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大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后血清IgE、类胰蛋白酶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死亡时间(PMI)、尸体及样本保存环境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大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动物模型并分组,包括室温组、冷藏组、冷冻组、人工溶血组、血清样本保存组,并设立对照组。大鼠处死采血后,按离心后上层血清颜色进行溶血程度分级。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IgE、类胰蛋白酶在各组中的质量浓度。结果大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后血清IgE、类胰蛋白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室温、冷冻保存下血清IgE、类胰蛋白酶随PMI的不同有明显变化,冷藏保存下浓度相对稳定;随溶血程度的增加,血清IgE、类胰蛋白酶水平均呈升高趋势。样本不同温度条件下保存25 d,血清IgE、类胰蛋白酶无明显变化。结论大鼠过敏性休克死后血清IgE、类胰蛋白酶明显升高,但其水平受PMI、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尤其是室温或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过敏性反应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从而解决困扰法医学工作者对过敏性反应死后诊断的鉴定要点。方法 对华西法医鉴定中心1995--2004年尸检检出的26例药物过敏性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26例药物过敏所致死亡案例的死者年龄以31—40岁的例数最多.占了38%;26例因药物过敏所致死亡的案例中,12例为青霉素类药物过敏,为引起过敏最常见的药物;而药物使用途径引起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中以注射为主,共20例;以个体诊所及基层医院多发生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18例在使用药物后出现典型的严重的过敏性反应的临床表现;15例为在用药后半小时内发生死亡;病理解剖可见咽喉粘膜水肿20例,其中咽喉腔阻塞大于75%2例,50.75%5例,25-50%7例,小于25%6例,显微镜下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咽喉粘膜者21例、肺组织18例;6例血清IgE检测值呈现出显著的升高。结论 过敏性反应的死后诊断应结合死者的生前临床病史,死亡时间,生前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发现及血清IgE检测值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案例在法医学实践中常有发生,然而由于缺少特异的病理形态学指征,导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面临一定的困难。IgE作为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关键介质,其死后生化学检测对过敏性休克死亡案例的法医学鉴定具有辅助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血液等检材常受溶血等死后变化因素影响,尤其我国尸体保存以冷冻为主,溶血程度更加严重,对IgE等生化学指标的检测造成极大干扰。本文就目前IgE死后生化学检测的研究现状、生物学检材的选取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对现实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检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机体血中IgE类抗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豚鼠体内的IgE类抗体。结果显示:休克组血清中总IgE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用青霉噻唑蛋白(Penicilloylated Protein)作包被抗原,检测特异性IgE,以阴性参考血清的平均光密度加3个标准差作为阳性判断标准,发现过敏性休克动物血清中特异性IgE均呈阳性反应。本研究还发现:休克组动物在休克前、后特异性IgE间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虽然休克后特异性IgE略下降,但仍明显高于阳性标准。本研究认为:IgE量的变化与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关系应是:体内IgE升高并不必然导致过敏性休克,但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甚至导致死亡,应是IgE,特别是特异性IgE出现和升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过敏性休克急死豚鼠死后在4℃冷藏条件下血清IgE含量和肺组织内IgE的免疫表达随死后不同时间的变化,探讨过敏性休克急死的法医学鉴定的客观诊断指标。方法采用多人混合血清注射建立过敏性休克急死的动物模型。豚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又分为死后0、12、24和48h组,每组8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豚鼠血清IgE含量,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豚鼠肺组织IgE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豚鼠血清IgE含量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死后0、12、24和48组血清IgE含量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豚鼠肺组织IgE有阳性表达,对照组豚鼠无IgE表达。结论过敏性休克急死豚鼠血清IgE含量显著升高;在4℃下冷藏,死后48h内血清IgE含量和肺组织中IgE无明显变化。本结果可为过敏性休克急死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休克死亡动物肾脏免疫复合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ABC法、PAP法和LAB法对青霉素和血清过敏性休克死亡动物的肾脏,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发现,当Ⅰ型变态反应过敏性休克发生时,伴有免疫复合物型(Ⅲ型)变态反应。在肾小球系膜、肾小管间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的内皮细胞上,血管外周组织中有免疫复合物沉积。复合物中除检见有抗原成分,如青霉素或异种血清外,其抗体成分有IgE和IgG。检见该复合物中的IgE,可为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并可与其他原因沉积的免疫复合物相区别。过敏性休克死亡后,经室温下放置6、12小时或冰箱内48小时后取肾检验,仍可获得清晰的阳性染色结果,表明在实际检案中运用本文方法的可能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血清IgE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鉴定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清IgE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MEIA法,对17例明确鉴定为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者(休克组)和16例交通事故死亡者(对照组)的心血进行IgE检测,并对2组IgE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休克组IgE水平为(622.49±594.67)U/ml,对照组为(45.04±43.62)U/ml;经t检验,2组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清IgE水平升高,可作为鉴定药物过敏性休克死亡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8.
过敏性反应死亡法医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过敏性反应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从而解决困扰法医学工作者对过敏性反应死后诊断的鉴定要点。方法对华西法医鉴定中心1995―2004年尸检检出的26例药物过敏性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药物过敏所致死亡案例的死者年龄以31-40岁的例数最多,占了38%;26例因药物过敏所致死亡的案例中,12例为青霉素类药物过敏,为引起过敏最常见的药物;而药物使用途径引起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中以注射为主,共20例;以个体诊所及基层医院多发生过敏反应死亡的案例;18例在使用药物后出现典型的严重的过敏性反应的临床表现;15例为在用药后半小时内发生死亡;病理解剖可见咽喉粘膜水肿20例,其中咽喉腔阻塞大于75%2例,50 ̄75%5例,25~50%7例,小于25%6例,显微镜下检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咽喉粘膜者21例、肺组织18例;6例血清IgE检测值呈现出显著的升高。结论过敏性反应的死后诊断应结合死者的生前临床病史,死亡时间,生前临床表现,病理解剖发现及血清IgE检测值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9.
类胰蛋白酶与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hen YW  Lu C  Zhao ZQ 《法医学杂志》2002,18(3):132-134
目的探讨类胰蛋白酶与过敏性休克的关系。方法从类胰蛋白酶的生物学特性、正常人分布、检测方法及其与过敏性休克的关系,并应用ELISA方法检测三例尸体血清类胰蛋白酶的浓度,对三例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案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例血清中类胰蛋白酶的含量分别为52ng/ml和121ng/ml(高于正常值10倍以上),另一例浓度为0.73ng/ml。结论诊断过敏性休克,类胰蛋白酶含量的检测是很有意义的,但不能单凭检测结果下结论。  相似文献   

