治理方面,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政治方式和政治过程的封闭性,使得国家和政府单方面垄断和控制信息越来越难以实现。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民众能够顺利地实现政治参与搭建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同时也创造了更为便捷和丰富的渠道和方法。(二)互联网提升公众监督,推动政府的信息公开互联网为大众的政治参与创造了新的途径和平台,公众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优势平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献言献计,发挥监督的功能,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网络监督  相似文献   

8.
新经济源于美国 ,是相对传统经济而言的以信息经济、网络经济为重要载体的经济。进入90年代以后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率先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软件和系统集成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使电脑和其他信息技术设备大大普及 ,互联网迅速扩展到全世界 ,原有的生产方式因此遭到冲击 ,工业化的生产方式逐步被信息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 ,社会产业结构也由此发生变化。这是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最深刻的一场革命 ,预示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可以预见 ,在今后的 1 5~ 2 0年内 ,随着网络经济…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重点的任务。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提供了大量信息,也将各种社会思想带入校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对互联网给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所带来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纪长青 《求贤》2009,(11):34-35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的信息环境正在形成和完善.许多行业都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机遇。图书馆正处于信息变革时代的前沿.更需要面对新的挑战。互联网和通信的空前发展模糊了地域和空间的界限。使信息传播渠道畅通无阻.从传统图书馆到复合图书馆再到全面的数字图书馆.图书馆向前发展的每一步都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社会信息环境的变革相联系。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网民数量激增、虚拟社会日渐形成,在信息社会中,官民互动进入了崭新的网络时代.网络问政成为新时期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提升网络执政力成为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所要应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个重点的任务。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提供了大量信息,也将各种社会思想带入校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本文对互联网给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所带来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产物 当今的社会,是个信息社会,网络社会.所谓网络社会,就是运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把现实社会的结构、关系、状态和现实环境条件,进行"再塑"、"虚拟",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出来,整合并创造出的一种新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论社会信息生态问题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类的生态问题包括自然生态问题和社会生态问题.在社会生态问题中,信息生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进程加快推进,信息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信息生态研究产生于当代信息环境问题,它以人类和信息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规律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数字图书馆与信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数字图书馆与信息服务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之上的数字库信息系统,它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多种技术将各种文献数字化,并将其组织起来在网上传递和检索,从而提供信息服务的信息中心或数据库.主要包括:对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行信息组织后,由图书馆提供数字信息服务;通过互联网,跟其他数字图书馆联合起来,提供网上检索和咨询服务;网络版、电子版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书刊、采购、编目及流通等);用户可通过网络直接查找和利用信息的硬件及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16.
<正>2009年是互联网诞生40周年,也是中国全面进入互联网15周年。新媒体、新技术、新应用造就的传播新形态,已然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带来了全面深刻的介入,特别是重大社会事件与新媒体传播互动呈现出活跃、强劲的态势。在多元与多样"文化土壤"上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17.
刘凯 《学习月刊》2012,(12):23-24
网络思潮是以网络技术发展为先在条件,以网络媒体为传播载体的社会思潮。网络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身处其中的个人具有不可避免的影响,高校教职工也概莫能外。网络思潮是一柄"双刃剑",对高校教职工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注意。一、网络思潮的特点1、网络思潮更加多元化、常态化和大众化。互联网开放的属性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予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便利,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人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形式——虚拟社会应运而生。虚拟社会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公民参政议政、表达诉求、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提供广阔平台的同时,也以其虚拟性、无限性、难控性给虚拟社会管理带来了新挑战,提高领导干部对虚拟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已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9.
朱云燕 《党课》2012,(11):57-60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数据,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2亿,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在对党政机关工作进行“舆论监督”的同时,也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由于网络舆情具有突然性、隐蔽性、紧迫性、复杂性、广泛性、互动洼的特点,常常真假难辨、是非混淆,因此,  相似文献   

20.
一、信息时代的特征互联网的出现将大众传媒推向了一个新的层面,而且形式更加多样和开放,受众群体的层次更多样和广大。由此,大众传媒的发展日盛。可以看出,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大众传媒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互联网信息来源开放的特点在今天发挥着重大作用,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进程中担任着重要位置。大众传媒还将长足发展。从古至今,信息的传播与交流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远古时代的肢体语言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