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337条款"对美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贸易法"337条款"主要是管制外国厂商对美输入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产品的法律规则.近年来,美国厂商频繁利用"337条款"指控我国企业侵权,以此阻止我国产品对美出口.本文就"337条款"的基本涵义、实质适用要件、程序规则及救济措施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国家层面及当事人层面提出了一些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律体系主要由国内贸易法中的"特别301条款"和"337条款"、WTO框架下的TRIPs协议、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等组成,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保护网络。美国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法律体系及其特点,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对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对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诉讼,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贸易法“301条款”依托美国强大的市场力量,已成为美国实施对外贸易威胁最有力的武器。作为一项单方面贸易报复性措施,由于其与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实质相违背,“301条款”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谴责。在此背景下,WTO争端解决机制封“301条款”作了一些限制,对其实施之效力因此有一定的约束。但要封该条款的单边主义追行更有效的遏制,必须将“301条款”的效力纳入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多边体制之中。  相似文献   

4.
WTO框架下“碳关税”条款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第768节国际储备配额项目条款(碳关税条款)引发了发展中国家的广泛反对,它的提出体现了新的国际格局中发达国家对国际多边环境公约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不满和违反。美国在其国内环境立法过程中依然贯彻惯常的单边霸权做法,碳关税是十年来美国单边主义与WTO多边主义交锋的续演。该条款与WTO原则相违背,美国难以依据GATT1994例外条款进行有效的抗辩,WTO体制下贸易事项与非贸易价值的对接趋向亦不能为其提供先例支持。为应对此问题,我国要增强在国际舞台维护本国利益的主动性和理论依据的说服性,积极利用国际多边环境公约创设的有利平台,亦须加强对WTO体制的研究与利用,并利用此外部动力促进国内产业的绿色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5.
四、337条款在WTO规则下的合法性分析——将继续引发争论GATT的两个案例在一定范围内对修订前的337条款是否符合GATT1947的问题进行了审查,但在WTO成立以及337条款进行修订以后,现行337条款是否违反WTO各项规则的问题值得探讨。(一)与WTO宗旨相冲突的说法值得商榷《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在序言中规定了  相似文献   

6.
新型PTAs与WTO法律体制:动向、内涵及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PTAs产生于"新区域主义"浪潮,其发展态势十分强劲.与传统PTAs相比,新型PTAs具有鲜明的特征和新颖的内涵,其中的投资措施、竞争政策、劳工标准、环境标准等条款尚不在WTO规制范围之内.这类协定的快速发展对WTO多边贸易谈判和WTO法律体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发展中成员特别是欠发达成员极为不利,但适者生存则是永恒的真理.  相似文献   

7.
张书林 《河北法学》2015,(1):147-154
H.R.4105法案旨在为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提供法律依据,也是作为其履行WTO争端解决机构对DS379案裁决义务的回应。但该法案存在以下重大问题:其一,对非市场经济国家适用的溯及力条款有违宪嫌疑,且与WTO规则不符;其二,防止重复救济举证责任规则不符合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规定;其三,法案两部分不同溯及力规定导致的差别待遇不仅有违法律平等保护原则,也违背了美国在WTO下的义务。该法案对生效前和生效后输美产品都将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中国应针对法案本身的"硬伤"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力争把法案对中国输美产品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8.
邹国勇  刘晓敏 《时代法学》2015,13(1):104-111
农产品出口信贷担保项目是美国鼓励其农产品出口和争夺海外市场的重要有效手段。在WTO法律框架下,美国农产品出口信贷担保项目合法性的判断,关键看它是否构成《农业协定》下的对出口承诺的规避或规避威胁,是否在《SCM协定》的管辖范围内并且构成《SCM协定》下的禁止性补贴。"巴西诉美国陆地棉补贴案"首次对美国农产品出口信贷担保项目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并认定该项目构成出口补贴和禁止性补贴,违反了《农业协定》和《SCM协定》的规定。为了应对美国农产品出口信贷项目对我国农业利益的潜在侵害,我国应通过双边谈判敦促美国修改其农产品出口信贷担保项目,积极推动WTO多边贸易谈判以达成相关规则,必要时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等法律程序。  相似文献   

9.
美国关税法"337条款"是针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保护美国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权益不受进口涉嫌侵权产品侵害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近几年来,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中美贸易争端的主要问题之一,2007年6月5日,美国方面就中国知识产权问题首次正式起诉到WTO法庭。本文借以这一事件,针对美国"337条款"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对我国实施"337条款"的原因,阐述我国企业如何应对"337条款"。  相似文献   

10.
WTOLitigation-《WTO诉讼》,共935页,定价为310法郎,折合1750元人民币,在瑞士日内瓦WTO总部的书店被一次买走了7本。这是一本关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程序和案例研究专著。售书的老太太见一次买走这么多价格昂贵的书,惊讶地问:Whereareyoufrom?Japan?她听到的答复却是China。买书者是中国派往日内瓦参加美国201钢铁保障措施案专家组首次听证会的中国代表团的代表们。这是中国入世之后,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到WTO打官司。诉讼的起因是2000年3月20日美国根据其1974年《贸易法》第201条款对全球输入美国的10种钢铁产品采取了保障措施,损害了很多WTO成员的利益,包括中国在内。  相似文献   

