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几乎没什么比伦敦的房价更能说明西方资产价格35年来的暴涨。根据英国全国建房互助会的数据,1980年,3万英镑多一点就能买下一套普通住宅。今天同样的房产得花费40.7万英镑,价格涨了12倍多。即使考虑到通胀,价格涨幅也很惊人。相对于平均收入,房价翻了一番。但价格上涨的不仅是住宅。股票、债券、农业用地,甚至是个性化车牌,几乎所有的资产价格都出现飙升。不可否认价格有过起伏,但总趋势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房价"双轨制"是指目前我国住房市场并存的两种价格制度体系,房价"双轨制"具有利弊双重效应:适应"渐进式"改革和不完备市场体系的需要,符合现阶段多元化社会结构解决和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有利于调动房地产商的积极性,明确政府的责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但房价"双轨制"与商品的本质和市场经济原则相矛盾,在运行操作上有很大的难度,容易造成社会福利的流失和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房价"双轨制"的政策取向是:在供需矛盾突出的体制过渡时期不能取消而且要继续强化房价"双轨制",促进住房公平,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住房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3.
大光 《侨园》2013,(10):11-11
<正>根据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一再火爆、价格一再上涨、普通群众购房甚至成了美丽梦想的现实,早几年人们就一直呼吁尽快开征房产税以平抑房价,可事实是,虽然只听"楼梯响",就是不见"人下来",而且不时有专家和权威人士发表文章,找出一大堆开征房产税如何不容易,如何困难,如何对于房价没有根本性平抑作用的理由。今天,笔者在国内某权威报纸上又看到一篇文章:不能指望房产税成降房价利器。文章列举了不少理由,甚至还举出美国和日本开征了房产税后房价并没有降下来的例证。总之,文章作者无疑给盼望购房的老百姓又浇了一盆冷水笔者真不明白,文章作者费了很大精力想说明白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调控房价,就是要瞄准“市场失灵”部分,出台针对性举措在最终通过表决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居民住房”被添至温总理列数的“群众最不满意问题”中,至此,居民住房问题已数度成为“两会”焦点话题。2005年和2006年,我国连续两次颁布了以稳定房价为重点的调控文件,但一些城市的同质房价(指同区位、同档次住房的房价,具可比性)竟以高于10%甚至20%的幅度上涨,调控似乎在走向它的反面。  相似文献   

5.
关于市场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向道位一、关于市场经济的形成问题市场活动,或者说商品交换活动,在人类发展的远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形成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长达几万年的历史时期中,虽然市场活动由无到有,逐渐繁衍,市场却始终不是支配社会...  相似文献   

6.
于猛 《理论参考》2010,(6):25-27
楼市大调整态势下,狂飙猛进的房价放缓了脚步。众说纷纭的楼市中,有一种观点认为,“面包”价格的高昂源于“面粉”价格的飙升,要想根本上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必须改革现有的一系列土地管理制度。否则,现有政策退出后,房价将会迎来暴涨。  相似文献   

7.
彭涛 《瞭望》2004,(16)
在钢材、建材、棉花等基础原材料一片看“涨”声中,普通百姓却似乎对涨价浑然不觉。除了粮油价格略有上扬外,市场中与各类涨价原材料息息相关的房地产、汽车、家电、服装业,非但没有出现大面积价格上涨,个别行业甚至价格下行,比如汽车和部分工业品等。这就提出一个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房价之高,举世闻名,目前,已位居世界前列,但中国的人均收入却排在世界的百位之后,房价与收入形成反差。对于高房价的原因,众说纷纭,有刚性需求说,有城市化加快说,有人地矛盾论,等等。这些论说都有一定道理,但这些原因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这些因素只是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原因,而不是高房价的原因。高房价的原因在于一些体制机制不合理。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蔬菜价格放开以后,蔬菜市场似乎“乱了”一阵:许多国营菜摊空空荡荡,农贸市场菜少价高,往年这时已是论“堆”卖的菜花、洋白菜等,今年却身价倍增,黄瓜、西红柿甚至一度卖出了水果价。别看菜少了,卖菜的却多了——无照经营蔬菜的小商贩有上万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产品价格放开后,农村生产的总形势是比较好的。但是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的表现是粮食和其他一些农产品市场松紧多变,价格大起大落,严重地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正常发挥和经济收入稳定提高。一种产品的价格看好时,农民一涌而上,竞相种、养。种、养的人多了,价格又大跌,甚至根本卖不出去。以粮食来说,1984年大丰收,不少地区便出现了“购不起、销不动、存不下、调不出”的困扰局面,但一年之后,在全国却很快发生了定购落实不下去,硬行、强制农民完成“合同”任务的现象。眼下看吃亏的是农民,而长此下去,势必重新阻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日,笔者下乡调查发现,农业走向市场以后,部分过惯了按计划种植的农民,一下子难以适应,对走向市场感到茫然.一些农民只知道"什么赚钱种什么,却不知哪样能赚钱".部分农村干部也感到无所适从,片面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可以自主经营,不受计划约束,撒手不管,唯恐问多了有不放手之嫌,任凭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操纵,导致农业结构调整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很大,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粮棉布局的大起大落. 其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市场和计划两种调控手段,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0,(27)
毫无疑义9个厂家的价格同盟 违反了价格法,虽然策划者 强调同盟的形成纯属自愿,但实际上9个厂家所占的市场份额,联合起来足以对市场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另外,联盟宣称主要针对彩电市场上的不正当竞争,但目前不能判定其所称的不正当竞争是否存在,因为只有存在欺诈、倾销等现象才能构成不正当竞争,所以从这点来说价格联盟存在的必要性令人怀疑。而且即使出现不正当竞争的违法行为,也应该通过举报由执法部门检查、认定。而同盟通过协议规定价格的限价行为,也与市场经济规律相违背。从以往一些行业制定行业自律价的效果来看,违反市场…  相似文献   

