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海 《传承》2010,(24):7-9
纵观近年来,围绕我国民法典编纂模式所产生之争论,其焦点在于民法典本身之定位问题。通过对历史上民法典的两种不同定位的分析,总结出我国语境下民法典的价值中立性选择的具体内容。在当今身处宪政时代之大背景下,我国不应再走法国"法典价值化"之路,但可借鉴德国民法典"价值中立"的做法,制定一部价值中立的开放型民法典。  相似文献   

2.
关注民法典     
周甲禄 《半月谈》2003,(7):40-42
  相似文献   

3.
易清 《求索》2008,(6):154-155
彭真民法典立法思想是其立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民法典的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两个方面,是新中国民法典立法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其重要内容包括:在高度民主基础上高度集中思想;制定民法可以同制定单行法同时并进思想;要研究旧中国和外国的民法思想。研究彭真民法典立法思想,对于我国2010年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民法典的宣传教育是推进其实施的重要助力。民法典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必须在深刻认识民法典实施重要意义的基础之上,抓住"人"之核心要素,明晰不同人员角色定位,创新完善民法典普法工作机制,最终提升普法实效。  相似文献   

5.
<正>由我国著名法学家江平口述的著作《沉浮与枯荣》(法律出版社出版),记载了江平先生经历或了解的中国法制进程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其中披露了民法典起草过程中的波折。摘登如下。第一次起草:遭遇"整风"1954年下半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建了专门的班子,开始起草  相似文献   

6.
制订我国民法典的必要性在于:它是保障司法公正的重要措施;可以为各类规章的制订提供依据,从而保障依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完善交易规则;有效地培养人们的权利意识和平等观念。民法典的制订步骤,可以先制订各项单行民事法规,再编为统一的民法典。合同法与物权法的制订,应与整个民法典的内容、体系相联系而通盘考虑。应贯彻对民事主体权利的保护和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体例上宜有总则篇;专设人格权制度;侵权行为法从债法中独立出来;而民事责任制度不必单独设立;民法典应包括知识产权和婚姻家庭制度,并采用民商合一体制。  相似文献   

7.
陶娟 《前沿》2004,(8):153-155
在这个突飞猛进的年代 ,一些传统的民法理念、民法理论、民法制度已经遇到了时代的挑战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这些既是推动我国制定民法典的巨大动力 ,又是制定我国民法典的限制因素。在这样一个背景下 ,人格权制度应该考虑到立法技术上与各编的逻辑性、内在统一性 ,同时还要考虑其作为一项权利应保持开放性。  相似文献   

8.
学者们对于有关民法典编纂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编纂民法典要在抓住潘德克吞体系精髓的同时,更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敢于创新。中国未来民法典的结构应由民法总则、人格权法、物权法、债权法知识产权法(原则性规定)、亲属法和侵权法七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9.
关注民法典     
王雷鸣  邹声文 《政策》2003,(3):16-19
民法与刑法、行政法并列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三大基本法。千呼万唤之后,民法草案终于浮出水面。这部新中国法制史上条文最多、篇幅最长的法律草案,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一经报道,立即成为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据权威人士称,民法典通过大约还需要3到5年时间。  相似文献   

10.
民法典是治国安邦的基本法,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法。制订一部反映人民呼声的民法典,必将极大地推进21世纪中国全面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们一定要把学理知识、司法经验和广大人民的认知在更高的水平上结合起来,学习借鉴外国优秀立法经验,处理好民法典制订中的几个问题,制订出一部科学的、反映人民呼声的民法典。  相似文献   

11.
龙庆兰 《新东方》2001,10(2):60-63
民法典的编纂今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民法典的体系,应该仿效德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或是采用其他体系,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本文通过对《大清民律草案》,北洋政府的《民律第二草案》,以及《中华民国民法》和1922年《苏俄民法典》编纂历程的回顾和体系的分析,找寻中国民法典应师从德国民法典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彭心倩 《湖湘论坛》2004,17(1):53-54
加拿大的魁北克原属法国在加的殖民地 ,后因法国在“七年之战”中战败 ,被迫割让给英国。然而魁北克省在私法领域仍通过对法国法的继承 ,延续了大陆法系的传统 ,成为了加拿大唯一一个不受英美法支配的省份。魁北克省先后有两部民法典。第一部 1886年的《魁北克民法典》实际上是对当时纷繁复杂的各种法 (辑录的巴黎习惯法、176 3年前生效的法国国王的敕令、魁北克省的省法律及司法判例 )有条理的记录和整理。 195 5年魁北克立法机构决定对民法典进行系统地修纂。其目的一是从整体结构与内容上重设计民法典 ,重新协调并明确民法典与其他与日俱…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酝酿到建立的发展过程。但近年来随着民法典制定问题的提出,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模式之争却越来越激烈。知识产权保护纳入民法典困难重重,但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民法典又不得不对知识产权保护作出回应。因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佳立法模式只能是在民法典中进行原则规定,同时保留民事特别法。  相似文献   

14.
从1998年3月成立民法起草工作小组负责编纂和起草民法典开始,已有5年之久,经过不断的努力,新中国首部民法典已正式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审议,究竟什么是民法典?国家为什么要制定法典?它的出台又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呢?  相似文献   

15.
王瑛 《前沿》2011,(13):92-97
民法典立法随着民事单行法立法的基本完成显得非常迫切。民法典的编撰应以人格概念为核心,以人→权利→权利行使→纠纷→纠纷解决的逻辑体系为框架来构建。民法典分为总则、人身权、物权、人身性财产权和争讼五卷,采总分总形式,中间三卷以权利和权利行使为基础分为两卷或三卷。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法典》诞生在中国进入新时代之后,是新时代的人民法典.如何准确把握《民法典》精神和主要内容,认真履行《民法典》赋予的新职责新任务,积极回应平等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各方面权利的法治需求,是当前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公安机关要站在法治公安建设高度推动《民法典》实施,从转变执法理念、建立完备的权责体系和监督体系、加强对《民法典》的学习、推动《民法典》的贯彻实施等四个方面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以《民法典》为标尺的更高水平的法治公安.  相似文献   

17.
民法典总则的编纂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而学界关于民法典应当展现的具体形态还存在诸多分歧。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民法学者对于民法典应当如何编纂进行了深入持久的讨论,但到目前为止,关于人格权法在法典中的位置和内容的编排远没有达成一致。应当确定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的应有地位和具体内容安排,以加速民法典编纂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一部法律人呼唤多年、公民期盼已久的民法典完整版,终于在2019年年末亮相并提交立法机关审议。这意味着,2020年将成为我国民法典编纂的收官之年,完整的民法典问世在即。作为保障个人权益最重要的大法,民法典事关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方方面面,素有“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民法典编纂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七编1260个条文,民法典草案字里行间彰显着时代特征和精神,回应着社会热点和呼声,已然成为公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期待。我们盼望着这样一部盛世之典能够早日问世,更好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成为法治中国的新标杆,开启公民权利保护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就法典文本的整体而言,这部民法典有三大特色:一是在修订民法典方面的“老房子,新装修”的做法;二是对普通法制度的大规模的消化和吸收;三是在坚持法国传统的同时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20.
张建 《人民论坛》2012,(5):69-71
人格权制度是民法调整的两大关系之一,是民法发展的标志之一,有利于人的价值提高,并且不能被其他制度所包括。人格权高于财产权,从理论渊源、民法本质和哲学理论上均可证明。因此,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人格权法应独立成编并且位于诸权利之首。其内容应包括主体制度、人格权制度和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