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晓海争强好胜的心思特别强,年级前10名虽说很不错,但他还有大把的劲儿没处使呢!因此,学校一有活动他准积极参加,在公开场合也抢着发言。慢慢地,李晓海听到同学们说自己“出风头”、“可耻”。他有点难过——“我错了吗?” “表现自我”,并不是坏事,应该说能够恰当地表现自我的人,是有能力、有自信的人。这样的人,将来很可能成就一番事  相似文献   

2.
潘真 《传承》2009,(9):42-43
早在18岁时,他就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草婴。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一株生命力坚韧的小草,背负着顽强的精神前行。他说:"我觉得自己很平凡很渺小,好像一棵小草,火烧也好,被人踩也好,但我不会随便屈服,有了条件我还是会重新长出来。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  一、老少代沟难逾越  ——青少年隔阂的亲子交往  1案例。王某,男,小学六年级学生。该生自幼聪明活泼,学习成绩好,到四年级时学习成绩还处在班级前三名。以后,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下降,父母见状加紧督促他做作业、辅导,但是毫无效果。王某自述:自己很多合理要求,譬如打球,不能被家长理解,当他按自己的需要做了某些事之后,总是遭到责骂。他开始觉得大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让我玩呢?后来在父母的强力管束下,他确实“老实”多了,球也不打了,其他很感兴趣的活动也都很少甚…  相似文献   

4.
张慧茹 《台声》2006,(9):88-89
在近一周的2006年台湾同胞千人夏令营活动中,来自巴西的台湾男孩黄祺天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除了他那一口流利的汉语和一脸的帅气和阳光,还因为他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人生的坚定与执着。成长在巴西“29年前,我的父母为了经商从台湾移民巴西。不久,哥哥和我相继在巴西出生。”黄祺天告诉我,他今年23岁,读大学三年级。虽然是一个在巴西出生长大的男孩,但是,他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家乡台湾,从小就很关心台湾和大陆的一些情况,从小就会说汉语。一谈起足球,黄祺天就很兴奋,“巴西的孩子都很喜欢足球,我也不例外,从很小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我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说他曾经电话采访了英特尔公司总裁葛洛夫先生。葛洛夫先生在回答我朋友提出的一个问题时说,他觉得中国人很善于分析,所以中国的哲学思想很精辟。葛洛夫先生还列举了孟子的一些话,并且说他自己在经营管理英特尔公司的时候,很多想法从中国哲学里有所借鉴。但是,中国人对运作的重视似乎欠缺。葛洛夫先生认为,对运作的重视与不重视是美国人与中国人的一种区别。  相似文献   

6.
踏浪     
阿山是我军校的同学,我常常这样叫他。 在我的眼里,阿山是一个感情比较脆弱的人。有一次他跟我说起自己的身世,说着说着差点儿落下泪来。毕业前,我们到省城去实习,阿山悄悄地告诉我说,驻省城的一家大单位看中了他。我知道他很想回省城,然而,分配时,阿山出人意料地被分到了海岛。那几天,我和他散步时从不唠分配的话题,我怕自己一不小心会把他脸上的愁云扯成雨。阿山却很坚定地说:“海岛就海岛,怕啥!”  相似文献   

7.
《中国残疾人》2006,(4):52-53
我碰到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普校的聋人在心理上好像有点问题,他们脾气古怪,孤僻不合群。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出现呢?我认为,听力损失的他们长期生活在健听人的包围圈里,与人说话有点模糊不清,人家也觉得和他说话特别费劲。而这种人又会固执地以为健听人看不起自己,心里感到很痛苦,有一种恐惧和仇恨在心底里,表面看不出来,但是自己心里却很清楚,他知道自己永远也不属于这个健听人圈子。因为在和健听人的接触中,他看到了自己的弱点,而且这种弱点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也不能改变这种现状。这种痛苦的生活如影随形,无论他走到哪里…  相似文献   

8.
今日故事     
仿佛就在昨天,我听一个盲人音乐家讲故事,他自己的故事。听一个人这么幽默诙谐、跌宕有致、像说隋唐演义一样讲自己的故事,在我还是头一次,很好奇:一个人怎么会如此冷眼看自己?故事讲完了,他忽然加重语气,一字一顿地说:“我,就是这样活着的!”掷地有声。从这句  相似文献   

9.
好人周明旗     
原呼盟委统战部办公室副主任周明旗走了一年了。大约在一年前,听说他在北京治疗晚期肝癌,并且听说他可能不久于人世,就很为他担心。我从统战部的一位同志那里要来了明旗在北京住处的电话,想问候他,可又不知怎么开口,忧疑了几天,还没打。没过几天,在一个春光明艳的日子,他很让人感到意外地来到了我的办公室,十分坦然地说从北京治病刚刚回来,说自己得的是肝癌,已经到了晚期,在北京做了一段化疗,眼下是好一些,但自己的时日已很有限。他还说因在家里呆不住,每天都要到单位转转。我听他坦然地说着自己病情及治疗的情况,那神情完…  相似文献   

10.
不变的善良     
黄艺宁 《当代广西》2006,(18):59-59
他是这个地方的首富,但生活得并不快乐。先是那些亲戚和朋友欺骗他,都来向他借钱,但借出去的钱如同泼出去的水,有去无回,这让他很伤心。记得有次他花钱请戏班唱一场戏,让周围的人去看,结果,那天晚上他的家让人给盗了。他凭经验就知道是周围人干的。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对他们这么好,他们为什么这样?从此,他变得孤僻,变得越来越不快乐。直到有一天,门前来了一位化缘的和尚,见到他满面愁云的,便问其缘由,他就把自己的苦闷说了。和尚听罢笑了,说我有一个快乐的秘方,放在山上的庙中,施主你愿意跟我去拿吗?他想了想,反正自己在家也很烦闷,跟你去…  相似文献   

