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正京城之南,永定河畔,有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过,相对于它的这个官方正式名称,"亦庄"则更为京城百姓熟知。自1992年开工建设以来,"北京·亦庄"经过21年的发展,已将昔年的荒郊僻壤建设成如今的现代化国际高端产业新区,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首都实体经济的主阵地和"北京创造"的主力军。2011年9月1日,对当时亦庄的3870家企业和12.8万常住人口而言是个不平常的日子,开发区空白了近20年的专门司法机构终于得到填补。北京市大兴区法院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庭于当日挂牌成立。同年12月21日,法庭开始正式受理案件。  相似文献   

2.
梁晓 《法庭内外》2014,(3):54-56
正京城之南,永定河畔,有首都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不过,相对于它的这个官方正式名称,"亦庄"则更为京城百姓熟知。自1992年开工建设以来,"北京·亦庄"经过21年的发展,已将昔年的荒郊僻壤建设成如今的现代化国际高端产业新区,当之无愧地成为了首都实体经济的主阵地和"北京创造"的主力军。2011年9月1日,对当时亦庄的3870家企业和12.8万常住人口而言是个不平常的日子,开发区空白了近20年的专门司法机构终于得到填补。北京市大兴区法院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庭于当日挂牌成立。同年12月21日,法庭开始正  相似文献   

3.
时讯点击     
正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召开"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庭成立两周年工作"新闻发布会2013年12月30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庭成立两年来打造精品司法服务品牌、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主题进行新闻发布。  相似文献   

4.
梁晓 《中国审判》2014,(1):85-85
本刊讯2013年12月30日上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该院开发区法庭成立两周年的工作情况作了通报。2011年12月21日,经济技术开发区法庭正式受理案件。为充分满足开发区"战略产业新区、区域发展支点、创新驱动前沿、低碳绿色家园"这一总体定位对人民法院工作的司法新需求,法庭自成立伊始便坚持立审执资源的"综合配置"理念。  相似文献   

5.
执法规范化建设是中央确定的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近年来中央政法委大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几年过去了,这项工作进展如何,司法机关通过执法规范化建设发生了哪些变化.人民群众反映怎么样?带着这些问题.2012年8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一行到北京市高级法院就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周永康同志考察了数字化法庭和审判信息管理中心,在线观看了信息球技术演示和法官接待群众、受理案件的情况,对北京市法院在审判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要求各级法院深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促进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近年来,北京市法院系统积极探索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审判工作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依托数字化法庭和"天平工程",实现了对全市法院所有案件各个审判环节的动态管理。近日,本刊记者走访了北京法院,采写了全市法院司法规范化建设的经验和作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2012年6月20日,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汤河口人民法庭根据辖区群众需求和区域特点,正式在全辖区范围启动"法律热线心连心"、"法律服务面对面"、"巡回审判村村通"工作,法庭的干警们亲切地称这三个工作叫"线面通"工程。"线面通"工程的核心就是让法庭的法官流动起来,深入到群众当中去,打造一个服务型平民法庭,变坐等收案为主动出击,变坐堂问案为现场化解,切实方便群众,主动满足群众当前的司法需求。"让每户村民都有一张法律热线联系卡"说起"线面通",早在2011年6月,汤河口法庭就将这一工程在长哨营满族乡  相似文献   

7.
2012年6月20日上午,北京市怀柔区法院在辖区宝山镇隆重举行了"服务山区群众启动‘线、面、通’工程"新闻通报会。该次新闻通报会以该法院汤河口法庭开展能动司法、服务山区群众,推出"线、面、通"这一便民创新举措为主题,是该法院积极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延伸服务能力和提升法院形象的一次重要实践。怀柔区法院的"线、面、通工程"包含"法律热线心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碑林区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的世纪主题,依照<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的精神,以"建一流的班子,带一流的队伍、创一流的业绩"为总体目标,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结合本院实际,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在审判工作、司法改革和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创造了数个陕西省基层法院的第一(设立西北地区法院系统最大的露天电子显示屏;在全省基层法院率先成立"青年法官研究会";与西北政法学院、陕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合办我省基层法院系统第一个法律研究生研修班;率先在全省基层法院设立<法官业绩档案>;首创法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的"1+1"模式;首创在法律文书上加封皮;在全省法院系统率先开办24小时热线立案咨询电话;在全省基层法院率先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全省法院系统推出"123211"审判组织模式;在全省法院系统率先试行执行权分离制度;利用原有房屋改成30个法庭,在全省法院拥有法庭数最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下半年以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五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号召,要求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采访锻炼,了解实际。法庭内外杂志社积极响应中宣部的总体部署,与北京市各区县法院建立联系点,组织记者深入最基层的人民法庭采访锻炼,了解一线审判工作情况。几个月来,本刊主编王振清和编辑、记者先后走访了房山区法院燕山法庭、密云县法院太师屯法庭、延庆县法院永宁法庭、门头沟区法院斋堂法庭、丰台区法院丽泽专业审判区和科技园区审判区,深入法庭开展调研,与审判人员采访、座谈,在贴近审判一线的过程中,了解真实鲜活的工作情况,发现平凡工作中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0.
变则恒通,尊新必兴。从"马锡五"审判方式到"一村一法官"、从构建民意"直通车"到搭建民工维权绿色"快车道"、从设立"社会法庭"到设立"土地法庭"新乡两级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不断探索各项创新措施,不但有效提升了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和形象,也让老百姓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暖。  相似文献   