11.
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日程的日益临近,我国许多企业都在紧锣密鼓地为迎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认真准备.那些希望利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所享有的国际贸易开放性优惠待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企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在国外的商标权益如何维护?  相似文献   

12.
许楚敬 《时代法学》2011,9(2):90-96
无论是在国际公法中,还是在WTO争端解决中,如何界定"规则冲突"的概念,都是一个悬而未决、难以确定的问题。在国际公法和WTO争端解决中,关于规则冲突的概念,都存在定义的广义与狭义之争。在国际公法中,比较流行的是狭义的冲突定义,不承认权利可能与义务或禁止相冲突;在WTO争端解决实践中,究竟是应该采用狭义的还是广义的规则冲突的定义,目前尚未有定论。然而,狭义的冲突定义在法律上是不恰当的,并且导致自相矛盾,因此,在WTO争端解决中,关于规则冲突的狭义定义是不可取的,必须首选一个广泛的定义,把允许与义务或禁止之间冲突的情况,即矛盾的冲突,也视为构成规则冲突。  相似文献   

13.
徐莉 《法学杂志》2012,33(1):165-169
有关WTO"公共道德例外"条款下"域外管辖"问题的争议由来已久,并伴随着域外管辖措施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而益发激烈。对此,DSB欠缺有效的回应,依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规定的解释方法亦无法获知准确答案,文末依据国际法上对于四大管辖权原则的具体设置推知:对于侵犯基本人权等有违公共道德的行为,各国方可行使域外管辖权。  相似文献   

14.
In the last issue, we reported on a mixed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ruling regarding Canada's patent laws, based on a complaint by the member state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joined by the United States). In March 2000, a WTO Panel accepted the provision in Canada's Patent Act that creates an "early working exception" to patent rights--in other words, that allows a third party to use a patented invention during the term of patent protection, as long as the use is for obtaining regulatory approval of an equivalent product to be sold once the patent expires. This was an important vic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llowing earlier access to generic versions of patented drugs.  相似文献   

15.
“入世”与我国政府行政职能之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TO协定虽然确定了国际贸易领域的一整套法律框架,但世贸组织的大部分规则是规范政府行为的规则,它是以政府行为作为重要内容,以政府的管理活动为调整对象,因此,怎样改革政府的管理体制和进一步转变职能,就成为加入WTO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所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6.
At the end of May 2000, the US (later joined by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filed a complaint against Brazil at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alleging Brazil was in violation of its obligations under the 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TRIPS Agreement) and the 1994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Brazilian legislation that came into force in 1997 establishes that, in order to enjoy exclusive patent rights in Brazil, the holder of a patent on an invention must satisfy a "local working" requirement. In other words, the patent holder must "work" the patent in Brazil to enjoy full patent protection. If it fails to do this, the law says it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pos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issuing a compulsory license, allowing someone else to use the invention and pay a royalty fee to the patent holder.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县级政府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树立创新理念,主动适应"入世"后经济调节机制的变化,有效地回避风险,实现县级政府管理经济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余锋 《北方法学》2010,4(2):111-117
备受诟病的“绿屋会议”迄今尚未得到适当改良,WFO依然深陷于合法性危机之中。介评改革“绿屋会议”的若干意见,并从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之立场出发,提出恰当可行的改良方案,对于WTO走出合法性危机和推进多哈发展回合谈判,进而抑制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塑造和谐的国际经济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WTO劳工标准之争与中国“劳动三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是否将贸易制裁与核心劳工标准的实施挂钩在WTO内存在激烈的争论,但将这两者挂钩可能是将来的发展趋势.因此重视核心劳工标准、尤其是"劳动三权"(自由结社权、罢工权和集体谈判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劳工标准相比,我国在"劳动三权"的立法上还存在不足,将来必然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不良影响,也不利于我国人权的保障.因此,我们应修改<宪法>、<劳动法>、<工会法>和制定<罢工法>,对工会成立和解散的程序、组织体制、领导体制、会员资格、经费来源等进行相应改革,对集体谈判和集体合同制度进行完善,对工会和工人的罢工权给以明确肯定并对其权利的行使加以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20.
美国“301条款”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互动及其前景预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郭雳 《中国法学》2001,(5):145-151
本文通过对美国贸易法“30条款”的历史和现实研究,揭示了其对 WTO 下争端解决机制的催生作用,同时通过法律、经济、政治、哲学等方面的分析,得出如下结 论:短期内美国不可能废除301条款;美国实施301条款会更加谨慎;301条款下的单方 面制裁更多地会被作为威慑力量,而并非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