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基本内容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政法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党中央对政法系统的要求,是引领政法工作正确方向的坐标,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精髓,是政法干警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2.
乐山市司法局紧扣“‘两化’互动发展推进年”的工作主题,以深化“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为保障,以“抓服务、抓管理、  相似文献   

3.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文化的精髓,其基本内涵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忠诚,彰显人民警察的崇高价值追求与政治信仰,反映了公安机关的政治性,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为民,彰显人民警察的最终价值取向与政治立场,反映了公安机关的人民性,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宗旨;公正,彰显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判断与职业良心,反映了公安机关的法律性,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廉洁,彰显人民警察的基本价值选择与行为规范,反映了公安机关的社会性,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铭刻"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民警察行事的准则及对警察工作是非曲直和优劣评判的依据,是党的要求、政府的职责和百姓的期盼。对其学习、领会并见诸言行是每一位从警人员的岗位要求。其践行的路径多种,思想政治工作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得以践行不可或缺的路径,应沿着强化教育、对照奖惩、树典扬优等三条路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5.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统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忠诚,标示了公安院校大学生应树立的政治信仰;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宗旨——为民,定位了公安院校大学生应坚守的根本立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公正,确立了公安院校大学生应养成的执法理念;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廉洁,规正了公安院校大学生应砥砺的基本操守。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确保检察队伍的纯洁性,是检察机关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检察机关队伍现状和执法公信力的迫切需要,要牢固树立、积极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核心价值观,确保检察队伍的思想纯洁、队伍纯洁、作风纯洁和清正廉洁。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为贯彻落实全省法院警务保障工作会议精神,5月29日,万宁法院司法警察大队组织召开司法警务工作规范化阶段性总结会议,从三个方面对该院前一阶段的法警保障工作进行了总结。该院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教育培训学习,发挥干警中党员的先锋模范带领作用,树立优秀党员干警模范典型,在每位干警心中形成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  相似文献   

8.
构建当代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是公安机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面,是履行使命、加强队伍建设、铸造忠诚警魂、塑造优良警风、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现实需要.当代人民警察核心价值现表述为忠诚、为民、公正、奉献.构建当代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应在融入公安文化建设、结合民警思想工作实际抓践行、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和建设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忠诚是中西方文化共同秉承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的国魂,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和灵魂,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首义。在培训学员中深入开展警察忠诚教育,是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生命线",是培养人民警察职业情感和政治认同感的主要途径。结合学院开展忠诚教育的实际,培训学员警察忠诚教育可以从"两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忠诚教育学分制、忠诚教育项目化、内容创新、信息化建设、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来做进一步探索,实现忠诚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践行核心价值观培育合格预备警官》,坚持立德树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以忠诚为魂,以"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为核心,以法治实践为依托,以严格管理为前提,以建设校园法治文化为载体;德法融合,校局共育法治核心价值观,培养高素质基层法治人才,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对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问卷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11月"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研究"课题组先后对我省十几个市、县公安局200名民警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调查所示,我们认为: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面旗帜,是规范民警执法行为的一杆标尺,是减少警察职务犯罪的一把利器,其对于凝练新时期的公安精神、形成警察队伍的主流意识与道德导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鉴于警察组织的政治性、法律性、社会性和人民性等特点,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是忠诚、责任、公正、为民;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需要教育引导、个体修习和实践培育等途径的多管齐下,以收到良好的合力效应。  相似文献   

12.
公安教育改革视野下的刑法实务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意见》,要求公安教育训练工作以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执法需要为导向,以加强公安队伍执法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实战牵引、贴近实际、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在此要求下刑法实务以培养具有刑事执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立足于警察职业岗位的设置,打破传统刑法课程以刑法典的结构为教学内容的结构模式,以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的分工为依据,适应警察办理刑事案件工作需要,在教学中针对不同专业,选取不同教学内容,使其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教学方法采用以案例为中心的辐射教学法;贴近公安机关刑事办案工作,建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即案例教学→模拟办案→顶岗实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公安机关在新时期、新阶段担负着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这一艰巨的重任要求广大公安民警必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共和国的预备警官,对其加强忠诚教育,有助于公安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整个公安队伍的建设,有助于公安机关政治和社会责任的落实。因此,公安院校必须把忠诚教育摆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并且贯穿于教书育人工作的各个方面,全面深化对忠诚教育的认识,并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忠诚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监狱人民警察是监狱工作的主体,掌握着罪犯教育改造权,监狱人民警察的素质状况直接决定着监狱工作的成效。监狱如果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执法队伍,就无法完成自身使命。监狱机关必须加强“过硬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建警、能力强警、素质育警、机制管警,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执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高素质警察队伍。  相似文献   

15.
试析警察救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救助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警察行政行为,是随着现代警察制度的建立而产生的。从法理角度厘清警察救助行为,正确认定警察救助特征、原则,对警察严格执法、执法为民影响重大。警察救助应否定非职权救助,以更好地体现警察职能,发挥警察组织这一公共资源的最大效用,实现公平、正义,推进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16.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公安院校坚持"政治建校、政治育警"办学方针,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公安人才为靶向。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不仅要强化过硬的专业素养,更要塑造信仰坚定的忠诚警魂,这是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主线。实现公安院校铸魂育警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主阵地,同时加强专业课协同教育,融合校园日常教育,完善校局合作机制,从而建构公安院校"三全"育人、多维协同的忠诚警魂培塑体系。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期爆发的社会结构失衡、利益分化加剧、社会价值失范等现象,将公安机关推到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公安工作发生公众信任危机的危险系数进一步加大。为了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有效消减公众信任危机的发生,公安机关应当优化警察执法制度、规范警察执法行为、培育公众的综合素养、改善警媒关系。  相似文献   

18.
美国"零容忍警务"的核心,集中表现在警务活动中,对一切不法行为和不良现象的否定态度与警务倾向。"零容忍警务"最大的借鉴价值在于以规范化为标准,提高人民警察的诚信警务水平,以及对违法犯罪及其不良社会行为的社会控制能力,教育引导社会大众主动消除不文明行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崇尚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等社会治安积极性,凝聚社会力量,筑建打、防、控违法犯罪的铜墙铁壁,有效避免养痈遗患,从源头上减少社会治安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