13.
李承运 《民主》2007,(11):20-22
一、我国垄断与反垄断的一些典型案例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垄断是受到严格规制的。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垄断现象,如部分家电企业形成了价格联盟,一些垄断企业实行价格垄断,还有一些企业通过合并形成的"巨无霸"企业进而限制其他竞争对手进入市场。以下是几个关于垄断的事例。  相似文献   

14.
第七讲深化价格改革建立市场价格机制市场经济的基本运行机制是市场,而价格各种市场关系的结合点,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市场供求状况,整个经济运行状况,都主要通过价格信号显示出来。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选择,都可由价格信号来引导。可以说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价格...  相似文献   

15.
周强  郑钧天 《瞭望》2020,(2):40-41
2019年,在中央“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要求下,我国房地产市场运行降温而不失速。市场机构预测,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销售金额将再创历史新高,有效发挥对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作用。与此同时,地方调控因城、因区、因势施策成为常态,房地产金融风险敞口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16.
进入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探求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尽管“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现实条件下属于理论上的“乌托邦”和政治上的“改良主义”,但它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联姻”的论证及其设计的理论模式,却从形式上强烈地照应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它对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美国金融危机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万东 《理论视野》2008,(11):37-38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房价下跌,贷款人断供,首先受到冲击的是由于普通贷款人无法偿还贷款,贷款公司出现倒闭,对冲基金融亏损甚至倒闭,为次贷产品提供保险的保险公司亏损,为贷款公司提供资金的商业银行亏损。同时,与按揭相关的债券大幅度贬值,直接削减资本,投资设立对冲基金的投资银行大量出现资产减计和损失,甚至出现破产倒闭。然后是股市爆跌,民众资产损失,无法偿还房贷的人更多,次贷相关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更多金融机构出现损失和倒闭。结果,所有购买了次贷相关产品的投资人都无法幸免,  相似文献   

18.
《团结》2010,(2):1-1
2010年全国“两会”刚结束,温总理有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话音犹在耳边,北京土地拍卖市场就连续刷新地王,引发京城房价新一轮快速上涨并带动其他城市。全社会因房价不断高企愈加陷入集体焦虑.新华社从3月28日起连续发表多篇评论抨击高房价。4月中旬国家连出重拳遏制房价,全国楼市终于有了调整的迹象,但仍然有不少专家、学者、业内人士继续看涨房价,而“城市化”成为这部分人看涨的一条重要理由。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度高、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产业。近年来,由于房价像"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地飞奔,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国家频频出台调控措施,虽有一定效果,但却并不显著,房价依然涨幅明显。同时也不可否认,从2004年房价开始飞涨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了四轮调控政策,已显现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未来将会继续出台有力的调控政策。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文章通过对传统宏观调控理论的梳理,结合相关政策在典型城市的研究,寻找出不同宏观调控政策与房价涨幅的关系,思考当前形势下调控房价的方向,为国家制定调控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唐敏 《瞭望》2004,(14)
春季本应是农业生产的大忙时节,但不断走高的农资价格却让备耕的农民该“出手”时不敢“出手”;而一些大型农资生产厂家又面临产品积压,以化肥为代表的农资市场出现了有价无市买卖两愁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