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玲  李宁 《人民论坛》2014,(11):133-135
近来,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了幼儿园虐童案件,其数量呈上升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应修改刑法,将虐童罪入刑,严惩此类事件的肇事者,还有观点认为可依据现行刑法的虐待罪处理相关事件。文章旨在以刑法学为视角,以现行刑法的虐待罪为突破口,对虐待案件进行全面的法理分析并最终得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邵玲  李宁 《人民论坛》2014,(4):133-135
近来,新闻媒体大量报道了幼儿园虐童案件,其数量呈上升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观点认为应修改刑法,将虐童罪入刑,严惩此类事件的肇事者,还有观点认为可依据现行刑法的虐待罪处理相关事件.文章旨在以刑法学为视角,以现行刑法的虐待罪为突破口,对虐待案件进行全面的法理分析并最终得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少年之于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理应保证未成年人有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虐待儿童事件的爆发,引起了人们对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强烈关注。目前,我国尚未设立虐童罪,然而调查表明90%的人支持设立虐童罪。随着虐童事件的发酵,关于虐童罪的讨论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鉴此,分析虐童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立法增设"虐童罪",无疑是遏制虐童现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虐童行为主要表现为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及忽视等形式,对儿童身心健康会造成潜移默化的损害,进而阻碍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了儿童的生命权和发展权等基本权利,上述权利免受一切形式的暴力侵害是其应有之义。当前,我国已构建以宪法为统领、以未成年人保护法为核心的防治虐童行为法律体系,同时以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出台的司法解释文件、部门规章予以补充。在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以法教义学的研究方法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案例对我国防治虐童行为法律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并进行体系化的分析,可以为我国防治虐童行为法律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立法无法有效规制虐童行为,主张扩大虐待罪、故意伤害罪的适用范围或增设虐待被保护人罪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基于罪名所具有的针对犯罪人的特殊预防功能和针对社会公众的一般预防功能,以预防为本位增设"虐童罪"是规制虐童行为的最佳选择。借鉴域外法之规定并结合我国当前立法现状,"虐童罪"的罪状应表述为"以报复、取乐或侮辱为目的,虐待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情节恶劣的"。  相似文献   

6.
虐童是整个社会发展中的毒瘤,不仅直接侵犯儿童利益,也间接损害了国家的人力资源。针对虐童问题,中国与日本采用了不同的刑事立法模式,日本形成了以刑法典为主、以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为辅的多轨制的混合模式,为儿童保护构建了一套成熟、全面、细致的刑法规制体系。相较之下,中国单轨制的法典化模式并不能有效防止虐童行为,尚未形成系统合理的刑法规制体系,因而,完善中国关于虐童的刑事立法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协商论坛》2015,(4):64
今年清明假期,南京某高知夫妇涉嫌虐待9岁养子一事被社会各界关注。在针对此事的种种议论中,呼吁设立虐童罪的呼声再次响起。社会发展到今天,只要是保护儿童权益的呼声,听起来总是美好的,但为何总得不到立法的回应呢?在一定意义上,虐童现象和所有的违法犯罪一样,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或者家庭行为,通常还有广泛的社会原因。基于刑罚后果的严重性,刑法只能作为治疗犯罪的最  相似文献   

8.
温岭市幼儿园教师“虐童”行为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岭市一幼儿园女教师"虐待"儿童的行为未必构成犯罪,在判定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上,我们应该以事实为依据,严格区别法律和道德,坚持无罪推定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坚持刑法的谦抑性,坚持正确的侦查逻辑。此案启示我们:要综合评价各方的错误,虐童罪应纳入刑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严重侵犯少年儿童权益的恶性事件频发,但在有关反虐童领域的制度化建设却多年原地踏步,缺少实质性变革。这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在反虐童制度,尤其是反虐童刑事政策方面的研究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所致。本文意图展开对我国反虐童刑事政策之全面考察,探讨以刑事司法制度建构为手段,打击,遏制虐待儿童行为,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各种可行性政策选择,站在公共政策体系的高度,全面考察针对虐童行为刑事对策的社会文化需求,法理基础,立法技术以及综合性制度保障体系。希望能够为我国刑事司法机关提供充分全面的决策依据,促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各地有关幼师“虐童”行为的报道不断地见诸报端,针对“虐童”行为法律规制的探讨亦如火如荼,但总体而言,论者们争议较大,莫衷一是。其中,有学者主张设立“虐待儿童罪”以之应对,但其是否妥当,有待进一步论证。不论怎样,鉴于“虐童”行为自身具有的危害性,即应从法律的视角探寻规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徽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153-154
近期,浙江温岭某幼儿园发生的虐童案件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值得的关注的是,公安机关此次拟采取刑事制裁的手段。虽然行为人最终被无罪释放,但对虐童问题的研究却不会因此而结束。本文将以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论述我国刑法在该领域的适用与局限。进而提出有关的完善途径,以期呼吁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儿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3,(8X):13-14
<正>2013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对201 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期间发生的儿童保护事件、政策等进行梳理,评选出了10件最具有影响力、能够体现中国儿童保护工作发展需求和趋势的事件及政策,并给予点评。一、浙江温岭幼儿园女老师虐童事件:2012年10月24日,浙江温岭市蓝孔雀幼儿园老师颜艳红虐童照片被网友微博曝光。事发后,颜艳红被当地公安分局以寻衅滋事刑事拘留,之后未予批准逮捕。点评:由于当前法律规定的虐待罪主体只限于家庭成员,在不构成轻伤的情况下,也不能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当事教师的刑事责任。因  相似文献   

