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的意义问题是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当代以经验论、意向性理论、存在论为代表的语言意义理论强调了语言意义的认识维度、存在维度,却没有直接说明语言意义的伦理维度。通过对当代语言意义理论的批判,可以揭示出语言意义的伦理维度。语言意义不但有伦理维度,而且是语言其他意义的根源。语言的伦理意义具有本源性,它是语言作为对话关系的直接意义。对话是他者呼唤我,我回应他者的责任关系。对话的责任关系是研究语言和意义的根本性条件。对语言意义他者伦理维度的揭示,有助于开创一种新的语言伦理学,它强调语言以对话伦理为场域,伦理以对话语言为基础。在对话的联结中,生成了责任主体,语言和伦理也在责任主体的生成中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2.
车瑞 《各界》2014,(12):94-95
作为20世纪三大显学之一,人们对“红学”的关注度历久弥新。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推出李祝喜《红楼梦生命叙事论》一书,正是基于文学、伦理、哲学、宗教、文化、审美等维度探讨《红楼梦》的深邃意蕴和精妙艺术。此书主要特色在于以生命叙事为理论依据,不仅对人物的生命伦理、生命体认、生存哲学、生命存在有着具体而微的言说,而且对《红楼梦》所表现出的博大精深的生命情怀也进行了比较有深度的思索。  相似文献   

3.
王祥 《理论导刊》2023,(11):92-98
马克思“跨越”思想是马克思晚年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东方国家特殊国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为马克思“跨越”思想提供了时代境遇。在“跨越”思想中,马克思以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作为基础转换理论视角,在“世界历史”语境下对东方社会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将“世界历史”的方法运用于分析东方落后国家的发展问题,从“世界历史”高度把握“跨越”式发展的价值意义。“世界历史”维度是把握马克思“跨越”思想创新本质的重要逻辑线索。深入研究与正确理解马克思“跨越”思想的“世界历史”维度具有重要当代启示,包括立足马克思关于时代性质判断来认清我们所处历史方位,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奉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在把握历史主动中充分利用全球化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4.
思想与话语的探讨需要共同的平台,即“语境”。思想政治教育也有不同的浯境和言j兑方式。对不同语境或言说方式的混乱理解和使用,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与学科深化。因此,正确区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不同侧重地推进,这才是科学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实践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试图把握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实践逻辑。根据布迪厄四大资本类型将实践世界分析性地划分为经济世界、社会世界、文化世界和象征世界,运用统一的数学语言和术语提炼出了四大实践逻辑:经济世界的非线性逻辑、社会世界的同心圆逻辑、文化世界的临界点或者拐点逻辑和象征世界的坐标系逻辑。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3,(2)
对美的本质的追问大致可以分为主观论、客观论和主客统一论三种,其各有得失。比较而言,李泽厚"自然人化"的美学观对我们仍有较大的启示;在对美的本质的追问上,应该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对美的本质做出正面的回答,而不是简单地"否定美学";对美的本质言说应该转变思路,采取分层言说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戴维森关于隐喻的含义和理解的思想进行了探讨。戴维森否认有所谓的隐喻意义这种东西。他认为,隐喻是人们富有想象地使用语词和语句的产物;隐喻与普通言说的区别在于使用而非意义;理解一个隐喻就是在做出一个隐喻,对隐喻的解释如同对梦的解析一样,它既是对梦者一方的反映,也在同样程度上是对解释者一方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8)
科技的运用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科技伦理问题,需要运用辩证思维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和伦理关怀。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伦理关系对科技运用的约束力有失去作用的可能,使科技伦理对于科技的伦理关怀陷入困境,出路在于用实践精神把握科技本身的逻辑。  相似文献   

