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贵港市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以来,贵港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家庭农场发展势头迅猛,但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土地流转困难、投入资金不足、经营者素质低和社会服务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建议加快深化农地制度改革,促进农地有序向家庭农场流转;创新财税金融扶持政策,破除家庭农场建设的资金瓶颈;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家庭农场经营者整体素质;完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家庭农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现在的苏联农村经济中,存在着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经济,集体所有制的集体农庄经济,以及农庄庄员、农场职工和其他居民的私人经济(或称为个人副业)。长期来,私人经济在苏农业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据苏公布的材料,在斯大林去世的一九五三年,私人经济生产的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各地在农地经营体制上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家庭农场"、"私人农场"等各种创新性农地经营组织形式不断涌现,这些新型的农地经营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家庭农场等新型农地经营组织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吴彩萍 《江苏政协》2013,(11):54-55
<正>溧阳地处太湖流域,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属半丘陵半圩区地貌。近年来,随着溧阳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以农庄为开发单位,注入工商资本,进行规模化种植、工业化管理、高效化生产、多样化经营的"农庄经济"逐步发展壮大,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现就进一步发展"农庄经济"提出以下建议:一、不断拓展业务新品种,支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深化,湖北省松滋市农村出现了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因其以种养殖业为主,由个人自主经营,当地称之为“私营农庄”。本文对松滋市私营农庄发展的现状、特点及成效进行了分析,并就私营农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群众》2015,(9)
<正>2013年以来,昆山市锦溪镇改变传统大户承包的农地流转模式,积极引导农民入股镇农地股份合作联社,并创办"长云农场"进行实践探索。通过合作经营新模式,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下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探索符合锦溪实际、具有锦溪特色的城乡发展一体化道路。一、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厚植发展根基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新型  相似文献   

7.
桂华 《思想战线》2019,45(3):133
制度创新是改善经济绩效的重要手段,农地制度改革的目标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以提高农业经营效率。我国农地制度改革主要通过国家政策调整的方式实现。以第二轮土地承包为契机,国家政策干预从基本经营体制方面,深入到农村集体内部的地权配置上,打破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承包自主合约关系,走上了强制性制度变革模式。在较少的政策干预下,国有农场自经营体制变革以来,一直保持农地制度诱致性变迁模式,农场内部的资源配置通过自由协商完成。国有农场基于自主合约完成的地权配置,在农业生产和资源配置方面皆具有优势。国有农场的土地制度安排,构成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经验参照。  相似文献   

8.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农庄经济在孝感市农村悄然兴起,发展势头强劲。 农庄经济悄然兴起 农庄经济是个人或单位带资金、带技术进入农业开发领域,通过购买土地使用权或租赁、承包较大面积土地进行农业规模生产、集约经营的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孝  相似文献   

9.
农地制度创新与农村经济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完善与创新我国的农地制度,以促进农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本文论述了制度变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与机理,探讨了我国农地制度的演变过程,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对农地制度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地征用价格、出让价格和市场价格及其之间的转让差异形成了城市化中大量的经济利益,从而成为各利益主体参与分配的利益源泉。  相似文献   

11.
张引  杨庆媛 《求索》2014,(8):32-36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具体体现在流转方式和收益分配、监管制度建立等方面。通过分析上海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发现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中,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公开出让复垦土地、出让指标并就地落地和出让指标异地落地三种,流转模式按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指标不同划分为"宅基地置换"、"建设公共租赁房"、"征地留用"等十种。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流转收益分配及监管制度不完善、流转程序和机制不健全、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矛盾和盲区等问题。反思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地制度是中国千百年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之基本的制度支撑,而农地产权制度则是农地制度之核心。现代产权理论指出,完整的产权应包括专有的使用权、收益的独占权和自由的交易权。中国农地产权不明晰、不稳定、不完整对于农村发展的负外部性已经成为国内学界共识,但对于农地产权的权利构成尚存争议。基于中国人民大学土地管理系与美国农村发展研究所(RD)I于2005年和2011年共同组织的17省农村土地权利情况调查所取得的一手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解析农地产权,将其分为农地使用权、农地转让权、农地收益权和权利稳定性四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省份、不同地域的农地产权绩效进行量化比较,并考察2005~2011年农地产权的改进程度,以期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绩效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有农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0年以来,各地区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逐步将国有农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农垦企业、华侨农场、国有林场、地方国有农牧渔场等,下同)纳入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通过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等措施,减轻了国有农场农业职工(以下简称农工)负担,促进了国有农场发展和农工增收。但是,由于一些地区国有农场管理体制不完善、农场与  相似文献   

14.
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改革的基本方向。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的土地规模经营主体,需要实现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在土地流转中面临众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以山西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为样本,从家庭农场建设的视角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进行了新的审视,为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提供建议,包括统筹农村土地资源,节约土地交易成本;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降低土地流转风险;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户土地流转;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自主自愿流转。  相似文献   

15.
国办发〔2006〕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有农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0年以来,各地区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逐步将国有农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农垦企业、华侨农场、国有林场、地方国有农牧渔场等,下同)纳入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通过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等措施,减轻了国有农场农业职工(以下简称农工)负担,促进了国有农场发展和农工增收。但是,由于一些地区国…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海南》2009,(7):49-49
海南农垦万嘉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距海口市50多公里处的国营红光农场与南海农场交界处。1999年创办,取名"万嘉果农庄"。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有农场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00年以来,各地区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逐步将国有农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农垦企业、华侨农场、国有林场、地方国有农牧渔场等,下同)纳入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通过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等措施,减轻了国有农场农业职工(以下简称农工)负担,促进了国有农场发展和农工增收。但是,由于一些地区国有农场管理体制不完善、农场与农村地区税费改革不同步等原因,农工负担偏重的问题仍很突出。为切实减轻农工负担,进一步发挥国有农场的作用,促进国有农场改革、发展和稳定,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提出以下意见:一、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指导思想、基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新兴县——温氏“公司+农户”产业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云浮市新兴县立足原有基础,打好"温氏牌"。温氏股份创新"公司+农户(或家庭农场)"产业模式助力精准扶贫。温氏还通过帮助农民与公司合作实现本土创业,推动了所在地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云浮市东南部,处于广佛肇经济圈、珠中江经济圈的交汇地带。新兴县被列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多业态复合型)试点示范县。曾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暨新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论坛。4月10日,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云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共同富裕分两步走的远景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和重大举措。以"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为体系的农地"三权分置"是经过实践验证的创新型农地制度安排,为农村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民法典》对农地"三权分置"的制度确认是基本法层面的立法表达,为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差距进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法律遵循。浙江省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其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有效做法和典型案例为全国层面的探索提供了实践样本,也为共同富裕的扎实推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豫政〔2006〕89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06〕25号),结合我省实际,就做好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重要意义国有农场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分,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5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通过取消农业特产税、减免农业税、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等一系列措施,减轻了国有农场职工(以下简称农工)负担,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