13.
<正>尽管生理上的虐待会带来最明显的标志,但是其他种类的虐待,如精神虐待或疏忽,也同样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而持久的伤痕。了解虐待和疏忽儿童的迹象和症状,有益于我们打破虐待的恶性循环,帮助孩子和抚养者得到所需的帮助。一、虐待儿童的相关误解和危害在对待儿童方面,存在一些误解,有些人认为,只有暴力才算虐待,只有坏人才会虐待他们的孩子,虐待儿童不会发生在"好的"家庭,大部分对儿童施虐的人都是陌生人……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生理虐待只是虐待儿童的一种方式。疏忽和情感虐  相似文献   

14.
当前虐童事件多发,其表现和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造成严重后果才追究刑事责任这种事后干预形式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需要,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予以规制值得深入探讨。家庭和学校是两大虐待源,从源头上加以控制极具必要性。应当立足国情,重视早期介入,多措并举,加强多种形式的行政干预和司法干预,并完善立法,形成全面有效的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以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程灏  王梦婕 《浙江人大》2012,(12):68-70
最近一段时间,各地频频曝光幼儿园虐童事件,引发公众对师德的考问。但实际上,在屡禁不止的虐童事件背后,幼教资源不足、超前教育泛滥、虐童罪入刑等更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近来发生了一系列侵害青少年事件,令人触目惊心。5月27日,河南永城市委办公室原副主任李新功涉嫌强奸10余名少女被刑拘。据警方调查分析,最终受害者可能高达近百人。6月30日,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13岁男孩杜传旺肛门被塞高压充气枪充气致肠破裂重伤,生命垂危,被紧急送到北京救治。7月17日,北京朝阳法院开庭审理一起虐童案,6岁女童小云(化名)长期受继母严重虐待,直至生命垂危被送进医院,治疗医生报警,才使虐待儿童案大白于天下。以上3个案例,社会影响巨大,人民群众反应强烈,政府机构却都三缄其口,一言不发。在这些青少年侵害案件的  相似文献   

17.
对于虐童行为是否定罪、应定何罪的争论,反映了不同的刑法解释立场。在当前法制转型期和四要件的犯罪论体系下,用类型思维解释刑法更具合理性,且应坚持形式解释的优先性,不轻易突破文义的本来含义。这既是严密法网、贯彻罪刑法定的需要,也是保障人权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正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宝贝、焦点。如果受到什么伤害,不仅这个家庭会受到严重影响,其他家庭也会受到巨大冲击。11月初,上海携程亲子园的虐童事件一夜之间形成刷屏之势。在全国关注留守儿童的今天,非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同样得到了舆论媒体的高度关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亮剑,让孩子远离伤害》。评论称,在上海虐童事件引发舆论关注的同时又有媒体报道,河北一幼儿园老师用牙签扎孩子,广西一幼儿园老师持棍殴打孩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九龙坡区黄桷坪派出所接辖区多名群众报警称,在黄桷坪正街某银行门口有一名男子正虐待儿童。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并及时控制住了义愤填膺的群众。"黄金棍下出好人",这是很多"过来人"的经验。这起"虐童"事件,经民警调查却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和无奈。父亲(陈强)在工地工作,平日里没时间管教孩子。一直以来,儿子对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潦草应付,玩耍之心颇盛。为了让儿子好好学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看媒体的报道,发现幼儿园里居然有那么恶劣的虐童行为,这让我很吃惊,同时作为一名老师也感到很痛心。我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着重培养刚出大学校门的"娃娃教师"的爱心、耐心和基本业务素质。因为幼儿园老师如果缺乏爱心、耐心,会不可避免出现体罚甚至是虐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