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最早确立对外文化政策的西方国家,法国通过持续对外输出其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成果来巩固和拓展其软实力影响.在以"文化影响力"为核心的目标体系下,法国对其文化外交实践投射了重要的价值导向,比如坚持"文化例外"与保护"文化多样性"并举,强调文化外交与经济外交同构等.法国文化外交秉承"大文化"理念,建立了内容丰富多彩的供给体系,包括对外法语传播、文化艺术交流、文化产品出口、高等教育推广、视听资讯输出等,并搭建了相应的对外文化行动网络.法国在文化外交机制建设及治理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外交部作为主导的组织机制,鼓励官方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参与,注意借重商业行动的带动作用以及施行多元互动的统筹运转机制.法国文化外交实践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主要体现在对外文化行动中坚持维护本民族文化价值、持续拓展多元化的内容供给、推进文化产业创新、革新行动主体的参与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政党外交相对于我们党的对外联络工作的实践来讲,还是一个比较新的命题和概念.中国共产党有着对外工作的丰富的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何把这些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现在,中国共产党同世界上各类政党的交往日益频繁,如何不断开创党的对外工作的新局面,也迫切要求我们不断加深对政党外交规律性的认识和把握,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和深化政党外交的理论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大国中,英国是开展文化外交比较晚的国家,但是其文化外交模式独具特色,不仅成为文化外交领域的后来居上者,其与时俱进的文化外交战略、官方与非官方机构相结合的文化外交推介机制也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榜样.冷战结束后,面对国际社会软实力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英国更加积极地对外开展文化外交,努力借文化外交提升其软实力,以期继续发挥其"帝国余晖"的世界影响力.梳理英国文化外交的历程、总结英国文化外交的运行机制和主要方式、探讨其成功经验,有助于全面了解英国的文化外交模式.同时,对于中国文化外交的开展和文化外交模式的建构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化外交配合总体外交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文化竞争力是衡量该国整体实力尤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美、法、英、日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提升本国文化竞争力,大力开展文化外交,配合和推动其政治外交、经济外交和国际形象塑造.这对我们具有很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是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一个重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动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冷战后与全球化相互叠加的时代,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二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三是中国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和政府外交观念的更新。当前,尽管中国文化外交与文化"走出去"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在文化与软实力关系上存在认识误区,简单化地将文化"走出去"等同于赢得软实力;二是相比于西方,当今中国文化处于结构性弱势地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本身存在多元价值冲突,因而在如何选择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外交上存在困境。化解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应注意两点:一是争取国际话语权,努力改变中国在国际文化价值观中的结构性弱势地位;二是重构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文化现代化、国际化与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外交研究不被重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两方面,即传统的外交研究的理论价值较小和政府主导的外交日渐式微。为了使外交重新成为国际关系学关注的核心,需要借鉴其他理论,制度主义能够为外交研究的议题设置和研究方法提供有益的帮助。由此,对中国外交一些重要议题的研究,如实现互利共赢战略的方式、外交制度对中国外交的影响、中国的大国威望与外交手段之间的关系、国际制度和中国外交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等等,可以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外交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这次“伦理与价值:中国外交的困惑”研讨会,大家提出了很多需要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如何处理外交价值与国家利益的矛盾,如何认识三个知识体系(中国古代文化、西方传统文化、中国革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其平衡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的看法是,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与中国现实国家利益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关键是要与时俱进、观念更新。革新观念,主要不是建构一些新名词,而是要在高端外交价值主导下,明确动机意图和行为政策,根据国内社会变迁与国际体系演变,将国家利益的内容、意义与排序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21世纪形势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也十分频繁,它贯穿了中国历史,成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外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指导思想上,从最初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到实行包括文化领域在内的对外开放,最后发展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增强国际话语权。在外交理念上,经历了从依靠文化到为了文化的转型。在工作方针上,实现了从文化交流到文化自信的转变。在中外文化交流如火如荼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外交必须坚定信念,在总结历史经验,借鉴他国做法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之路,形成中国特色的文化外交理论。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党中央在深刻认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的基础上,努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审时度势地全面推进外交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建设,在新世纪以来取得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外交的最高决策人无疑是毛泽东。毛泽东代表着新中国的国家行为。因此,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实际上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战略思想,它们之间是一个指导与行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同样,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其外交思想也凝结着诸如周恩来等众多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思想,所以说,毛泽东的外交战略思想与周恩来的外交实践是一个有机的  相似文献   

