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诗图  韩国威 《理论月刊》2012,(6):156-158,175
"基础存在论"是海德格尔哲学的重要基石之一。超越主客分立,用现象学的方法对"在"的研究来取代对"在者"的研究,建立有根的本体论,这是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哲学研究贯彻始终的基本原则。运用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与"诗意地栖居"的观点,对旅游的本质进行深度解读,认为"诗意地栖居"是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中的思想精髓,是海德格尔对人的终极关怀;"诗意地栖居"是旅游的理想追求,其实质是人对生命自由和谐的追求;而旅游的本质则是人对生命自由和谐的追求或异地身心自由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诗意地栖居”是人生存的一种理想状态,不仅反映了人对于安全和归属的本能愿望,更反映了人对于美、对于爱、对于和谐自由的一种精神渴求。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班集体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环境,让他们接受健全的教育——知情意行统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几年来,我校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努力让班级成为可以诗意栖居的乐园,让学校成为学生理想风帆启航的港湾。  相似文献   

3.
一位诗人曾写道:人诗意地栖居于这片大地。有一位哲学家注解:诗意地栖居,才是人类永久的企盼。  相似文献   

4.
在"人,诗意地栖居"的理念引领下,借鉴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兴起的建设"田园城市"的思潮和实践,结合国内近年来建设田园城市的探索,以浙江省松阳县为例,对建设"田园松阳"提出了"农民市民化、城乡田园化、经济生态化、文化生活化"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5.
现代技术与“诗意地栖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意地栖居”是人类的一种理想生存状态,在追逐该理想的过程中,人类经常困惑于现代技术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有人甚至认为正是现代技术的无所不入使人类远离“诗意地栖居”。“诗意栖居”的实现需要人类走出对象性思维,有节制地利用现代技术,把审美维度纳入到人类的建造活动中,即不要对自然促逼太紧,而是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相似文献   

6.
苗族神话思维模式与混沌的时空观和诗意栖居的人生现有联系.这种生存模式认为"气"是天地自然神灵的生命表征形式;人与自然神灵相比显得十分渺小与柔弱,只是"过客"与"儿子"的角色,因此人须借助天地自然神灵的"气"来滋养;人要关注自己的生命存在,也要追寻生态伦理的价值实现;为此,人们要彻底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关爱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保护自然,这种生态生成观与现代性生成哲学观相比较,只是哲学基础不同,而效果却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7.
孙柏林  田晶 《思想战线》2011,(Z2):289-291
"诗意地栖居"是人的一种幸福美好的生活方式。泰戈尔作为近代举世闻名的大诗人,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作品广受读者青睐,其中《飞鸟集》更是对中国影响深远。泰戈尔的"自然观"在《飞鸟集》中的突出体现为对"自然"的一种爱与向往,这个思想同他对"泛神论"和"博爱论"密切相连。"飞鸟"展翅翱翔,人类精神畅游,在同一片天空之下,同一方大地之上……。  相似文献   

8.
康庄 《求索》2010,(5):180-182
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交叉衍生的学科,它以生态审美关系为出发点,讨论范及生态论存在观、四方游戏说、诗意地栖居、家园意识、场所意识以及生态批评等多个方面。生态美学不仅具备现代性特质,也与中国传统文化颇多暗合之处。本文以《庄子》文本为例,阐释其所韵发的场所意识、家园意识及人诗意地栖居等三方面的现代生态美学伦理。管中窥豹,望得一斑。《庄子》一书虽非生态学著作,但却以天道观人道,以自然论人事,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资源。其书充分关注自然界的生命性、秩序性、联系性等人类当下生存场所,力主回归人类最初的"至德之世"之本原,堪称生态人生之范本。  相似文献   

9.
《人大建设》2012,(6):49-49
著名的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的人生理想是读万誊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吴老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他以这样的情怀安身立命、辛勤工作、行事为人。  相似文献   

10.
正乡村,是千百年来人们渔猎种养、繁衍生息的诗意栖居地,也是承载乡土中国精神原乡的"根"和"魂"。曾几何时,我们记忆中的乡村,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河里可以游泳,溪里可以捉鱼,池塘可以洗菜,空气中都透着股甜味。但这些年来,有的地方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超标排污,垃圾围村;有的地方"重城市、轻农村",甚至"污染下乡",把农村视为城市污染的"接收站",美好乡愁变成了无奈惆怅,环保问题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和短板。  相似文献   

