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进行区域经济合作已演变成为世界性的浪潮、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也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在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兴起的浪潮中,北部湾“风声水起”,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顺势而生。  相似文献   

2.
“金砖四国”的出现,是新时期多个发展中大国同时兴起的反映,有重大的世界意义。它加速了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并使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历史性的变化。“金砖四国”的战略大方向基本一致,就是争取一个有利于大发展的国际和平环境,要求改变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金砖四国”的魅力和生命力在于其坚持这些重要原则,并主张合作与对话的透明、开放和非排他性。“金砖四国”将逐步向“泛机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南非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巨大。作为发展中国家,南非在环保方面也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在新世纪,南非的出口贸易遇到了国际绿色壁垒的挑战,如何适应国际环保大趋势、保持外贸持续增长,是南非外贸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基金会于去年10月28-29日举办题为“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研讨会。在京学者、专家以及企业界代表20多人与会。基金会的领导和中央外办、外交部的有关同志也出席了会议。与会者主要讨论了以下三方面问题:一、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作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冷战后世界经济、政治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们仍然是反霸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不少专家认为,本届联大关于主权、人权的辩论说明,多数发展中国家反对“人权高于主权”论,认为主权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保护其利…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东北亚地区的城市发展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强相互合作互补关系,强化城市的中心作用,发挥城市网络结点的枢纽功能,加强城市自身的建设。东北亚各国政府要为本地区创造和平稳定的睦邻友好的国际环境以及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苦练内功”加强城市自身的建设,从而达到东北亚各国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8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的某些失误,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出现倒退。国际社会认为,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80年代是“失去的10年”。为了克服经济困难和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需要,发展中国家普遍进行了经济调整。对发展...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呈现不平衡发展。除了原有直接涉及外交、政治、军事等领域的特征之外,更具备了很多非传统安全的内容,例如国际资本通过债务危机或量化宽松政策以隐蔽的方式实施对发展中国家的索取,以及诸如“转基因”、“新物种”等新技术形态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的“侵占”等等。中印两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势必首当其冲。所以,中印两国应建立起新型的发展中大国关系,从而应付新国际关系格局的挑战,并在国际社会中获得相应的地位和权利。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安全局势动荡因素增多,世界经济整体复苏前景未明,经贸领域泛政治化与泛安全化逆流涌动背景下,金砖国家始终秉持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初衷,机制韧性经受考验并实现历史性扩员,进入转型升级新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金砖国家内外发展动能同步增强,将继续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可持续崛起探索新模式,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共同安全。中国积极践行金砖精神,与金砖成员团结自强,以务实合作更有效落实“金砖方案”,加强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冷战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的新主题。巩固并推进我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是我国外交全局的基础。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环境和要完成的基本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需要有新思路。包括利用好新的技术成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重视新机制的作用和清醒认识中国新的定位。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应注意不同情况具体分析,也应强调“韬光养晦”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一、世界、亚洲地区对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理论的若千分析/钱文宝1 986年第2、期第98页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石景云·1987年第1期粼4页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的二元性/廖少廉19绍年第4期第1页科学技术力量的世界分布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与选择/方宇- 1987年第1期第18页试析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调整/张士元1987年第1期第9页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两种趋势/武桂馥1987年第1期第42页东亚新兴工业化地区国际分工模式的变化/许贻波1988第第1期第71页试论亚洲“四小龙”国际分工的发展/林涛1989年第1期第107页“六加五”会议探实/赵文驹.1986年第2…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是当前世界经济领域中的一个新问题。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随着中东产油国、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很快,成了世界资本输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称之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和台湾,它们的对外投资大致始于六十年代,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七十年代后半期以后更有了明显的发展。例如,香港在1976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只有11亿美元,到了八十年代初就超过了20亿美  相似文献   

