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简述题。回答这类题,先要针对题目准确回答出概念或原理的内容,然后加以简要的意义性说明,但不需要展开详细论述。比如,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以及掌握这一原理的重要指导意义。首先,回答原理: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它们的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其次,说明意义:一要重视量的积累,没有—定量的准备,就没有事物性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张云阁 《新东方》2014,(1):8-12
本文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为研究文本,从思维方式、阶级属性和理论旨趣三个维度对马克思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及一切旧哲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之"新"主要体现在":实践思维方式"对"直观思维方式"的超越;"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立脚点对"市民社会"立脚点的超越;"改变世界"原则对"解释世界"原则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学生在学习量变与质变概念及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问题时易出现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疑点的解析与突破。误区一、质变就是发展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发展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运动和变化才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质变可能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也可能是倒退的下降的运动和变化。因此,不能笼统地说质变就是发展。但并不否认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丹辉 《人民论坛》2023,(21):31-33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深入揭示了生产力量变提速、质变增频的复杂动因,反映出“科学力量全面融入社会生产力”的世界大势和历史潮流。随着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提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不断壮大。要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从而有力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质变与新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浩 《理论月刊》2002,23(8):93-95
将经济科学数学化与对经济进行定性研究都是必要的,但二者应该结合起来。经济发展的过程是周期性的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一定的度就会发生质变,旧的经济就会变为新生经济。在现代社会搞经济建设,我们应该既要关注经济上的量变,更要关注量变的度及质变。经济上的质变与新生经济的产生是一致的,与先进生产力的产生也是一致的,先进生产力之所以先进就在于质上先进。认识经济的质变,有利于认识新生经济,有利于认识和代表先进生产力,有利于实践“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6.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不断地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无限过程。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本文就这一规律有关的内容谈几个问题。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客观存在的事物,它既有着特定的量,又有着特定的质,没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何谓质?哲学上讲的质,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事物的这种  相似文献   

7.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说过:“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很形象地说明了学习中,量的积累的重要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变化总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先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一哲学原理对我们学习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一些有成就的人总是非常重视平时学习的积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写过一篇题为聪明在  相似文献   

8.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用了三个“居十日”,一个“居五日”,把蔡桓公由微病拒医到最后重病致死的事生动地写出来。读后,不难看出:这事正包含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蔡桓公初病轻微——“在腠理”,但没听扁鹊劝告;过了十天,病深入到“肌肤”,此时,他非但不听扁鹊之言,反而“不悦”,认为其话有损其尊严;又过了十天,病在“肠胃”,此时采纳扁鹊的话还不为晚,可他却偏不听,导致再过十天,病在“骨髓”,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五天后,当他“体痛”时方“索”扁鹊,晚矣! 病“在腠理——在肌肤——在肠胃——在骨髓”的发展过程,正是量变到质变,在新质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樊辉民 《当代广西》2005,(24):42-42
如何使广大党员的思想、行动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产生化学反应,从量变到质变,实现质的飞跃,在本职岗位上创造一流业绩?作者就实施党员进步激励机制,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体会,谈了建立党员进步激励机制的意义和具体做法,值得广大基层党组织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设“大大连”的过程就是大连不断发展、提升城市经济总量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使大连经济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尤其要清除对财富认识上的一些旧的或“左”的看法,形成新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11.
"物极必反"是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其要义是指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度,即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一旦超出这个度,量变引起质变,事物就会向其相反方向转化。这是唯物辩证法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揭示,给我们"为人之道"提供了深刻的哲理遵循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也须在教学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开拓进取,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有朝气,有闯劲,但经验的积累需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老教师阅历广,经验多,但任何经验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教学改革的新形势随时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更新观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手段,再创新经验,不断地攀登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阶梯,实现新的更高的境界。近代著名学者和文学、戏曲理论批评家王国维在《…  相似文献   

13.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都是通过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更替向前变化和发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和效果也是在量变与质变的相互更替中实现的。联系铁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把握思想政治工作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也就是说没有工作的过程也不会有工作的实效。这是困为: 第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形态的质变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其它属性、特性一样,有一个过程。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4.
乡愁绵绵     
贵州朋友出了个谜语:"头上一个罩罩,耳边两个吊吊,腰间两个扫扫,脚上两个翘翘。猜一个族群的妇女服装。"她解释道,"罩罩"是指妇女头上扎的四指宽的白色或青色头帕;"吊吊"即银耳环;"扫扫"是下垂于腰间的青丝腰带;"翘翘"指的是尖头倒勾的绣花鞋。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瑶族……大家几乎将贵州境内的少数民族都猜遍了,  相似文献   

15.
果雅礼 《长白学刊》2008,(2):118-119
中共十七大报告丰富发展了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形成的一种治国理政的新方略,即建设性地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一政治智慧来自于对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以及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科学把握。  相似文献   

16.
刘茜 《传承》2012,(22):36-37
自"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之所以发生这些变化,科技革命是直接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是内在依据,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强大动力。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是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而不是根本性质的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和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主义随着内部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以和平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一切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生产力也是如此。探索生产力的质与量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里生产力由量变到质变速度加快,我们发展生产力不仅要注意量变,更要注意质变。生产力的质变产生先进生产力,认识生产力的质变,才能认识先进生产力,这有利于代表先进生产力,有利于做到“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8.
改革作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并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独有的现象,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改革。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改革更频繁,并以三种形式出现:1.新生产关系尚未产生时,统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制定部分改革措施,局部调整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缓解与生产力的矛盾,对社会发展起量变乃至部分质变的作用;2.新生产力已经出现,社会制度变革大势所趋,产生某种代表新生产关系的社会改革要求,但由于阶级的局限,不可能提出推翻旧制度的主张,它对社会发展只起量变作用;3.新生产力业已成熟,新旧社会交替不可避免,统治阶级被迫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过渡,使社会发展产生一个飞跃。  相似文献   

19.
刘茜 《传承》2012,(11)
自“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之所以发生这些变化,科技革命是直接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是内在依据,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强大动力.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是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而不是根本性质的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和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主义随着内部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以和平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苗运才 《前沿》2010,(12):36-39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老子哲学中许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都值得我们借鉴。本文围绕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从《道德经》创作的出发点出发,论及了"道法自然"的原则;"以百姓心为心"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争""和同"的外交政策;"小国寡民"的人口政策,发掘了老子哲学的现代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