9.
康健 《理论探讨》2002,(3):19-23
在社会伦理这一总体性范畴的规定上 ,黑格尔的“伦理实体”学说可资借鉴。他在具体发挥其学说的过程中所提出的某些一般性的原则 ,可以在对社会伦理范畴做出逻辑规定时 ,作为深入分析的前提并加以进一步展开。其中 ,伦理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特别是二者之间的区别 ,对于社会伦理范畴的规定具有关键性的意义。由此 ,关于社会伦理的一般的逻辑规定 ,可以在存在特性、关系特性和现实特性诸方面来着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注重思想引领力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无往而不胜的重要精神密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思想引领力建设,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基本原则的遵循,对百年来党加强思想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对新时代新阶段世情国情党情新变化的政治与思想自觉。深刻把握这种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对新时代推进"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启蒙运动对主体理性的张扬,释放了人的个性和自由,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但主体理性的技术化发展造成了社会的畸形发展和人的异化,从而使主体理性向交往理性转换成为历史的必然。交往理性对理性的重构体现在对资本逻辑的批判,彰显语言哲学的主体间性、语言言说和语言的有效性等方面。交往理性的基本特征是程序性、总体性、多维性和贯穿性。交往理性是对片面主体性的扬弃,有助于消解工具理性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克服主体理性的片面性,建构和谐的交往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马磊磊 《学理论》2009,(30):187-188
1935年3月8日,民国女影星阮玲玉自杀身亡,成为近世十大社会新闻之一。社会文化分子趁此机会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从最初关注于自杀原因、所留遗书以及黄色新闻,进而延伸至妇女命运的思考。实际上对“阮玲玉”之死进行了一番蕴含社会意义的言说,策略意义地建构起为社会正义、妇女解放而毅然自杀的“新女性”阮玲玉。  相似文献   

13.
认知逻辑摒弃了作为思维立法者的观念,在语言基础上涉及人;在研究方法上关心人;在学科体系上以人为中心,从语言、心理、脑与神经、文化与进化等多方面介入对人的生理、心理、语言和文化进行研究。认知逻辑中蕴含的人学思想对于执政党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学社会主义》2021,(3):35-42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之作,《共产党宣言》对世界历史思想所作的完整、系统的分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创立。在《共产党宣言》中,世界历史思想表现为三重逻辑向度:以崭新的科学历史观奠定世界历史理论的变革基础,并以此为逻辑主线贯穿《共产党宣言》始终;运用历史辩证法,以批判资产阶级社会为逻辑起点,揭示其在自我否定运动中世界历史的阶段性;社会主义新运动的蓬勃发展,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必将实现是其逻辑旨归。深入考察《共产党宣言》世界历史思想,探析其理论逻辑,不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为当代世界的走向提供现实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1,(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时而生、因时而思、顺势而为,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从理论方面讲,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相关思想以及新中国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国际战略思想的凝练与升华;从现实方面讲,其是中国共产党精准把握世界的发展大势和中国自身的发展需要,并站在人类共同利益的高度上发出的时代之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无论对于中国自身还是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并展现出了丰富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6.
何冬梅 《学理论》2013,(23):195-196
党的十八大是世界瞩目的国际大事,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中外合作办学更是培养具有中外两国文化背景、两种语言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在问卷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外合作办学理工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了梳理,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外合作办学理工类大学生的思想动向,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推动高校教育工作稳定有序地进行,对建设和谐校园、维护校园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任何道德伦理理论的建构都或明确或隐含地把关于人性的假设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相较于其他的人性假设,人性利己的假设扎根于人的需求和欲望,具有深刻的生物遗传基础和资源约束基础,更接近人性的现实。人性虽不是完全不可塑,但人性利己有着很强的稳定性。以人性利己假设为前提建构的道德伦理理论对人性的要求更低,适用范围更广,逻辑一致性更强,因而解释力也更强。以此为基础建构的道德伦理和社会政治秩序会更可靠,会更有效地守护道德底线和抑制社会道德水平的滑坡。  相似文献   

18.
丁璐璐 《学理论》2013,(6):37-38,71
维特根斯坦作为语言哲学的奠基人对分析哲学的影响意义深远。他的理论先后主要传承了两位学术巨擘弗雷格和罗素的哲学理论,对于罗素的分析哲学思想的批判地继承更是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哲学史上经典理论碰撞的典范。维特根斯坦前期的主要思想语言图像论和真值函项理论以及其重要著作《逻辑哲学论》中的"可说与不可说"命题都是其哲学理论的精髓所在。理清维特根斯坦的理论来源以及其前期的重要学说对于更深刻地解读分析哲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新的科学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进全球有效治理的必由之路。但要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除了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外,还需要有获得全世界广泛认同和支持的国际关系伦理做后盾。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伦理理念和价值观,对构建和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本质地说,应当是人类认识矛盾发展的逻辑过程。相对历史的现象形态,这个逻辑进程,可以简单地说就是哲学范畴的演变史。因此,研究哲学史必须排除历史的偶然性和诸多干扰因素,透过各个具体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及其特殊应用,把握它们在人类哲学认识发展中的逻辑意义和客观地位。“从逻辑的一般概念和范畴的发展与运用的观点出发的思想史——这才是需要的东西。”(《列宁全集》第38卷,第355页)本文试图遵循上述思想,重新探讨玄学研究中的两个传统例题,并就教于专家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