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的城市社区形态的根本性变化,社区治理在社会治理当中的意义也越来越大。密尔"群己权界论"中的"个人权利""减少政府干涉""平等""社会功利"等内涵与社区治理有很大的相关性。尝试通过对密尔"群己权界论"内涵的思考,从"个人权利"和"社会功利"的视角出发来理解社区治理,并对密尔"群已权界论"与社区治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总结出对于社区治理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2.
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命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其一,强调应遵循“人是目的”的伦理要求,将自我对功利的追求与他人对功利的追求相统一,反对以个人的功利作为道德的基础。其二,指出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理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至善的人生是道德与幸福统一的人生。其三,为了实现“人是目的”的伦理要求,提出要履行职责,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提出并论证灵魂不休、上帝存在的假设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以人为本"就要将"人"理解为个体人,尊重个人权利.在传统社会,公权力是个人权利最大的侵害者.在现代社会,要实现"以人为本"就必须通过宪政来制约公权力.  相似文献   

4.
刘娟 《理论探索》2008,(3):31-33
在罗尔斯之前很长一段时期,社会契约论已经走向低迷,罗尔斯在<正义论>中重新启用这一方法以挑战功利广义原则,并产生了重大影响.契约论的典型特征是把个人权利作为逻辑原点,而功利主义则是在着眼于总体福利的同时忽略了个人权利.罗尔斯重新采用契约论正是为了更好地捍卫个人权利,使个人权利不会被总的功利效用所抵消.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2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涵盖"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观,社会层面要求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观,体现了个人、社会和国家共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首先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过程;其次,在经济、政治全球化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着严峻形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应对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外部压力和国人缺少信仰的内部挑战;最后,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做出个人理解,认为其培养路径可以从多点理性少点情绪、多点道德少点功利、多点过程少点结果三个方面来实践。  相似文献   

6.
正追寻幸福既是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的自然倾向,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对于幸福概念的探讨,可以从个体、社会和历史三个维度来展开。一、幸福的个体之维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在《实践理性批判》里对"幸福"有一个简短的概括,他认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对于不断伴随着他的整个存在的那种生命快意的意识,就是幸福。"从康德的话语可以看出他对"幸福"的概括乃是立足于个人的生命体验。的确,对于现实中的任何个体而言,幸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中国学术界关于"民主是个好东西"的讨论,考察了民主主义、精英主义和完政主义对于民主理念的不同态度,认为民主必须是"宪政的"才是合理的;在分析"权利学派"和"功利学派"为民主辩护的不同理路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知识界应该反思民主问题上的种种思维定式,就民主的普世价值达成基本共识.  相似文献   

8.
天理、国法、人情与中国法律的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大琦 《团结》2010,(5):50-52
现代社会强调法治.而法治的基础是理性.典型的市场经济法治理论是把每个人假设成“理性功利人”.每个人为着自己的长远功利结合成共同体.经过理性的衡量。  相似文献   

9.
民主制度的成功运行与主体人在利用机会和制度实现个人合理目标上的行为密切相关,因此,社会公正同时依赖于有效的社会制度和人们理性的行为方式。如何立足于社会现实将制度方案的设计与运行同人们的行为实际结合起来,这是制度建设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哲学问题。我们通过分析罗尔斯正义原则对民主制度的理想设想,讨论社会选择理论对特定社会结构中个体理性与公共理性的冲突、协调与均衡的分析,力图说明制度建设不能"为制度而制度",而应该着眼现实,从解决那些很多人都关注但缺乏强有力的见解和解决方案的问题入手,寻求建立合理制度的具体方法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人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在社会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己发展自己,功利境界的人是求个人的利益,道德境界的人是求社会的利益。功利境界的人行为是以占有为目的,道德境  相似文献   

