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重点问题。江南大学侯勇教授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基本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前沿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与深化,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提出多方面的新观点新思路。本书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相结合,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是一部具有较大原创性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前沿问题的专著。  相似文献   

2.
2009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武汉大学青年学者杨威博士的《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一书。该书是在作者同名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是他在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求学十载的一个学术小结,该书在研究视域、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反思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有其自身的理论内涵和必然逻辑,其本质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人的需要和人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双重逻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回归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身,完成由"以人为本"视野向"思想政治教育"视野的转换,以系统论思维来重塑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超越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非此即彼的研究路径,以交往实践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之基石,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出场、意义生成、人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宏观拓展的同时,又必须微观跟进。纵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建30年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各种专著、教材、论文相当丰富,有力地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发展。董杰博士的学术新著《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就是这样一部旨在从方法论意义上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为促进人的情意知行均衡发展、人与情境和谐统一服务的探索性著作。统览全书,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在邮电通信行业、信息产业领域,在西部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网络技术有机融合起来,形成独特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学校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科发展体系,学科组成员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年来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所属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确定为"十二五"重庆市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之一"形成的三种观点展开研究,认为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看做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要素之一,而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能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个要素;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应包含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之中这一观点,不能从要素与系统的关系角度来理解,相反,此处的"包含"正意味着环境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外在场,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外在条件。  相似文献   

7.
于雪梅 《世纪桥》2009,(11):99-100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都会给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带来强烈的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子系统,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的要素及其作用,深刻分析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环境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索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的路径,对于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转向是在分析"现实空间与网络空间"以及"家庭、学校与社会"等诸多空间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刻影响的基础上,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空间连续性和对空间转换的适应性,以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化的学科理论与方法体系。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根红线,贯穿于"在场空间"与"缺场空间",落实其线上与线下的接榫,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空间的最大增量。二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根红线,在"家庭—学校—社会"诸多空间场域中的无缝隙弥合,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因此,启动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空间范式革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发展进行真实、精准的建构,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科学品质。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开展研究,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趋势,也是适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文章从共同体的共同之"体"、共同之"源"、共同之"位"、共同之"质"、共同之"性"五个维度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基本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释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鲜明特征,即凸显鲜明的政治导向性、蕴含教育主体的多元性、契合新时代特质的协同性和建构教育系统的整体性,以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构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从托马斯·库恩创造性地使用"范式"理论以来,我国社会科学领域就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和使用。在借鉴他们经验的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也开展了对"范式"的研究和运用。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可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式研究已经从尝试引入范式概念的阶段发展到系统科学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理论的起始阶段。今后,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研究应当朝着优化科学共同体、增强学科信念、完善理论和框架、厘清学科方法系统以及慎言范式转换这几个方面优化构建。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它回答"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什么"这一涉及学科有无独立性的重大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三种解答方案。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作为系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功能以及它与社会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以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社会系统及社会系统其他要素之间关系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2.
扬子江畔精英集结,珞珈山上新秀辈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年轻博士沈壮海同志的新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出版,令人感慨万分。这无不归因于武汉大学作为综合大学积淀的雄厚人文  相似文献   

13.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育现状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世界政治与经济》五门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属公共课体系,由教育管理部门按教育部相关要求安排一定课时  相似文献   

14.
<正>继《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反思》出版之后,李合亮教授的新作《解构与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研究》在读者的热切期望和等待中终于展现其面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研究之"三部曲"最终顺利完成,再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我迫不及待地阅毕,掩卷之余,颇有感悟。书如其人,朴实但不乏睿智,踏实但不缺进取。李教授自从1999年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研究领域以来,凭借  相似文献   

15.
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时候产生,又是为何产生、如何产生的?这是任何学科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又是该学科赖以确立的根基性问题.这个追根究底的元问题,往往又是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中难度最大的问题,因为长期以来人们还没有找到一种科学的、可公度的研究方法.直到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系统的发生学方法,才逐渐拉开了在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发生学研究的序幕.杨威博士集十年专业之所学,艰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根源性问题的力作-<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将研究视角回溯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点,大胆借鉴社会科学的发生学方法,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历史进程,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根源,初步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矛盾和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认知问题既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指人们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意义的完整的认识过程或认识结果。从本质看,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是个体出于政治社会化需要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是认知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并通过实践对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实践—精神"认知,是认知主体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的价值认知。思想政治教育认知与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有着根本区别,也与道德认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叶方兴  孙其昂 《探索》2011,(1):134-138
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是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手段。理论界存在一种用公民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呼声(即"替代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揭示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辨析"替代论"的一个合理、可行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是两种不同社会结构下的产物:公民教育建立在"国家——社会"二分的社会结构之上,并完全地依凭社会公共空间;而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发育于整体性的社会结构之中。当前,我国社会发育不充分、公民社会不成熟,不存在全盘接纳公民教育的社会结构。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需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既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又需要相互之间在教育内容、方式上相互借鉴,而非用一方替代另一方。  相似文献   

18.
王升臻 《探索》2011,(5):124-126,131
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立以来,学界从社会哲学视野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些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施加论”、“转化论”、“需要论”等。而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下,把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为“一定的阶级、社会与其成员,借助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进行思想政治交流互动,双方在吸纳、认同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自主建构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则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9.
教育社会学兴起于19世纪末期,进入20世纪之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选择路径,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与其背后的社会文化传承得到了较好的交叉融合,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本文在厘清教育社会学的内涵及其发展嬗变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及挑战,并提出了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方法,大力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则是指引大学生不断前进和奋斗的主要因素所在,而如何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加强学生的道德观念及人格魅力则是当今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所在,因此,以"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进而对如何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总结,为以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垫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