11.
陈雷 《中国审判》2011,(2):F0003-F0003
“司法公正是看得见的公正”,司法公正不仅体现在司法审判中的公开、公正、透明,还体现在司法运行是否高效,百姓能否从司法审判过程中感受到司法的公正与高效,“看得见的公正”正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的司法效能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2010年是鄞州法院确定的“深化管理年”和“效能建设提升年”,在着力完善审判管理、队伍管理和司法政务管理三大管理体系,切实改进法院的审判作风和效能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2.
图说法律     
2011年5月23日下午,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温水镇。吴相波、冯光建两位基层流动法院的年轻法官在阳光映照下,身背国徽沿着崎岖的山路向这次流动法庭的目的地前行。在交通、通信不便地区,巡回审判是最有效的司法审判方式。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建立了许多  相似文献   

13.
正"巡回"是一个舶来法律词汇,但在我国法院的一些规范性文件中也比较常见,如基层人民法院大力推广的巡回审判或巡回法庭。近年来,有学者呼吁,为强化中央司法权威,统一法律适用,上级法院也有必要设立巡回法庭。那么,"巡回"到底是什么含义,又有何历史渊源呢?这得从其起源说起。最早的巡回法院,是英国为加强中央权威,宣示国王权力而设立的。在12世纪的英国,司法权被封建领主控制的法院分割,司法不公现象屡见不鲜,人民怨声载道,国王亨利二世试图通过法律改革改变这一局面,遂借鉴法兰克国王为加强王权、监督地方而设立的特派专员调查制度,把全国分为6个司法区,成立了6个由3名法官组成的小组,要求他们每年分赴各司法区进行审判,这也是"巡回"一词的由来。  相似文献   

14.
基层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科技发展必然趋势。将信息化建设引入基层法院工作,使之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既是法院工作的要求,也是加强法院物质装备建设、业务建设的需要,是科技兴院的必由之路。在维护国家司法统一的需要在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应当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将信息技术与法院工作紧密结合,把现代化的技术运用到法院工作的各个环节,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改进法院的工作方式,加强管理,进一步提高法院的审判质效与司法能力,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5.
王坦 《当代审判》2003,(10):52-52
辽宁省铁岭市属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落后,人民法院的物质装备建设也很薄弱,基层法庭更是处于滞后地位,这不仅制约了审判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法院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近五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坚持一手抓审判工作、一手抓法庭建设,按照审判规范化、设置规模化、办公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使法庭建设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称自贸区)正式建成启动,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密切,海事海商纠纷也逐渐增多,这就要求对处在自贸区建设前沿的海事法院,准确定位,积极为自贸区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海事司法服务。在自治区高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2010年3月以来,北海海事法院以开展审判管理年和管理机制创新年活动为契机,  相似文献   

17.
刘忠 《法学研究》2015,(4):41-58
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这一改革举措可能意味着我国法院层级或审级变化的新动向.从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看,法院层级和审级变化并非彼此孤立,且都从属于国家政治形态设计.1954年中共中央取消大区分院,促动了法院审级由三审制改为两审制.两审制带来的法院功能和案负变化,导致中级人民法院层级的设立.为了保障四级两审制平滑运作,民事调解制度扩大,基层法院派出法庭普遍设立.这一法院层级和审级制度的设立,契合了扩大省级地方权力的政治目标.1983年以来“地改市”运动、民事调解制度的萎缩以及撤销部分派出法庭,使得四级两审制的基础发生松动,法院层级和审级方面的新变化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8.
李立 《中国司法》2014,(5):90-91
正作为政法微博的重要组成部分,法院微博在2013年的表现亮点突出。济南中院直播薄熙来案庭审、"京法网事"直播李某某等人强奸案、北京大兴摔童案庭审等,极大地回应了社会关注,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舆论反响积极。2014年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司法公开座谈会"上表示,要用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之前,他曾明确要求:"把法院微博建设成推进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9.
三、刑事诉讼主体根据刑事诉讼法典规定,澳门的刑事诉讼主体包括法官、检察院、刑事警察机关、嫌犯及其辩护人、辅助人、民事当事人。(一)法院根据澳门司法组织纲要法规定,澳门现在的法院分为一般管辖权法院及具有行政、税务、海关与财务审判权法院。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刑事预审法院和第一审法院的普通管辖(一般审判权)法院行使。刑事预审法院,属于澳门司法体系中的第一审法院,继承了葡国司法构架的特点,1976年成立。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保留了这个机构,名称改为“刑事起诉法庭”。刑事预审法院划分为两个法庭。刑事预审…  相似文献   

20.
《特区法坛》2004,(11):28-29
万宁市法院和乐法庭管辖市北5个镇、2个国营农场和1个地方国营林地,辖区人口18.6万,辖区面积628平方公里,既有北大等几个镇热带高效农业的优势,又有和乐等2个镇海洋产业的辐射,近年来,诉至法庭的民商事纠纷逐年增多,诉讼主体效率观念的不断增强。如何为“三农”提供快速高效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提高“三农”的诉讼效益,增强“三农”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