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额诉讼机制的健全一直是国外民事司法改革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尽可能为民众提供高效、简便地司法救济途径也是每个法制国家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我国在民事诉讼中一向遵循“两便”原则,但在民事审判制度改革中却忽略了与民众权利救济密切相关的小额诉讼机制及简易程序的健全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各国小额诉讼制度立法例的分析,指出我国小额诉讼机制及简易程序制度的不足,并提出建立小额诉讼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
司法救济是行政垄断救济重要方式之一,与行政内部救济及立法救济相比,司法救济具有公信力、专门性和规范性的特殊功能。但是,由于我国行政诉讼在独立性、审辖权限等问题上受到种种约束,致使其效力未能发挥,在立法司法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论反行政垄断中诉讼救济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司法救济是行政垄断救济重要方式之一 ,与行政内部救济及立法救济相比 ,司法救济具有公信力、专门性和规范性的特殊功能。但是 ,由于我国行政诉讼在独立性、审辖权限等问题上受到种种约束 ,致使其效力未能发挥 ,在立法司法中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小额诉讼机制的健全一直是国外民事司法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尽可能为民众提供高效、简便的司法救济途径也是每个法制国家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我国在民事诉讼中一向遵循"两便"原则,但在民事审判制度改革中却忽略了与民众权利救济密切相关的小额诉讼机制及简易程序的健全问题.本文力图通过对各国小额诉讼制度立法例的分析,指出我国小额诉讼及简易程序制度的不足,并提出完善小额诉讼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公务员权利司法救济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之后,对公务员的权利救济的规定没有取得制度上的突破,备受关注的公务员权利的司法救济没有被列入法律之中,依然排除在公务员权利救济的法定途径之外,这与法治、人权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我国现有的行政救济渠道存在着很多不利于公务员权利保障的问题,构建公务员权利救济的司法救济途径是解决公务员权利救济问题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6.
群体性纠纷的司法救济困境根源于"分散性小微损害"中权利人所遭遇的"理性漠然"和"大规模损害"中存在的个案正义与诉讼经济之间的张力.我国证券市场群体性损害所具有的分散性小微损害特征构成界定及协调不同司法救济工具功能的基础.域外样本立法例中,美国式集团诉讼作为群体性损害一体化救济机制的功能优势在于诉讼经济,而基于群体损害类...  相似文献   

7.
在发展多元化纠纷解决途径的全球背景下,关于诉讼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关系存在多种学说.我国学者提出的"防线说"以"司法最后救济原则"构建民事纠纷解决程序,它与国外学说相比强调诉讼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衔接,即诉讼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支持和监督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情况表明,诉讼外纠纷解决程序过度扩张,诉讼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地位被忽视.构建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应当坚持并发展"防线说".  相似文献   

8.
在村民自治中实现对权利的司法救济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村民自治中权利的司法救济却面临困境,一方面是村民自治中权利的非司法救济途径表现出各种缺陷和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司法救济途径的尴尬和无可奈何。为此,必须构建我国村民自治中权利的司法救济制度,以保障村民自治中各项权利的实现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仲卫东 《工会论坛》2015,(1):113-115
环境司法是保护公民环境权的最后防线和有力屏障。然而纵观我国的环境司法现状,由于存在环境实体法的不完善、环境诉讼主体资格的限制以及环境案件执行救济方面的不足等突出问题,司法在公民环境权的保护上并未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应当加快完善环境立法、健全诉讼机制以及不断完善环境案件执行救济体系,以促进环境司法功能的发挥,从而有效保护公民的环境权益。  相似文献   

10.
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的性质及其司法救济途径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由此可能带来诉讼管辖上的混乱。更有甚者,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作为一种民主化的行政方式,可能因缺乏明确的诉讼救济渠道而萎缩。因此,应明确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的性质,根据我国的诉讼体制,确定其纠纷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浅析司法鉴定中当事人权利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环节。但由于现行司法鉴定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当事人的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障。为此有必要通过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鉴定体制,保障当事人对鉴定活动的监督权、知情权和参与权等一系列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界定高空抛物行为,解读司法实践的二元化判决背后的法理,评析《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规定,限制该条文的适用范围,分析高空抛物行为责任性质,并认为一定范围内可能的行为人应当分担受害人的损害,而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最后,在肯定现行的法律规定的同时,提出健全保险制度、完善国家责任和督促物业公司和业主建立物业补偿金制度。  相似文献   

13.
对司法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工作水平与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 ,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对大多数院校来说还是一项新课题。强化科研意识、明确科研工作方向以及加大科研管理力度应成为司法警察类高等职业院校科研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司法考试已经举行了五次,但司法考试的设计初衷并未很好地实现,司法考试的效果也并不理想。这与现行司法考试的模式所存在的缺陷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根据司法考试的目的,树立"阶段性"司法考试观念,改造现行司法考试模式,遴选出真正优秀的法律精英人员,从而提高我国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罪犯死亡依其性质分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两类。对死亡罪犯依法予以救济是化解监狱与罪犯家属矛盾的关键所在。罪犯死亡法律救济主要包括适用《国家赔偿法》的刑事赔偿、适用民法的民事赔偿、参照相关法律实施的经济补偿或赔偿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奖励等四种渠道与方式;而罪犯自杀死亡和正常死亡则不存在法律救济问题。为了使罪犯死亡的处理与救济建立在稳定可靠的法制基础上,现阶段需要通过进一步修改《监狱法》、制定出台《罪犯死亡处理办法》、修改司法部《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赔偿、刑事赔偿办法》和《罪犯工伤补偿办法(试行)》,以加强罪犯死亡处理与救济的制度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司法不作为现象及司法管理对策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司法不作为是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或宪政原则,拒不、怠于或迟延履行法定司法职责的现象,是“司法渎职的灭迹者、公民权利的活埋者”,严重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妨害司法正义及社会和谐的实现。司法不作为可表现为种种形式。其主要成因是司法制度缺陷、地方保护主义、司法程序漏洞、司法官员素质低下等等。应通过完善司法制度、强化国家赔偿、提高司法官员素质、完善司法程序、加强司法的社会监督等司法管理手段,对司法不作为行为进行预防、救济和制裁,以提高我国司法运行质量。  相似文献   

17.
司法公正和司法高效是中国司法体制改革追求的目标 ,其宪政基础是司法独立 ,而问题的关键则是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与司法独立的关系 ,正确处理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司法谦抑:司法权威的道德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立司法权威对于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司法权威不仅需要司法独立的外部制度保障,而且需要司法谦抑作为内在的道德支撑。司法谦抑的品性源于司法机关的特殊地位、司法权的行使方式和法官的职业特点。司法谦抑能够弥补司法权民主性的不足,增强司法裁判的说服力,消减公众对司法骄横的疑虑,从而为树立司法权威提供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9.
司法独立机制的实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缜密的司法制度,合理的权力配置体制,完善的法律法规等,都对司法独立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环应为人的因素,在假设其他影响因素都达到完善的情况下,法官在执法工作中的法律信仰、专业素质等各种行为都对司法独立机制的实施效果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