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谣言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以巨大的能量冲击着整个社会秩序和个人生活。分析谣言的生成机理、传播路径及其运行机理,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预防谣言滋生、控制谣言传播;及时公开事实真相,消灭谣言生成和萌芽的种子;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铲除谣言滋生与蔓延的土壤;健全法制加强管制,提高谣言制造和传播的成本;重塑官民信任体系,唤醒谣言认同与接受的迷途;敦促公众理性思考,增强谣言分析与鉴别的能力成为网络谣言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2.
<正>强酸雨带来的恐慌刚刚消散,地震的谣言又在网上疯传,在公众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从深层次看,谣言之所以能够在较大范围内盛传,归根结底源于部分公众缺乏最  相似文献   

3.
谈谣言     
<正>赖即时性通讯技术的发达,如今谣言也乘上了"互联网+"的东风,特别是在微博微信上幽灵一般飘来飘去,打之不尽、辟之不绝。以前"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现在凡有手机者、谁不看谣言!研究表明,网络谣言里头,政治社会类和健康养生类数量最多。这也难怪,"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便是那白发渔樵,都喜欢聊国家大事,何况是勤思考、能上网的青年人呢!政治社会类谣言多借突发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每个共产党员面临的一个经常性的党性考验,就是对待网上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立场和态度。这也是对每个党员能否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的一个重要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决不允许制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  相似文献   

5.
《理论导报》2013,(7):64-64
青春不代表健康,年轻人如今已成为高血压门诊的"常客",而更多靓仔靓女或许还身患高血压不自知。年纪轻轻别被三个谣言忽悠了:谣言一,高血压有遗传史未必早发病;谣言二,高血压应该有头痛头晕的症状;谣言三,高血压单凭饮食、运动也能控制。  相似文献   

6.
谣言止于众     
宋明晏 《前线》2013,(10):64-64
在古代汉语中,谣言是指流行于民间的歌谣或谚语。范哗在《后传书》中写道:“诗守南楚,民作谣言。”然而,在现代汉语中,“谣言”已演变成一个负面词,是指没有事实存在而捏造的话。近来,谣言和网络结为近亲。网络谣言成为热词。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传播的没有事实根据的话语。有人也把网络谣言叫“网络大字报”。以前谣言传播只能靠口口相传,传播速度慢、影响力小;大字报在熟人圈里面世,而有所收敛。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解放前后,"美国之音""台湾广播"等媒体以及国民党匪特、唯利是图的投机商人、原国民党政府的旧职员等制造、散播了许多谣言,如"共产党是共产共妻的"等。总体来看,这一时期在上海传播的谣言主要特点是意识形态化色彩浓厚,核心政治倾向是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破坏新生政权。这些谣言扭曲和丑化共产党形象,散播虚假消息,给社会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针对这些谣言,中共果断开展了反谣言行动,化解了谣言带来的政治风险。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制造者通过情感动员方式,如煽动负面情绪、放大"威胁"、悲情叙事、恶搞戏谑、冠以权威之名、煽动公众民族情绪等,使公众极易被谣言蒙蔽,成为谣言的传播者。不透明、不公开的环境是谣言滋生的沃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特别是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谣言表象的背后,是公众对当前危机情境的不确定和对真相的渴望。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谣言治理的引导策略,政府应考虑公众情绪,科学辟谣;媒体应慎用煽情报道框架,着力于消除未知;公众要避免情绪化,理性思考,做谣言的过滤器。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北京市科协等单位发布了2014年十大科学类谣言,其中包括"地暖辐射会致白血病"、"吃一碗方便面花32天解毒"、"瓶装水暴晒后有毒不能喝"、"Wi Fi辐射会损害健康",等等,这些谣言多流传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刘晓勘指出,所有人都可能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因此更应该努力做谣言的终结者。(《人民日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凭借即时性、交互性、共享性和社群化等诸多天然优势,在信息传  相似文献   

10.
正通过国家级媒体辟谣的可靠性要大于地方省级媒体;地方省级媒体的可靠性大于地方地市级媒体;非本单位人员辟谣的可靠性要大于本单位辟谣。有人开玩笑说: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在官员落马方面,这确实有点道理。但这些谣言有些最终被证实,有些则是彻底的谣言。那么何以判断一个官员落马的消息是谣言还是事实呢?这需要通过多个维度进行衡量。辟谣平台很重要首先要看辟谣的平台。官员若是遇到自己落马消息,大多会回应。通过什么平台回应直接影响信息的精度。一般来讲,通过国家级媒体辟谣的可靠性要大于省级媒体;省级媒体的可靠性大于地市级媒体;非本单位人员辟谣的可靠性要大于本单位辟谣。刘铁男案就足见本单位辟谣有多不靠谱了。  相似文献   

