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天智 《求索》2008,(10):118-120
康德从自由的实践理性原则出发,区分出国家权利、国际权利和世界公民权利,为构建各国间的永久和平确定了基本框架。在康德看来,由于地球上各个民族间共同性的增强,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对于实现永久和平具有构架之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康德关于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已显当代价值,引起了新的理论回应。从构建和谐世界的全新理论视域上看,康德关于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公共权利的公共性原则赋予了公民权利概念以普遍性的要求;诉诸武力的干涉必将让位于普遍友好的交往;与战争无法共处的商业精神终会成为谋求人类共同福祉的直接动力;道德与政治的先验一致性期待着道德政治家的出现,并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公民权利作为政治家自身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四、条约的遵守与适用 (一)条约必须遵守原则 条约依法缔结生效后,即对当事各方具有拘束力,必须由当事各方善意履行。对此,国际法上有一项“条约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即缔结条约以后,各方必须按照条约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违反。 条约必须遵守作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是由国际法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国际法是各主权国家之间在自愿承担义务的基础上达成的协议。由于国际社会并没有具有强制管辖权的司法机关来保证国际法的遵守与执行,因此,国际法的有效性和国际法律秩序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能…  相似文献   

3.
国际条约的适用与我国宪法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焱 《人大研究》2003,(12):29-31
“约定必须信守”是一项古老的原则。这一原则不仅在国内法领域内得到广泛认可 ,而且发展成为国际法上一项重要原则。它要求在条约缔结后 ,各方必须按照条约的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 ,履行自己的义务。由于当今国际社会国家主权平等的特点 ,这一原则为国际间的相互信赖创造了条件 ,从而为维持和发展正常的国际关系、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提供支持。正因为如此 ,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一向确认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并强调其重要意义 ,许多重要的国际文件也都载有条约必须遵守的规定 ,如196 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 1986年《维也纳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国…  相似文献   

4.
李毅 《求索》2005,(1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有关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国家对国际社会作为整体所承担的义务”(Obliga-tions erga omnes)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目前,这方面的国际法规则还处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之中。该类规则以维护国际社会的整体共同利益为基础,其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均为组成国际社会的所有国际法主体。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从宪法学的角度,论述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及其在职权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与主权国家治权转让紧密相关。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的区域化、一体化的发展,主权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下,通过国家治权转让而结成政治或经济性质的国际组织,从而达到谋求自身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国际空间。欧洲联盟的一体化进程及其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方式使其成为一个性质独特,对其成员国和国际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国际组织。但是,就其性质而论,尽管它有广阔的活动和发展空间,充其量它现在只是一个成员国治权转让而形成的邦联。  相似文献   

6.
莫纪宏 《人权》2010,(4):2-6
“公民”概念是指称与具有完整主权特征的现代政治国家相对应的、作为主权国家构成要素之一的“居民”个人。在现代社会中,“公民”意味着个人属于一个具有独立完整主权、有一整套合法有序运作的国家权力运行机制的“政治国家”,“公民”是个人与主权国家之间的政治联系的“价值属性”,  相似文献   

7.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直是威胁世界和平的根源,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联合国际和平力量,组成反对霸权主义的国际和平统一战线。邓小平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思想是邓小平关于发展国际和平统一战线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国际和平统一战线是必要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和平是发展的基础。就中国自身来讲,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对外政策,……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①但严峻的现实是:极少数热衷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中国别有用心的国家,总是在中国的周边地…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今天,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四次法制讲座,请外交学院副教授江国青同志主讲《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的几个问题》。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各国进行国际交往的行为准则。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交往越来越广泛,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因此,要善于运用国际法来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事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掌握国际法知识,对于我们做好人大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我国缔约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行使好这项职权,就需要了解条约的种类、缔约权、缔约程  相似文献   

9.
康德平等思想是德沃金平等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德沃金的平等思想是对康德平等思想的继承与超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康德尊重人的原则是德沃金重要性平等原则产生的源泉,但德沃金平等思想较康德平等思想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与接受;其二,德沃金的权利平等观深受康德权利平等观的影响,但德沃金较康德更强调少数人的权利;其三,康德与德沃金共同关心的主题是如何把公民当作平等者来对待,但德沃金较康德更注重实质平等与分配正义。  相似文献   

