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概述中国东亚战略的历史演变,指出中国东亚秩序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发展东亚利益共同体,创立责任共担、大国多担的责任共同体,大力促成东亚命运共同体,培育并巩固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平等、合作、互利、互助的东亚秩序。中国东亚秩序战略应秉持的基本原则是奉行开放地区主义、坚持共同利益路径、积极承担大国责任、适时推进地区制度建设、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持战略耐心。本文强调,中国应深刻理解和顺应东亚一体化的基本路径选择,也要同时实现自身的观念创新、路径创新,从政治、经济、安全、人文等诸方面进行战略部署,推行基于开放地区主义思路下的新单边主义、新双边主义和新多边主义,成为东亚秩序的积极塑造者.  相似文献   

2.
应对东亚经济变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周边,积极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构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东亚战略的基本框架。"中国—东盟"自贸区战略不仅是这一框架的具体承接,同时也顺应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产生了重大的战略效应,不仅稳定了中国周边局势,为中国对外经贸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形成了巨大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并对两岸关系产生了积极的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兴起,该区域经济整合呈现出一系列格局性的变化。当前,东盟已成为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力量。以东盟为核心多层次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区域一体化体现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东盟在区域一体化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各类自由贸易区的地缘经济与政治影响逐渐显现。面对着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格局,我国必须积极调整亚太FTA战略,以应对新一轮区域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奥巴马政府东亚战略调整的主要内容是: 综合使用软硬权力应对中国的崛起,领导和塑造东亚多边合作机制,支持其盟国制约和抗衡中国在东海、南海的维护主权行动。不过,美国这一轮战略调整将难以持续,因为东亚各国不希望卷入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与美国在地区一体化的目标和方式上也不一致。中国应把自己定位为与美国具有互补、相制作用的核心国,塑造一个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半制度化的东亚秩序,建立与美国双边同盟共存、有中国烙印的地区制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阐述东亚经济一体化现状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同盟理论、国际制度理论、小国理论等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对一些主要国家的东亚经济一体化战略进行解读,并对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作了预测.作者指出,只有中、日、美三大国加强协调与合作,才能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东亚合作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并行发展,东亚合作已成为地区合作中的一个新的亮点。积极参与东亚合作是中国的战略选择。10 3是东亚合作的发展方向,建立中日韩-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合作的中心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总结东亚一体化建设历程与成就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东亚一体化面临的内外挑战。基于东亚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前景的不确定性以及正在急剧演变的东亚地缘政治格局,中国未来的东亚战略应该重新构建,其中尤其需要注意充分估计中国崛起效应,不断优化中国对外战略,进而超越东亚一体化,在大国关系的互动特别是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基础上推进区域合作,从而使新的东亚战略符合东亚国际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来,东盟与中日韩之间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和"10+3"东亚领导人会议机制的建立,使东亚区域合作制度建设得到了积极推动。然而迄今为止,涵盖整个东亚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东亚合作模式只能在基本遵循东盟方式的基础上有所超越与创新,即坚持"10+3"机制这个主渠道与平等协商、循序渐进的东盟原则,同时发挥中日韩等大国的核心协调作用。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协调好与东亚共同体关系密切的区域外政治经济大国的关系,保持东亚共同体的开放性。这应是实现东亚整体崛起与提升东亚国际地位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冷战期间,东亚是美苏对抗的前沿战场,是高强度对峙的热点地区;冷战后,东亚依然是大国利益交汇点和战略博弈的重点地区,并日益成为美实施遏华战略的重要战场。因此,东亚安全形势发展始终关乎中国和平发展战略全局,必须予以高度关注。一、东亚安全局势面临的挑战从总体上看,当前东亚各国间政治交往日益密切、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有三个主要经济区域和力量中心:欧洲、北美和东亚.欧洲、北美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政治上与战略上的协调能力不断增强,地区主义已基本发展成熟.东亚合作也出现了向地区主义发展的趋势,但东亚合作的远景和速度如何,仍然常常令人存疑.本文试图分析东亚新地区主义的发展情形及其特点,探讨这些现象的成因和东亚新地区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