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淮法治》2013,(19):F0002-F0002
经国家宗教局和中国佛教协会批准,8月31日上午,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举行地藏菩萨圣像开光仪式。从即日起,九华山大愿文化园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位于九华山风景区内,是为打造著名佛教圣地和世界旅游胜地而建,是安徽省"861"计划重点建设项目和全省十大文化产  相似文献   

2.
政法要闻     
(2004.11.21-2004.12.20) 国务院颁布《宗教事务条例》2004年11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426号令,颁布《宗教事务条例》,2005年3月1日正式施行。《宗教事务条例》对保护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权益作了明确规定,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作了规范。《宗教事务条例》实施后,国务院1994年颁布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同时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3.
(1995年11月30日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2005年4月21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宗教事务条例)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根据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相似文献   

4.
卫生监督涉及主要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等(下称"二法五条例")。在"二法五条例"的"法律责任"或"罚则"中都有管理相对人申请行政救济的具体规定,加上1991年1月1日实施的《行政复议条例》和1990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卫生监督执法这个领域,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行政救济制度.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于1999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并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卫生监督领域的行政救济制度更加完善,行政救济的期限等内容则进一步明确."二法五条例’规定的行政救济的期限与《行政复议法》有抵触的,则应服从《行政复议法》的规定。根据"二法五条例"和《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规定。笔者拟对卫生监督有关行政救济的期限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逐步施行,2004年11月30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426号令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并于200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宗教事务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宗教方面的法制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宗教事务由原来的主要靠政策指导,逐步纳入法治的轨道。贯彻《宗教事务条例》,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充分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保持宗教领域健康稳定的局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7年2月28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安徽省宗教事务条例>的决定》,对《安徽省宗教事务条例》进行了修改。条例的修改,对于进一步贯彻实施国务院  相似文献   

7.
正池州市是安徽省宗教工作重点市之一,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该市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243处,其中,佛教寺庙176处。佛教工作,尤其是九华山的佛教工作是全市宗教工作重中之重。"六五"普法以来,该市通过抓龙头带全局,创新开展"法律进寺庙"活动,将"法律进寺庙"作为推进宗教领域普法工作的重要载体,坚持普法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着力打造"法律进寺庙"普法品牌。"法律进寺庙"活动服务中心,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全面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近日,重庆开县司法局积极配合该县促农工作团(队),组织流动宣传车深入到该县花林、赵家、郭家、紫水、竹溪等44个乡镇的部分村组,开展为期1个月的“法进万家”大行动。向农民宣传了《宪法》、《刑法》、《税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国务院信访条例》、《农民负担管理条例》和《重庆市计划生育条例》等20多部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重庆开县司法局开展“法进万家”大行动@余定海  相似文献   

9.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性工程。2009年1月,经天津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天津市法制宣传教育条例》(下文简称《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该《条例》实施10年来,对规范天津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快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条例》修订被列入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项目后,天津市司法局高度重视,迅速启动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10.
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用法律规范政府管理宗教事务的行为,用法律调节涉及宗教的各种社会关系,是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宗教法人制度的深入研讨和立法完善,则是这一实践进程的核心问题和基本前提。文章首先对《民法通则》关于社会组织之民事主体资格问题予以厘清,并在辨析宗教法人概念、指出《条例》有关规定不足的基础上,分别对宗教团体法人制度、宗教活动场所法人制度和宗教院校法人制度的立法完善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入研究,强调应以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民法总则》和最高行政机关修订《宗教事务条例》为契机,依法确定宗教主体的法人资格、认定程序和条件,促进宗教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行五年来,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获得了重大成就,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我国的环境法制在逐步健全。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力量总结我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五年来的经验,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修改《环境保护法(试行)》。不久前,有关部门已经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改稿)》的修改工作,正在向各方面征求意见。这是十分令人鼓舞的!然而,由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较晚,环境立法经验不多,所以现行的环境法律、条例、规定等法律规范关于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规定都尚欠完善,尤其象一九七八年七月一日青岛市发生的青岛化工厂电器设备遭雷击毁而致大量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  相似文献   

13.
法制故事     
假装僧人难逃日前,九华山风景区警方在九华山风景区内的一寺庙抓获一名在逃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胡某是浙江警方通缉的对象,在逃近两年。胡某的落网,颇有戏剧性。胡某出逃以来,为掩人耳目,千方百计地变化身份。最近,又乔装打扮成了一名云游僧人,在江西、安徽等多处寺庙挂单。他刚上九华山,  相似文献   

14.
新《环境保护法》在定义"环境"时增加了"湿地"这一"自然因素",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意味着该法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基础法的层面向湿地保护提供法律支持。《环境保护法》的新增规定不仅适用于湿地保护,对未来的湿地保护专门立法也具有指导作用。在我国湿地保护国家立法尚未提上议程的情况下,新《环境保护法》施行时应当考虑湿地保护的立法诉求,结合湿地保护的需要完善制度的运行。  相似文献   

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公 布施行,标志着我国进一步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对解决目前防治非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和今后及时有效地处理相关问题提供了法律制度。当前,我们要 按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传染病 防治法》和这一《条例》,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法律 意识,夺取防治非典斗争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6.
为依法推进治污减排,推动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促进全市环保工作健康发展,去年6月至8月,宿州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范围内,以上下联动的方式开展了《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如今,一年时间过去了,执法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整改?今年6月21日至29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两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结果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深入的跟踪督查——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按照“四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总体要求,黄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多种形式法制学习宣传教育工作。在干部学法方面,一是坚持集中学习制度,重点学习《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简称“一法两条例”)和《“四五”普法干部读本》。二是结合本职工作,举办依法行政等法律知识专题讲座,邀请市政府法制办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讲课和辅导。三是参加省局和市政府组织的各类法律知识培训班。四是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如去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  相似文献   

18.
图片新闻     
前不久,350多名人民调解员走进课堂.参加由江苏省昆山市司法局组织开展的全市人民调解员培训班,学习了《劳动合同法》、《物权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图为培训班现场。  相似文献   

19.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将于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部法律的前身是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基础是1989年颁行的《环境保护法》。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虽然不是此次修法的直接文本,但其作为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在奠定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基础的同时,也为后来留下了一些隐患,成为此次修法的争论的起因。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是此次修改的直接文本,这部法律的存废之争一直持续了20多年;在2011年年初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修法程序后,经历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审议、修改草案两次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修正案"到"修订案",创造了中国立法史上几个"第一"。最终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建立最严格制度的要求,确立了其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的地位,在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20.
邓可祝  蔡华 《行政与法》2013,(11):93-98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在理念上和制度上具有较多的创新之处,确立了一系列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制度,如扩大环境监管权限制度、明确政府环境责任、强化对违法行为的制裁等等,这些都对我国环境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启示,并对该务例的具体实施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