11.
姜德军 《前沿》2007,(7):241-243
建筑是人类诗意栖居的象征性和符号化的统一。建筑本来是一个人们生存生活的物质条件,但是到了阶级社会以后,受到等级和地位的影响,成了一种身份标识和制度文化的体现。建筑由于语言符号的媒介作用,与称谓、礼制、女性等融合为一体,如指称妻妾的"正房""二房""次室""偏房"等词语,是一种复合性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2.
诗意警察     
曾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到 :“作为个体生命的人 ,可以不需要诗才 ,但绝对不能缺少诗意。”又曾看过这样一句话 :“只要心中水草丰美 ,尘俗中依然会诗意地栖居。”诗意 ,是一种生命的境界 ,与心灵、个性、尊严和人格等坚韧、灵性、浪漫的内质息息相通。大千世界 ,芸芸众生 ,充满诗意的人 ,即便贩夫走卒、蓬门瓦灶 ,心灵深处亦闲云野鹤、青山绿水 ;反之 ,即便高官厚禄、锦衣玉食 ,也一如死水一潭、索然寡味。想起五年前的那个9月 ,只身离家北上 ,挂单到京城一所公安院校中文系的我 ,走在那个陌生的城市、校园和陌生的着一色橄榄绿似乎有着同…  相似文献   

13.
蒋国保 《前沿》2011,(19):175-178
生态化生存是为解决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生存危机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生存方式。从哲学层面上看,人之生态化生存是一种限度性、道德性与和谐性的生存方式;从现实层面上看,人之生态化生存具体表现在生态化的思维方式、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态化的生活方式三个方面;"诗意地栖居"则是人之生态化生存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4.
诗意地栖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啬,到空气清闲,环境幽雅、品位不俗或独具特色的场所美食、购物、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日益成为时尚。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已不满足于外出“购买和享受”景观环境,开始注重营造生机盎然的居室院落或到那些依山傍水,有较高的绿化率、园林专家参与设计的住宅小区购房置业。由此,一道亮丽的都市风景线正渐渐“浮出水面”──“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艺术的艺术场域与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和心理诉求。"诗意地栖居"是海德格尔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与民族艺术的追寻契合,是民族艺术的一种生态美蕴,更是民族艺术的一种审美臻境,也是构建中国梦的重要旨归,在逐渐"物化"的社会,为人类的精神家园点亮了一盏指明灯。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和政府工作的基本目标。本文把“诗意地栖居”的哲学命题引入人居环境建设的最新理念,提出了诗意、和谐的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内容、目标、方法及措施。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与诗意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社会诗意的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模式为“艺术+科学”、“生态+文态”的模式。将人居环境的生态性、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美观性、人文情怀等内容,作为衡量诗意人居环境的主要指标,从而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与和谐的人居环境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王璇  李灵灵 《求索》2008,(10):194-195
由于生态恶化和设计理念混乱等影响,当前我国的人居环境建设在整体上陷入困境和危机。有学者因此提出“诗意地栖居”的新人居环境理念,将美学纳入人居环境科学。中国传统人居环境历经数千年,早已将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文人诗意的生活美学熔铸于一炉,本身就是“诗意栖居”人居环境的典范。本文试图从唐诗中挖掘文人造园理想中体现的人居环境思想,作为从传统人居环境思想中寻求资源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8.
汉字"家"是一个意蕴丰厚的文化之象,其"从宀人豕"的语象造型,直观地再现了农业社会主体生存方式的历史记忆。随着私有制和个体家庭的出现,"家"既成为亲情关怀的文化场,也幻化为自我设计的诗意栖居,并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被解读成"国"之微缩标本,投射出中国人归属于家、也归属于国的复杂情感层次。家国一体的观念意识,既对民族凝聚具有积极意义,也对封建政治运作产生了负面影响。后者在某种意义上促成了自周代以来的中国封建社会较多地选择了"礼"而非"法",作为维系家政国政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嘉木随风舞     
包晓泉 《当代广西》2009,(11):56-56
所有到过南宁的人,都不会对这座城市的树产生失忆。 那是一种铺天盖地的绿色影像,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风景中,整个城市铺排着植物的本质颜色,蓝天白云里阳光劈头盖脸地洒下来,让人的心情好得出奇。如果把南宁和海德格尔那句“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并排放到一起,绝大多数南宁人会不由自主地心生共鸣。  相似文献   

20.
刘燕 《岭南学刊》2020,(4):123-128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空间格局不是简单的物理意义上的空间结构,而是一种"有机"的空间结构,指向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共时性向度。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空间格局的自发性实践到资本主义社会空间格局的全面异化,人类活动的空间视域越来越开阔,而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裂缝也越来越难以弥合。系统考察空间格局的嬗变逻辑,旨在解决国土空间开发失序的问题,致力于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非均衡与均衡相统一以及高效、宜居、美丽的空间格局,进而构筑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