11.
美国政府的文化外交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2年开始, 美国重要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艺术文化中心”开展了“艺术、文化与国家对策”的研究课题。该项目着重研究美国政府在艺术及文化决策方面面临的重大难题。《美国政府的文化外交》是其向美国政府提交的一项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弥尔顿·C 卡明斯博士执笔, 对美国70余年来的文化外交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并总结了美国政府文化外交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本文对此做一简要介绍。“二战”后美国文化外交的基本情况“二战”结束, 冷战接踵而至, 美国政府开始了新一轮的教育和文化斡旋。在由美国人占领的前…  相似文献   

12.
俞新天 《国际展望》2023,(5):1-20+160-161
中国民间外交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后,民间外交在中国外交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愈益提高,理论创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新时代中国民间外交理论可概括为“三个支柱”和“一个中心”。“三个支柱”中的经济支柱是指中国与世界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共同把经济蛋糕做大,妥善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西方基于零和思维的地缘经济理论不同,中国全面开放合作的经济理论不仅有益于世界各国的发展,而且也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升级,增进了与各国人民的友谊。文化支柱强调中国与世界各民族加强文明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推动人类的共同进步。目前,中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前所未有的自信,以平等、开放、包容的心态与世界沟通,培育人类共同价值观。情感支柱强调民心、民意对各类国家都有巨大影响,而心理情感对于人民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民间外交理论对于克服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抹黑、诬蔑,而且也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强国去争取天下人心的必经之路。“一个中心”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它意味着中国民间外交将以各国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增进集体认同,增强与各国人民的团结,...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理论,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体系。习近平外交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源自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理念与实践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同时也是对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扬弃和超越,具有更强的国际复合视野、进程导向和责任意识。面对当前中国外交思想研究学理化不足等困境,国内学界应当遵循人文社科理论研究的一般性路径,从问题化、方法化、概念化、体系化四个维度递进推动习近平外交思想学术话语体系的建构,从而进一步深化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这个灾难与动荡不断的风险世界中,灾难外交作为一种新兴的外交手段,丰富了外交理论与实践,改变了我们对传统国家安全、国家权力的认识,并考验着国家外交的信息调研能力、危机处理和外交应对的机制与方式。中国的灾难外交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国家安全利益受到成胁、外交体制不完善、方法不多、沟通意识不强。中国应丰富外交手段,创新体制,拓展空间,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周边公共外交的主要目标是在周边国家塑造命运共同体意识,主题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要抓手是拓展人文交流。中国自身在周边公共外交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没有从理论和实践上解释清楚周边公共外交的理想追求、在文化层面尤其是价值观方面的公共外交有着诸多误区以及在具体操作层面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为此,中国应当勇于探索,努力建构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指明其超越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地方;破除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误区,创新文化沟通思维,发展共同价值观;摆正心态,优化周边公共外交的整体布局,壮大公共外交发展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外交理念是对外交动力、目的、手段等根本问题的深刻思考,揭示了国际关系和外交的本质,规定了指导国家外交工作的价值原则,影响乃至决定外交战略和政策抉择。从民主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外交理念,  相似文献   

17.
“和合主义”:中国外交的伦理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事务的处理离不开国家的外交决策,而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决策又离不开其决策前提的伦理价值定位,尤其是当外交决策处于两难境地时,伦理价值的基本信念直接影响决策的取舍。伦理的实质内涵是判定什么是对的以及如何按对的去行动,它通常呈现为共同体基本道德秩序的构成。国际关系伦理则是国际共同体道德秩序的构成,它表现为国际行为体基本的行为规范与善恶价值取向。但是在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中,伦理似乎是一个经常被“边缘化的”或者说是常“被忽视的”问题。总体上说,关于伦理与外交的关系有三种观点。以现实主义为代表的国际关系理论常…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世博文化外交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国际展望》2011,(2):73-89
世界博览会因其“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而享有美誉,是开展文化外交,寻求同世界各国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是各国推动文化外交的重大机遇。上海世博会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下设立了“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这一副主题,致力于强调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历时半年的世博文化外交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提升了中国从事文化外交的能力,对于未来中国与世界更为深入的良性互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战略、外交政策和外交工作等方面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在外交领域的重要理论结晶,也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外交思想完整地揭示了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大趋势,全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战略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20.
周厚虎 《国际展望》2012,(1):34-47,115,116
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程带来了国际政治权力资源的变化,文化、科技、知识和信息等软实力资源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这不仅催生了软实力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国家外交形式并正改变着外交的内容,由此公共外交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软实力成为理解国际关系变化和外交政策的一个新的理论视角,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公共外交的理论支撑,而公共外交本身也是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战略路径。中美软实力战略的差异导致了双方对公共外交认知的差异。本文在比较中美软实力战略的视角下,从公共外交的主体、受体、传播内容以及传播媒介等方面来分析美国公共外交的特点,同时从这四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公共外交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