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苏布德  吴海山 《前沿》2007,(6):191-193
西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工程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开发与生态建设同举并重。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发才是成功的开发。目前,西部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迫切需要恢复和保护。而西部地区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要着手解决“三农”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西部生态建设的成败。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研究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中心,采用实证研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环境状况恶化及其症结的论述,指出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设想。 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水资源短缺、植被破坏、森林草原退化是西部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工业污染成为城市发展经济的后遗症。这一切问题都有其症结所在:历史上长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生态脆弱互为因果;“过分强调粮食自给”的发展模式导致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经济建设不遵循生态环境规律,生态建设科技支撑能力薄弱;制度上条块分割,使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各项措施难以落实。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事关整个民族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也是西部地区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生态环境建设成为西部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由此,在西部开发中要坚持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的双重原则,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大开发中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与贵州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安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从全新的角度提出通过贵州民族地区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较好地解决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 ,确保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安全 ,以此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贵州经济在西部大开发中将面临环境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两大的挑战。这种挑战源于西部大开发是在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并且是面向整个西部十二省区实施的,是在国内经济已进入需求约束型阶段、并将在加入WTO后加快国内经济全面地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实施的。从总体上看,贵州与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周边省区相比较,环境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较弱,这对贵州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1,(10)
正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毕节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而赫章,正是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和试验田。中国扶贫看贵州,贵州扶贫看毕节。毕节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试验区。作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以及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贵州是我国西部最困难的省区之一。本文回顾了贵州扶贫工作的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指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提高对贵州扶贫工作的认识,明确扶持对象,调整扶贫机制,处理好西部开发与开发扶贫的关系,是贵州在西部大开发中值得认真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贵州的经济与全国许多省区比较,都处在落后的位置上,如何发展贵州的民族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兴黔富民的战略目标,成为我们不断探索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的说来,贵州的自然条件并不算差:省内除个别地区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南部地区无霜期短,有不少县具有贵州“天然温室”的美称。全省雨量充沛,夏季尤为集中,雨热同季,而冬季气温又不太低,结合山区特点,大有充分利用的潜力;贵州在地  相似文献   

8.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加强泛珠三角区域合  相似文献   

9.
《前进论坛》2008,(9):6-13
二十年前,毕节地区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那时胡锦涛同志以一个年轻的省委书记的胆识,以一个政治家的胸怀,在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之后,英明决断,创建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决意要为中国贫困的岩溶山区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经济的路子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的确立,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在不同体制框架下的区域组合——“泛珠三角”正在形成,这一区域所建立起来的共生共赢型经济体系,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极。 “泛珠三角”区域的范围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9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内地9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五分之一,人口占三分之一,经济总量占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贵州省非公经济人士在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贡献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要以加强对非公经济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必要性为出发点,针对目前贵州省对非公经济人士开展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对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非公经济领域的党建工作和规范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参与等方面加强贵州省非公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陈华 《桂海论丛》2005,21(5):30-32
当前,生态省建设的概念已经超出了原来生态区域的狭义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平衡含义,目标是朝着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方向发展,目的是应对入世后的国际化竞争新形势,配合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抢占生态经济制高点,实现不同于其它地区的持续快速发展。广西建设生态省是立足区情,适应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城市环境保护已受到高度重视,乡村环境保护需要提到议事日程。乡村环境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涉及国家食品与生态安全。作者通过中国东、中、西部十多个县市,以及日本和韩国的乡村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环境保护的措施与策略。目前农业与乡村发展中长期的环境问题依然存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由于村庄规模扩大、乡村旅游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带来新的环境问题。当前重点要解决乡村的垃圾与污水处理。以及有机肥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王军  邱少男 《中国发展》2013,13(1):7-10
垃圾的正确处置是建设生态城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分析了中国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日本名古屋市为例,分析了垃圾处理政策的转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果,提出了中国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张乐勤 《中国发展》2010,10(3):69-74
该文基于"外部性理论"在分析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基础上,提出了防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可能出现环境风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重要课题。我国在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期,以"十八大"报告的形式重点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课题,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结合十八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建设生态的方针政策,系统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脉络,基本条件和路径等。本文梳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方面阐释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建设事业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大陆台商投资地区的空间关联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空M分析方法对台商投资大陆的53个台商超过百家的城市和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空间测度表明,台商大陆投资区域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其原凶主要是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和沿海内陆差异等因素所致,台商投资在FDI中有其独特之处。我们认为保持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吸引台商投资大陆的关键;通过政策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引导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是消减劳动力工资上升对台商大陆投资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台资的重要途径;拓宽经济区的空间范围,有利于发挥台商投资的空间聚集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台商投资。  相似文献   

18.
安徽等地实行的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和扩权强县改革,在创新财政体制、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与市管县行政体制并存也产生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继续放大财政改革和扩权改革的体制能量与制度功效,必须适时启动和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行政改革,构建扁平化的省直管县公共行政体制。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 ,女性就业难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就业问题的解决 ,在于大力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 ,加强保护女性发展的法律制度建设 ,以法律制度来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女性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  相似文献   

20.
Qingshan Tan 《当代中国》2002,11(33):735-759
The strategic shift of central government policy from equitable economic growth to the open door policy with an emphasis on coastal development in 1978 has resulted in uneven regional growth in China. The most noticeable growth disparity is between the coastal and inland provinces. This article seeks to identify the uneven growth of regional economies and to investigate provincial causes of such interprovincial variations in growth in the post-Mao era. This study develops a local reform-driven perspective to account for an unequal growth pattern in Jiangxi and Fujian. It finds that discrepancies in leadership role and ability to establish growth policy and strategies are the key variables in explaining the dissimilar pace of development. Such growth policy and strategies account for differences in restructuring in the local economy from centrally-planned to market-conforming, variations in creating new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the acquired kind, and different levels of marketization and non-state sector grow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