10.
过敏性休克死亡豚鼠器官中IgE的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ong ZQ  Xiao F  Feng Q  Xu XM  Zheng J 《法医学杂志》2006,22(1):18-20,F0004
目的寻找法医学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理形态学诊断指标。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豚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后0,6,12,24h等4个时间点的心、肝、肺、肾、脾、胃、肠、气管及扁桃体组织中的IgE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肺及气管组织IgE呈阳性表达,脾组织IgE呈弱阳性表达,以死亡即刻表达最强,且随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各时间点的显色信号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其它器官及对照组9个器官均无表达。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gE在肺、气管、脾组织中的表达,可作为法医学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的病理形态学诊断指标;肺及气管组织IgE阳性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提示法医学鉴定过敏性休克死亡应尽早尸检。  相似文献   

11.
过敏性休克法医学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过敏性休克致死者因常规尸检未能发现特异性的病理改变,故确诊是否由于药物等因素所致过敏是法医学鉴定工作的一大难题。本文对过敏性休克的诊断指标和方法学(包括检测IgE、组胺、类胰蛋白酶、糜蛋白酶、P物质等指标在血清中的浓度以及它们在组织中的免疫表达)进行综述,试图寻找一些稳定、可靠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些药物过敏性休克致死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检测水平的变化,探讨TNFα检测在药物过敏性休克死因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尸体心血中TNFα的水平。结果实验组TNFα检测值为(131.6±9.4)pg/mL,感染性疾病对照组TNFα检测值为(87.3±6.4)pg/mL,正常对照组TNFα检测值为(17.2±4.5)pg/mL,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检测可以作为高度怀疑药物过敏性休克案例的死因鉴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敏性猝死法医学鉴定的诊断方法和指标。方法采取10例正常人、9例过敏性猝死和19例其他死因(排除过敏反应、冠心病)尸体的静脉血,采用荧光酶联免疫法(Pharmacia UniCAP100过敏原定量分析仪)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和]gE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过敏性猝死和其他死因的肺组织中的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过敏性猝死者的血清类胰蛋白酶和IgE含量升高,与其他死因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他死因和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它死因相比,过敏性猝死肺组织中的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增强(P〈0.01)。结论过敏性猝死者血清IgE和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含量显著升高;过敏性猝死者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染色增强。  相似文献   

14.
混合人血清诱发豚鼠过敏性休克猝死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Ren GM  Bai JW  Gao CR 《法医学杂志》2005,21(3):169-170
目的建立多人混合血清致豚鼠过敏性休克死亡动物模型。方法将健康豚鼠18只随机分为致敏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将致敏组豚鼠右侧后爪掌皮内注射致敏原免疫3周后,诱发过敏性休克,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致敏原。结果致敏组豚鼠均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及体征,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IgE水平显著增高。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建立了过敏性休克的豚鼠实验动物模型,进一步证明了异体混合血清的高致敏性,为过敏性休克的临床及法医学诊断及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学诊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ao CR  Xue SH  Wang YY 《法医学杂志》2006,22(6):445-447
过敏性休克死亡在临床医学及法医学鉴定中较为常见,但过敏性猝死的死后诊断一直是法医病理学鉴定的一大难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了过敏性死亡血清IgE、组胺、肥大细胞类胰蛋白酶和P物质的含量以及其在肺脏和胃肠等组织中的免疫表达,试图为过敏性猝死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客观、准确的形态学依据和诊断指标。本文就过敏性休克死亡法医学诊断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一直是法医学死亡原因鉴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为尸检中缺乏特异性的病理学改变,案情调查时过敏性休克的发生过程和病情进展及既往过敏史不详,且患者常患有冠心病、肺炎、哮喘、皮肤过敏等疾病,死亡时间长导致血清过敏指标的降解等因素,是检案工作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本文拟对过敏性休克的鉴定现状和诊断指标,包括病理形态学改变、特殊染色、免疫组化、血清学检查等实验方法在过敏性休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能为过敏性休克的诊断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过敏性休克豚鼠血浆咽喉肺组织中P物质的观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过敏性休克法医学鉴定的诊断指标。方法制备豚鼠过敏性休克的动物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浆中P物质浓度;免疫组化SABC法和BI-2000图像分析系统对咽喉和肺组织的P物质免疫反应进行染色观测,计算阳性指数(PI)。结果与对照组含量(87.70pg±7.60pg/μl)相比,过敏性休克豚鼠血浆中P物质含量 (131.01pg±18.93pg/μl)增加,其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呼吸道内P物质免疫阳性反应增强,实验组咽喉和肺组织PI值分别为63.59±14.51和55.98±14.8,对照组咽喉和肺组织PI值分别为33.32±8.04和20.51±6.76, 两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P物质在过敏性休克豚鼠血浆浓度增加和呼吸系统组织中免疫阳性反应增强,可能有助于过敏性休克的法医病理学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