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依法确保生态环境用水是许多国家遏制流域生态系统恶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罗马尼亚法律和政策确立了生态环境用水的优先地位,并从流域管理模式、行政干预措施、经济激励机制专门立法保障生态环境用水的使用权。中国应借鉴罗马尼亚在法律中明确生态环境用水的优先地位、采用流域管理模式统一管理流域整体生态系统,并分别利用经济激励机制和行政干预措施来保障生态环境用水权。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的生态环境用水保障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定最低数量和适当质量的水对于任何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都不可或缺.为了维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履行国际义务,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水资源法律与政策承认生态环境用水需求,赋予生态环境用水以比较优先的顺序地位,并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来保障生态环境用水.但是,有些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不强,难以真正落实,有关机制需要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美国密西西比州法律和政策体系从联邦和州两个层面来保障流域生态环境的用水权,确立了生态环境用水的法律地位,并强调水使用的有益性和合理性。我国应借鉴密西西比州在法律中明确保障有益而合理的用水,确立生态环境用水的优先地位;中央与地方合作管理生态环境用水,将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沟通合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化、具体化。  相似文献   

4.
“送”水     
当代表就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回想这几年当代表所走过的路,苦乐相伴,而最为之自豪的一件事是解决了全村用水难,让每家每户通上了自来水。  相似文献   

5.
薛峰 《政府法制》2009,(16):13-13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是关于西班牙塞戈维亚引水渠的。 这条人工水道修建于公元109年的罗马时代。一千八百多年以来。山里面的凉水经由该水道流到这座干燥炎热的城市。世世代代的塞戈维亚人的生活用水都依赖这座引水渠。  相似文献   

6.
美国先占优先权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占优先权主要适用于美国西部,它依据"先占优先原则"确立用水权,即"先占用水体并将其投入有益使用者优先享有用水权".先占优先权与用水的优先级别存在很大差别,它包括主体、先占时间的确定、占用、客体以及优先权等五项要素.先占优先权可因抛弃、没收和时效原因而丧失.  相似文献   

7.
洪祖荣  方正 《江淮法治》2008,(11):54-54
寿县正阳关镇自古就有“七十二水归正阳”之说,去年夏天更是遭受了1954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的袭击。 直至今日,洪水肆虐的一幕幕仍然历历在目,每想至此,我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我镇北台村一度被洪水围困,成为“孤岛”,由于道路中断,村民缺粮食、缺蔬菜、缺医药、缺生活用水,身为市人大代表,又是镇党委书记,我怎能不着急?  相似文献   

8.
陈俭  怀允朗  王斌 《江淮法治》2012,(19):17-18
砀山县近年来由于集中开发和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给居民用水带来隐患。面对这一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县人大常委会针对城区水资源使用管理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9.
数字     
《江淮法治》2014,(12):4-4
20人 今年4月11号.甘肃兰州发生局部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件.导致西固区和安宁区的六十多万群众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影响。最近的调查结果认定.这是一起供水安全责任事件,包括兰州市副市长严志坚在内的20名责任人被给予处分。  相似文献   

10.
十载清水情     
薛文军 《江淮法治》2011,(13):23-24
众兴水库是肥东县城及周边地区居民唯一的"大水缸",关系到全县30多万亩农田灌溉以及居民生活用水。十年来,肥东县人大常委会密切关注众兴水库水质情况,通过多种监督方式有效地保护了众兴水库水源,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炒作矿业权是一种违背资源配置与财产权配置的有害行为,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其得到效率性开发,社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则促进了立法对囤积矿业权的炒作行为的强制干预。矿业权动态持有是市场配置资源规则与投机利益博弈的结果,符合现代民商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分析其法治性与合理性可为我国新时期的资源立法提供有利参考,确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并重的资源财产观。  相似文献   

