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来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未来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自明,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政府管理的适时转型与变革是夯实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性条件。市场导向的首次变革推动了中国的快速工业化,而生态导向的再变革将是后工业文明即生态文明的助产士。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范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政府管理的再变革必会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动力来源,两者之间的有机嵌合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未来五年经济社会的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建议》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明确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新目标,制定了实现目标任务的新举措。这些新的理念、目标和举措是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总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就,更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黄健 《当代广西》2008,(8):54-55
出版是人类传播信息与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工具。出版最重要的特性,在于它的历史延续性和文化传承性。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出版业经历了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使中国出版业实现了从“书荒”时代到书业全面繁荣的历史性跨越。中国出版业的大规模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文明成果的发展。30年来,中国出版业的繁荣与发展有两件重要的事件:一是1979年12月国家出版局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中国当前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现实为导向,其深刻的理论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1991-2020年三个《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文本为基础,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儿童生存政策、儿童保护政策和儿童发展政策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儿童政策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本文认为中国儿童政策的发展趋势体现为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的儿童生存政策;补缺为基础,适度普惠为方向的儿童福利政策和促进综合素养的儿童发展政策。科学的政策评估将是未来儿童政策发展的难点。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最高级文明形态,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无论从人类文明形态发展史的角度来说,还是从现代人类文明结构的角度来说,或是从人类同自然的关系来说,包含生态文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都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的继承与拓展。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不仅在学术上对科学社会主义进行了理论创新,也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全球问题特别是中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为社会主义回应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广阔空间,给未来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生态文明的深刻意蕴突出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性发展、阶段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三个维度上,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轨迹和方向取决于参与其中的多重发展维度及其相互作用。从多重发展维度的视角梳理和审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与实践过程,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转型,能够基本反映出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实践和宏观战略,从而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有益参考。为此,应当立足于多重发展逻辑的分析,依据区域性发展、阶段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三重发展逻辑"的有机统一来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提出进一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和举措,以稳步推进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中元 《前进》2008,(12):20-22
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独立自主之后的中国人民追求自由幸福和美好生活的伟大创造,是决定中国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变革,是人类文明进步和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伟大事件,是人的解放和发展的伟大实践。回顾总结这30年,我们要站在30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之上,要站在30年来中国和世界发生的深刻变化之上,要站在人类文明进步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之上,但根本的是要站在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高度之上。  相似文献   

9.
李佳音 《新东方》2015,(2):29-33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我们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指导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才能从坚持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入手夯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才能超越西方生态文明话语霸权,建立以维系中国发展权和环境权为指向的生态文明理论,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搞好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作为其中之一,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关于绿色发展的要义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的科学论断,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视角,科学地回答了"为什么要绿色发展""什么是绿色发展"以及"如何推进绿色发展"等一系列关于发展的重大时代问题,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科学阐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新时代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为以绿色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世界广告大会将第一次在中国举行。国际广告协会(IAA)副主席海泽·利姆布来根在谈到为什么选择在中国.在北京举办第39届广告大会时.说“中国在世界营销业和广告业发展迅速并占有重要地位是主要的原因。”中国广告业从1979年全面恢复以来.连续20年保持两位数的年增长率.被公认为世界之最,中国广告市场在未来1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2.
张孝德 《人民论坛》2012,(30):68-70
处在拐点转型期的中国向何处去,面临的已不仅仅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中等收入陷阱"或"高收入高墙"的问题,而是遭遇到了中国走什么文明道路的"文明高墙"的障碍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倒逼机制下,以新能源革命和绿色经济为内容的新经济革命的兴起,正在从方向上改变着世界文明与经济发展走势。在此大背景下,首当其冲地对正行走在工业化之路上的中国提出了新挑战。新能源革命是人类文明时代转型的革命在当今世界,研究中国的转型必须关注世界发展的大趋势。2008年金融危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实践语境下转化、形成和发展的话语体系。从历时性考察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包含以阶级解放为目标的革命话语(1921-1949)、以生产方式解放为目标的建设话语(1949-1978)、以人的解放为目标的改革话语(1978-2012)、以梦想实现为目标的复兴话语(2012年至今)。从共时性考察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始终以中国共产党的中心工作为轴心,积累了一系列"代言"经验:从话语"内化"来看,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辩证统一;从话语原则来看,要坚持党性导向、人民导向、问题导向辩证统一;从话语"外化"来看,要坚持历史视野、时代视野、世界视野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4.
任重  任春晓 《今日浙江》2013,(20):48-49
继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并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表明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新的深化,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与提高。  相似文献   

15.
北京奥运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管理 按照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达到总量的30%后,就开始步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已经由1985年24%.升到2005年43%。从眼下开始到21世纪中叶,将是中国实现快速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21世纪我国城市化将成为整个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中心现象和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6.
观点荟萃     
《大连干部学刊》2014,(11):61-62
正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把握的三个关键词第一个:中轴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是按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中轴线来展开的,可以从五个视角来理解: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理解;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发展来理解;从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奋斗历  相似文献   

17.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必须走生态文明的建设之路。这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建设生态文明,要准确理解其内涵、特征及意义,要从全局着眼,宏观把握,建立科学的机制来系统推进,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贺利平 《前沿》2014,(17):60-61
儒家生态伦理观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与现代生态文明观是一致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构想。本文通过对儒家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内涵的分析,结合当代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以生态文化建设为核心,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确立健康消费观三个方面,来谈一下当前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王倩 《传承》2015,(3):98-99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由之路。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性,现阶段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20.
《就业与保障》2008,(5):38-38
第三届中国劳动论坛定于2008年10月份在北京隆重举办。本次论坛以“伟大变革与科学发展”为主题,就30年来中国特色劳动保障事业的制度体系以及管理机制、政策法规的建立、形成、完善、创新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撑、实践经验和未来趋势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