11.
<正>在《国内焦点》节目中,央视以《微波炉的"秘密"》节目批评了微信公共账号存在大量虚假信息的现象,并指出一些微信公共账号已经成为谣言和虚假广告的温床。微波炉辐射会致癌谣言:微波炉辐射会致癌,微波炉烹调食物会导致营养流失,还有其他许多危害。真相:微波炉都设有防护措施,它向外泄漏的辐射值微乎其  相似文献   

12.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疫情,都伴随着铺天盖地的谣言。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借助各类新媒体产生"核裂变式"的传播能量,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危害性主要包括干扰疫情防控的有序开展、加剧人民群众的恐慌心理、削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等。由此,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治理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一次重要考验。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形成的诱因,涉及社会心理、网络技术、经济利益等诸多因素。文章从制度、技术和文化视域,提出重大疫情中网络谣言的治理途径,包括制度治理:完善疫情信息发布制度,推广网络实名制;技术治理:发展网络谣言筛查技术,推进大数据治理战略;文化治理: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确地讲一个段子需要或有的放矢,或隐含诉求,切不可为了传播段子而讲段子。段子与谣言,有时候就一线之隔,在公开场合讲段子时,尤其需要把握分寸。  相似文献   

14.
正灾难面前一向多谣言。日本海啸时,引发了"盐慌";流感频发时,板蓝根成热销神药。这些谣言产生于信息不对称。人们传播一个相关信息,一旦合乎传播规范,立即就能以出其不意的速度蔓延开来。再看常识类谣言,比如"木瓜丰胸"、"指甲月牙是健康晴雨表"、"木耳猪血是清肺食物"……你不可能一一查吧,而一旦有所放松,谣言就有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5.
刘河元 《世纪桥》2012,(19):51-52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的话语。网络谣言会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多元化、失范和迷茫;网络权威渠道的信任危机、网络空间的"蝴蝶效应"和网络话语权的开放性是网络谣言产生的主要原因。治理网络谣言需要政府、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从主观上增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从客观上加强网络法律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网络谣言是通过互联网媒介得以广泛传播的不实消息和言论。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扩散性强、影响力广、社会关注度高、治理难度大等特点。从网络谣言利用和反映的心理状态来看,可以将其分为期望型谣言、恐惧型谣言、怨恨型谣言、阴谋型谣言、消遣型谣言和神秘型谣言等六种类型。通过识别网络谣言,弄清其产生、传播的机理,探寻其治理路径,对于净化网络环境、化解社会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个昏招     
正一段时期以来,个别地方政府的贪污腐败、暴力拆迁、暗箱操作等消蚀着民众的信任和耐心,让百姓在谣言面前,宁可相信谣言而不相信政府。然而,面对正确而汹涌的民意,一些地方仍然执意妄为,甚至火上浇油。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3月底,因"散播政治谣言、诬告云南红河州委书记"而备受舆论关注的云南省红河州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和建被依法提起公诉。在此之前,云南省纪委监委的通报称:和建制造、散布、传播政治谣言;署名寄发公开信,发布不实言论,在政治上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教唆、怂恿他人举报不实问题;在党内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搞利益交换……2019年1月2日,云南省纪委决定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与我国的网络谣言防控工作有着密切关联。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整体来看,它既能够对法律手段防控网络谣言进行合理补充,也能够对技术手段防控网络谣言进行积极宣传,还能够对舆论手段抵制网络谣言进行有效配合。以网络谣言的生成、传播、消散过程为主线,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谣言生成阶段进行有效预防,在网络谣言传播阶段进行合理控制,在网络谣言消散阶段进行科学引导,能够有效防控网络谣言。  相似文献   

20.
谣言的出现总会伴随着大量证据,以证实谣言的真实性,消除谣言受众的怀疑,让他们相信谣言并不是谣言。伴随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方法纷纷介入谣言的证实过程,资料佐证与具体信息是谣言传播内容"证实"方法的逻辑起点,热点事件与权威发布是谣言传播内容"证实"方法的现实策略,模糊事实与熟人传播是谣言传播内容"证实"方法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