12.
环渤海地区水权法律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沃耘 《行政与法》2008,(6):65-68
环渤海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水权法律制度的缺失成为桎梏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之一。水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水权法律制度的建构是一个综合性立法过程。因此,通过原有的取水许可制度向水权初始分配制的转换,实现水资源国家所有权分离,从“转化式”向“授予式”过渡是水权法律制度建构的重要途径。同时,《反垄断法》与《环境保护法》相关制度的配套建设,也是环渤海地区水权法律制度综合建构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论作为财产权的水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邢鸿飞 《河北法学》2008,26(2):99-102
将水权客体——水资源的功能概括为生活功能、资源功能和环境功能,认为水权的财产权性质在水资源的不同功能区间中得到体现,其中水资源的生活功能对应的是作为宪法财产权的水权,水资源的资源功能对应的是作为民法财产权的水权,水资源的环境功能对应的是作为宪法财产权或共用财产权的水权。在此基础上,提出作为财产权的水权的实现机制及对我国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的日益重要性使其在法律上逐渐与土地资源分离,成为独立的所有权客体,且不悖于所有权客体特定性原则。在比较罗马法中的共用物、法国的公产、德国的公物及日本的公用物、公共用物等公共物品类型的基础上,应将我国的水资源界定为公共用物并为其选择所适用的法律规则。水资源公共用物的定性不仅有利于彰显水资源负载利益的全民性,将其与满足行政目的的公用物相区分,而且为理顺水资源由全民所有、宪法上国家所有至民法上国家所有等所有权类型的转化路径,直到为人人平等享有用水机会创设的水权制度提供了深层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知识产权法应落实《民法总则》创立的绿色原则。侵害知识产权行为成立,但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销毁侵权产品等法律责任将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从而不利于绿色发展的,若有知识产权规则可循,则司法机关应依规则不判令侵权人承担前述责任;否则,则应依据绿色原则,对权利人享有的停止侵害、销毁侵权产品等请求权予以限制,以维护绿色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human vegetables lose their capacities of will and do not have the intrinsic attribute of civil subjects, they still have legal personalities and the status of civil subjects. The law has not provided for defects of their legal personalities, and thus civil law shall include human vegetables as objects of guardianship. The system of adult guardianship shall be constructed to supplement and correct the legal personalities of human vegetables. When human vegetables enter into a permanent vegetative state or state of brain death, law may declare the termination of legal personalities of the human vegetable. Due to the unique life state and capacity of act of human vegetables, the exercise of their civil rights faces a series of legal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mainly involving important issues such as the right of treatment for life rescue, marital right and reproductive right. The civil law shall ensure that the civil right of human vegetables can be fully enjoyed and effectively protected. Zhang Li, associate professor in civil and business law at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and also an invited researcher on civil la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and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 co-operated with Law Schoo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ill now, she’s already released 23 theses in law journals and a monograph of the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 In addition, she was a member in doing studies (2006) on the legislation of Chinese tort law and presides over the researching (2007) of the legal personality and rights of disabled persons.  相似文献   

17.
杨朝霞 《中国法学》2020,(2):280-303
环境权是一项以环境要素为权利对象、以环境利益为权利客体、以享用良好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具有人格面向的非财产性权利。环境权本身既非人格权亦非财产权,而是一项需要综合运用公法和私法、实体法和程序法进行系统保护的独立、新型的环境享用权。环境权与资源权、排污权的权利对象都是自然要素,但三者的权利客体各异,分别指向环境支持功能、资源供给功能和环境纳污功能。资源权、排污权属于广义财产权的范畴,在价值取向上同环境权截然相反;自然保护地役权具有民事权利和行政权力的双重属性,属于保护自然的权利。被称为程序性环境权的环境知情权和环境参与权,亦非环境权,而属于保护和实现环境权的派生性权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在本质上属于责令赔偿生态环境损害之行政命令的司法执行诉讼,尽管同自然资源损害赔偿诉讼一样,也具有环境权益保护的重要作用,但二者均不属于环境权诉讼的范畴。  相似文献   

18.
中国破产法实施的法律经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契约和产权的角度,破产法改变了企业原来的合同束,并根据新的合同束界定利益相关人对企业的产权,产权界定清楚可以激励相关人为提高破产效率去行为。这就是市场化的破产理论和实践的经济学基础。市场化的破产实施方法需要配套的制度以降低实施成本,这种制度既包括人的因素,又包括市场因素。我国破产法的实施效果,也有赖于这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19.
海洋资源利用的"xx使用权模式"引发一系列海洋资源权属理论上的困境。在"体系后研究范式"下,海洋资源权属从"公有物"到私权盛行的变迁,表明传统私法视域下海洋资源权属制度具有反思和检讨的必要性,这是由海洋资源权属立法上的诟病、适用范畴的不周全性以及理论依据的争议性所决定的。基于海洋资源国家所有权、环境法理念以及国家主权或者管理权等多维逻辑进路的考量,海洋资源权属制度是公私法色彩兼具的混合权属机制。海洋资源权属制度的多维解读,其主要的现实价值在于提升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洋能力。  相似文献   

20.
水权制度初论   总被引:82,自引:1,他引:81  
裴丽萍 《中国法学》2001,(2):90-101
本文从水权的基本含义着手 ,通过分析水权与水资源所有权在各国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将水权定位为民法上的新型用益物权 ,并进一步说明了水权在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水资源多元价值方面的制度功能。为使水权与相关物权相互衔接和配合 ,作者从理论上探讨了水权与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相邻权、地役权等物权制度的关系 ,并初步提出了理顺它们之间关系的立法设想。文章还探讨了水权不同于传统用益物权的特征 ,并对水权的种类、设立和取得方式以及水权贸易的具体规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