10.
私战是古老的国际法中的概念,有其特定标准。国际法语境中的私战,未必都是合法的武力行为,也未必都是非法的武力行为。但在国际关系的常态下,私战行为可以构成对他国的武力入侵,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从而引起受害国的单独自卫或集体自卫乃至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或采取的行动。私战团体一旦成为主权国家自卫行动所针对的对象时,其对有关国家正常邦交的妨害是显而易见的、致命性的。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学者对于国际法主体的探讨,始于对世界情势的全新认知,对中国国家地位的重新判定.一方面,这一认知意味着对中国人文传统中极富特色的“天下观”的颠覆,“万国同存”的意识是中国人理解“国际”、接纳国际法的观念前提.另一方面,这一反思也带来中国国家意识的唤醒,对中国国际定位的修正,恰好培植出系统研究国际法主体的土壤.国人融入所谓文明国家体系的努力反映至国际法学的研究中,便表现为对欧洲国际法学主体理论的系统接收,以及在敏锐地追随时代趋势的基础上为中国立足于国际社会所应有的地位与权益寻找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学者对于国际法主体的探讨,始于对世界情势的全新认知,对中国国家地位的重新判定.一方面,这一认知意味着对中国人文传统中极富特色的“天下观”的颠覆,“万国同存”的意识是中国人理解“国际”、接纳国际法的观念前提.另一方面,这一反思也带来中国国家意识的唤醒,对中国国际定位的修正,培植出系统研究国际法主体的土壤.国人融入所谓文明国家体系的努力反映至国际法学的研究中,便表现为对欧洲国际法学主体理论的系统接收,以及在敏锐地追随时代趋势的基础上为中国立足于国际社会所应有的地位与权益寻找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13.
康德的尊严思想有两大主题.首先,他将尊严的根据追溯到严格的自律概念上,这就为尊严确立了牢固的根据,同时也确保了每个人享有尊严的平等性.其次,康德强调配享尊严的问题,德性作为自律在不同程度上的实现,就是个人是否配享尊严的根据.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康德尊严思想的批评也大多指向自律概念.事实上,这些批评是在误解康德自律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探讨自律概念是正确把握康德尊严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国际法是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主要是国家之间关系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3月20日开始目前仍在持续的伊拉克战争使普通老百姓对国际法的效力产生疑问。确实,美、英等国的对伊战争对现代国际法产生了巨大挑战,并将对国际法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但正因为有违反国际法准则的情况存在,更须了解、掌握相关国际法知识,运用人类公认的这一法律工具去约束国家行为,判断是非,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一、美、英等国发动对伊战争违反国际法基本原则和《联合国宪章》 具有独立完整体系的国际法产生于近代,其标志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该和约最重要的就是确立国家主权及主权平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关注和了解国际社会人权斗争的热点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准确把握国际斗争的实质,努力搞好本国自己的事情,十分有益。人权,是人的权利,是作为人有权享有的各项权利。人权作为一个政治概念,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为反对中世纪神权和封建特权提出来的,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人权概念不断补充新的内涵而逐渐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基本价值观念,并最终以国际法的形式得以确立。随着人权的国际化,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经济政治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在人权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和斗争。当代国际社会人权斗争…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社会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国家关系表现为合作与冲突、互惠与损害、妥协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等形式,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不同矛盾的性质及其激化的程度,这使国际关系变幻莫测,扑朔迷离,令人眼花爆乱。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制约和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呢?本文拟对此作一简要分析。一、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和确立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国际社会的最主要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一个主权国家的对内、对外的行为的基本动因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一个较…  相似文献   

17.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回顾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  相似文献   

18.
钟旭 《创造》2002,(11):52-53
旅游,是当今人们生活的新时尚,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及地区的重视,它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行业或产业的概念,现代的旅游业是集现代国际关系,现代经济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在新世纪,我国加入WTO后,中国的旅游业的发展又遇到新机遇和挑战,旅游业将在今后的发展中处于一种不同的环境之下即:1)在全球化的环境中,随着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得到众多国家的认可,我国在国际社会上地位的提高,和平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旅游业的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2)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9.
一“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国防部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声称:“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美国在面对恐怖主义袭击时采取的自卫行动。”乍一听来,这一说法似乎在情理之中,但根据现代国际法,美国声称要行使的“自卫权”是大有疑问的。因为国际法对于行使自卫权有种种限制。(一)行使自卫权的前提自卫权是国家的基本权利之一,是国家主权的必然结果和重要体现,但同时,这种权利的行使必须是有前提的。这一点在《联合国宪章》第51条中有规定,即国家进行自卫的前提必须是遭到了武力攻击。可是,在第51条中并没有明确说明“武力攻击”必须是…  相似文献   

20.
齐人 《春秋》2009,(4):52-53
最早提出“中华民族”这个词汇的是梁启超。与此相伴产生的,就是“中国”这一现代国家概念。中华民族、中国概念的提出,既标志着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过渡,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结合的产物。“中国”这一词汇虽然在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但是,它并不完全是现代的国家概念。中国以外的地方,最初将中国称为“支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