11.
霍布斯屏弃将直观先念原则当铁律的思维,用归纳演绎法,依经验展开论证,把个人利益强化为社会理性,即以强制自然生效为核心的权利理性。洛克看到了霍布斯权利理性的缺陷,在批判霍布斯权利理性的基础上,以分权制衡理论为基础,提出议会主权、权力划分与制衡的权力理性论,指出权利理性的首要问题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理性政治社会。这表明,构建一个"权力—权利"平衡的国家—社会关系,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2.
理性、激情与欲望是构成人性的主要成分,人的行为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三种因素的影响。腐败行为的滋生与蔓延主要受到人性中的欲望驱动和理性导向的影响,激情因素在寻求权利认同与维护公共利益方面作用明显。构建绿色健康的政治生态,需要达成反腐的社会共识,更需要形成反腐的持久性动力。通过培育人性中的激情成分,抑制欲望和理性的影响,在社会中实现三者动态平衡,形成人民、党、国家共同反腐的制度体系以实现反腐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们所做的任何涉及伦理与道德的行为都会被拿出来进行广泛的评判、讨论,甚至发生激烈的思想交锋。在关于公民伦理与道德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必须关注个体的人在处理涉及伦理与道德行为时的选择。通过厘清"伦理""道德"概念,找到我们应该持有的理性立场;考察今天所处的伦理道德环境,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透视行为的先在条件和价值观念;在义务论与功利论之间,寻找他们可能的行为逻辑和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4.
霍布斯自然法的基础是激情与理性,即以死亡恐惧对虚荣自负进行规制和约束,从而协调理性诫条与激情之间的冲突;自然法的目标是寻求和平与信守和平,即在自然状态下,个人的欲望成了善恶的尺度,倾向和平的激情以及达成和平的自然法都是美德和善;自然法的实现途径是转让权利与订立契约,即人们要想实现和平,就必须订立契约,放弃彼此对事情的自然权利;自然法的保障是履行信约,即只有树立起某个权威和制定法律,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解决愚夫推理的困境,最终实现和平.  相似文献   

15.
人权是人应享的权利,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权利。人权的道德意义在于,它是为了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平等拥有的基本权利,它适用于一切文化与文明而为所有的社会和文化所遵循。平等和自由是人权的本质属性。从人权的道德意义看,法律保护的人权就是以自由和平等为理据的个人权利。人权伦理关涉法治的伦理正当性,因为受法律平等保护的个人权利才是完整的人权。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对形象的"过度"关注带来的从人到物的"过度包装"问题已成为一种对个人和社会造成困扰的新的异化力量。剖析这种困扰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不难发现,在工业化浪潮席卷全球、现代性全方位渗透的过程中,工具理性的膨胀甚至使工具本身成为目标,从而导致了价值理性的边缘化,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警示我们,无论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从社会进步的意义上说,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7.
《科学社会主义》2021,(2):43-51
所有权、自由、平等、功利是自由主义正义观的四个关键词,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从所有权与正义、自由与正义、平等与正义、功利与正义这四重向度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权利悖论"进行了立体化分析,深刻揭示了自由主义正义和资本逻辑既相互耦合又相互否定的辩证关系,指认了自由主义正义观不过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交换主体双方意志自由、契约自由的观念体现,他们服务于且遮蔽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真实本质。与自由主义正义观不同,马克思从超越资产阶级市民社会的人类社会这一全新的理论视阈和价值基点来重新思考自由、平等、正义的真实实现,从而实现了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11)
当前,我国处于一个消费急速膨胀的时代,消费主义抬头,消费的异化使人的异化更加严重。在商品经济时代的我国存在一些异化消费现象,克服与扬弃这些异化消费现象的措施如下:从个人自身发展来看,应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摒除物质主义思潮,避免攀比、盲从、冲动消费;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并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以促进健康消费模式的建立;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国家应该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和消费权利,尊重个人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正一、宣传正确的公共理性理念,避免陷入误区公共理性是民主发展的产物,是政治文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地方政府生态治理过程中,公共理性可以包容多元主体的价值诉求,允许个体追求合理的私人利益,这有利于广泛调动利益相关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构建有效的、全方位的立体监督网络,有利于增强政府与个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政府间的信任,有利于构建社会交往与合作机制,进而实现"共同的善"。同时,公共理性的局限性表现为:公共理性的作用范围和功能是有限的;公共理性对公  相似文献   

20.
季建林 《党政论坛》2010,(19):16-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有诸多矛盾,这不仅因为价溘主体的自我追求、自我意识、内在自由与外部规定、社会价值标准及限制条件之间有矛盾,而且今日中国社会的价值体系还存在着人的生理需求与自然社会、个人与群体、现实与理想、功利与非功利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