12.
全球创业教育的勃兴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1世纪,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种新的国际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兴起,甚至形成“创业型大学对研究型大学的挑战”。在20世纪末,国际教育界就预测:在世界范围内,21世纪有50%的大学中专毕业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自主创业,不仅是大学生自主就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认识全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是一个客观事实,是世界历史进程不可逆转的趋势。当今,全球化虽有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持世界和平之积极作用,但也有扩大南北差距,威胁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损害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的消极作用。一、什么是“全球化”?世界范围内关于“全球化”的定义莫衷一是。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定义“全球化”。我认为,“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通过设立各种跨国合作机构,打破国界限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实行不同程度的国际合作和调节,致使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向着增加共同性、减少差异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韩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协同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协同组合申龙均协同组合,它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西欧国家,之后在世界各国得到推广和发展。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中,韩国的农业协同组合(以下简称“农协”)办得较成功,曾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5.
2004年的世界经济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国际油价飙升,全球汇市动荡,美国经济“双赤字”,使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然而,国际资本恢复增长,全球贸易加速发展,科技进步取得进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中国经济基本实现“软着陆”,世界经济出现20余年来少有的强劲增长。一、经济增长强劲2004年世界经济的最大特点是,增长点增多,增长面拓宽。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5%(购买力平价),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分别增长3.6%和6.6%,为近30年来的最高增速。①据世界银行最新估计,2004年世界经济增长4.9%,其中高收入国家增长3.5%,发展中国家增长6.1%。②IMF…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之后,先是以“人道主义干预”,后来改用“保护的责任”为旗子,以武力干涉别国内政为手段实现政权更迭的新干涉主义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一种思潮和模式。这种新干涉主义对国际秩序的冲击十分严重,它直接破坏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危害地区和世界和平,遭到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反对。鉴于“保护的责任”已被塞进2005年纪念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的成果文件中,因此,有必要对维护国际秩序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厘清。  相似文献   

17.
王健  任琳  吴洪英  刘中民  徐秀丽 《西亚非洲》2023,(6):3-33+159-160
作为一个术语,“全球南方”是国际舆论和学术研究中热议和争论的理论问题;作为一种现实,“全球南方”是影响国际格局、世界秩序、全球治理变革的重要力量。“全球南方”的崛起,既有国际格局新变化的深层背景,也有非常浓厚的大国博弈色彩,同时为深化全球发展治理合作提供了新机遇。金砖国家作为“全球南方”的代表,利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参与全球治理,促推全球治理体系的民主化改革与务实合作。当前,“全球南方”国家普遍不满西方国家试图强加给发展中世界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主张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既是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之一,更是“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还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引领者,当下则面临着严峻且复杂的国际形势:一方面,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借助分类、拉拢和施压等手段,试图分化瓦解“全球南方”乃至排斥和制衡中国;另一方面,“全球南方”国际影响力渐增,自主发展意识和制度建设加强。鉴此,中国继续坚定不移地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并可基于自身发展经验,不断深化“全球南方”国家之间新型南南合作,从而不断助力全球发展治理新架构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一、世界、亚洲地区从《革命的理论与实践》对三个世界理论的攻击,看阿党 关于世界划分的主要论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道路问题初探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其国际 经济背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亚洲美元市场建立的背景亚元市场初剖发  相似文献   

19.
钱文荣 《和平与发展》2010,(5):1-5,73-76
金融危机不仅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而且对国际格局、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已经并将继续造成长期而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国际力量对比及大国之间相互关系发生变化;推动了国际秩序、国际制度和国际机制的改革;促进了国际体系内部结构的变化。但是,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并未发生改变:G20已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讨论应对重大国际问题的主要平台,而G7和“金砖四国”将分别成为两大力量在这个平台中协调立场的核心:欧洲将是多极化发展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将长期是发展中国家。未来国际体系的变革过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将始终充满着激烈的斗争和较量。  相似文献   

20.
论冷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已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 ,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但应注意它们发展不平衡 ,国际条件增多 ,发展日趋困难。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南北关系更加复杂 ,南北贫富差距拉大 ,南北问题仍是核心问题。一些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和拥有丰富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仍将是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争夺的对象。发展中国家在分化 ,但仍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