11.
面对同行的人的脱颖而出,人们只能有两种心态:一种是“我也赶上去”,另一种是“把他拉下来”。决心“赶上去”的大多数赶上去了自己也脱颖而出了,决心把走在前面脱颖而出的人“拉下来”的人同时自己也真正被“拉下来”了。后一种人永生不会脱颖而出永生不会干成大事业,因为他的聪明才智都用到把别人“拉下来”而从未用到“我也赶上去”,怎么能走到前面呢? 世界很大也很复杂,世界的人很多也很复杂,但大致可分为两种人:“把前进者拉下  相似文献   

12.
火车飞快地向北奔驰。我翻阅着这两天在赣州采访陈清华的笔记,一个个散乱的片断,犹如一粒粒珍珠,思索着想用一条红线,串成项链。陈清华是个干了再说,或者干了也不说的人。采访他,他只略谈了自己的经历,至于工作和业绩,他认为这都是他本职工作应该做的或与大家一起做的,很平常也很自然。我采访他的领导、同事、朋友,将得到的一些线索再反过来询问他,才丰富了我的采访笔记。望着窗外嫩绿的江南原野,26年前,就是从这块山水间走出来的这位农家子弟,随着飞奔的列车,他的身影渐渐地,融入到沥沥春雨笼罩的原野中,融入那一排排新…  相似文献   

13.
嫁夫如斯     
谈恋爱时,我曾给那个让爱情搞昏了头的他赠了一首舒婷的《致橡树》,特别强调“如果我爱你,决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以显示自己的独立和自强。等到他如愿以偿地做了我的夫君,舒婷的诗已成为昨日黄花。 然而我的夫君偏偏是个很认真的人,他并不认为做我遮荫纳凉的大树是光荣的义务。如果让别人来评话,肯定不通情理,我是  相似文献   

14.
读者俱乐部     
最近有朋友告诉我,他快崩溃了,承担不了生活的压力,其实他刚刚毕业两年,情况也算在同龄孩子中不错,在一个大的IT公司,有一份相对稳定收入尚可的工作,可是距离他的目标还很远,未来在他的眼中很渺茫.看不到希望。我告诉他.对自己负责任.就是对所有的人负责任!他释然!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每个人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了,爱他(她) 的人就会更轻松更放心.他(她)也会更有能力去照顾她(他)所爱的人!就象自己经常阅读的《中国女性》中领悟的:人生路上免不了有苦有乐,有悲有喜,重要的是打理好自己的心境,穷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蓦然回首,才发现人活着就是一种心情。  相似文献   

15.
挫折不绊脚     
袁青 《协商论坛》2007,(12):61-61
富翁的儿子与朋友做生意,被骗了。富翁的儿子很懊恼。他说,我没想到他是那种人,我们曾相处的那么好。富翁安慰了儿子,并告诫儿子,人都有自己的道德  相似文献   

16.
感恩     
17岁的我,在离家三十多里的县城读高中一年级。一个深秋的夜晚,我躺在床上看一本外国文集,其中有一段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杰克·罗伯特是一个远离父母的孩子,在他16岁那年的感恩节,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他想到了感恩。于是,他不顾窗外飘着雪,连夜赶回家,他要对父母说,他爱他们。  相似文献   

17.
周凤 《青年探索》2001,(2):62-63
青少年辅导热线: 我算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女性。现年25岁。最近有个问题令我很烦恼。我与男友相恋近两年,可以说我们彼此都很有共同语言,我也觉得自己很喜欢以及信任他。上星期的一个晚上,我参加完好友的婚礼后第一次到他的宿舍找他,没想到他向我提出性要求,我拒绝了。虽然当时他还是克制了自己,也说会尊重我,但我觉得他有  相似文献   

18.
和身边的队员接触多了,会经常听到他们这样说,其实我和某某队员也差不多,大家一块进公司,又都当过兵,为何他都做分队长了,而我还是一名普通保安员,我该怎么做呢?其实,一个人在从事一项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仍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往往就开始动摇起来,怀疑自己的努力是不是值得、自己的努力是不是白费了。随着信念的动摇,那么危机也随之出现。其实在工作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埋头做事的人,一种是爱抱怨的人。埋头做事的人并不见得比较笨,爱抱怨的人也未见得很聪明,但有一点就是埋头做事的人生活的一定很快乐,爱抱怨的人生活一定很郁闷,在机…  相似文献   

19.
“我真的很爱她,是她抛弃了我。” 一位曾经优秀的小学校长,残忍地将他的婚外情人杀死后,在他的悔过书中这样写道。然而他陷入的不过是一场他自己设计的虚假的婚外情,他却浪漫地以为自己找到了真爱,当别有企图的情人对他失望要离他而去时,他变成了恶魔;演绎了一场“真爱”悲剧。 2003年8月,这位优秀校长被玉林市中级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涉足商海,虚荣校长硬充大款李想1969年出生于广西玉林。1989年,年  相似文献   

20.
凌之 《台声》2003,(9):40-43
“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我常说,婚姻是一对一的自由,一对一的民主。”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语言风趣而幽默,以“余氏方式”告诉笔者他对婚姻的理解。在他功成名就、享誉海内外文坛的同时,他还拥有成功的婚姻和家庭,这更令人羡慕。我有幸采访余光中先生与夫人范我存女士,探寻他们幸福生活的奥秘……一余光中说自己是“南京大萝卜”。除了抗战期间逃难的7年,他在南京读了小学和中学,还上了1年半的金陵大学。一直读到大学二年级上学期,才跟家人去了台湾。他家住过鼓楼、将军庙、龙昌巷,他记忆中的南京是很鲜活的,玄武湖、中山陵、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