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月18日至19日,第六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中国和泛北部湾国家政府部门高官、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和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等重要嘉宾,结合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成的新形势,围绕“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主题和“泛北智库峰会一区域联通与跨境合作”、“泛北部湾金融合作峰会—跨境贸易和投资”、“泛北部湾旅游合作峰会”等3个峰会进行研讨。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并发布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形成了《泛北部湾智库峰会宣言》,签署了一批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10,(16):23-25
搭建合作平台 为加快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2006年3月,广西成立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积极融入和推进泛北合作,全力打造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努力建设成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相似文献   

3.
泛北部湾:应成为海南区域合作的战略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泛北部湾”作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一个次区域合作新概念,风生水起,炙手可热。海南处南海之中,毗邻北部湾,具有与东盟海上合作的区位优势,理应把泛北部湾列为区域合作的战略重点,优先考虑,主动融入,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4.
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是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2006年7月20日在南宁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提出的战略构想。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包括中国、越南以及隔海相邻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和文莱等国家。推进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就是要把它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一个新的次区域合作。这个新的次区域合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推进中国与东盟的海上合作。  相似文献   

5.
《今日广西》2010,(16):10-11
八月桂花遍地香,泛北宾朋情意长。 今年8月12日至13日,第五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这也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后召开的第一届泛北论坛。作为中国-东盟框架下的次区域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将在“零关税”基础上迎来自贸区时代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六载携手,合作共赢。8月18日至19日,第六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本届论坛以“共建中国一东盟新增长极”为主旨,围绕“泛北智库峰会一区域联通与跨境合作、泛北部湾金融合作峰会一跨境贸易和投资、泛北部湾旅游合作峰会”等3个专题展开研讨,进一步巩固发展成果,拓宽合作渠道,谋求发展良策。  相似文献   

7.
2006年,广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依据地缘经济概念,把邻近北部湾的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菲律宾等有关国家联结起来,通过加强合作,形成中国一东盟合作框架下一个新的次区域合作机制。为了深入探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机制、路径和重点等,形成一个经常性的研究交流平台,广西又接着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  相似文献   

8.
《今日广西》2007,(15):6-8
7月23日,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与建设,推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问题建言献策。7月26日,“2007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正式开幕,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在论坛上提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亮点。从中央到地方,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加快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十一五”规划的一个战略性重要举措,对繁荣地方经济、促进西部大开发,推动中国与东盟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机遇难得,时不我待。  相似文献   

9.
阳秀琼 《当代广西》2009,(16):10-11
八月的北部湾,风云际会。8月7日,2009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这场以“共建中国一东盟新增长极,拓展合作化危为机”为主题的会议,经过为期一天半时间与会各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精英的深入研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一是对金融危机下开展泛北合作的必要性、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二是对以南宁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为重点务实推进泛北合作有了进一步的具体论述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半月速览     
《当代广西》2012,(15):5-5
7月12日上午,第七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南宁隆重开幕。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在开幕式上致辞说,7年的通力合作,7年的携手共进,泛北部湾合作风生水起、硕果累累,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经贸往来成效显著,合作领域全面拓展,互联互通进展迅速,平台机制日益完善。今年恰逢《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10周年和中国一东盟科技合作年,本届论坛必将推动泛北合作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10,(16):17-20
2006年7月20日~21日,首届“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主题为:“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论坛最主要的成果是提出了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构成的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2.
泛北部湾合作构想自2006年7月提出以来,得到了中国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东盟相关国家的积极回应。2006年8月以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四次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发挥广西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3.
马飚 《当代广西》2012,(15):13-14
尊敬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陈至立副委员长.尊敬的全国政协自立忱副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2006年以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共识不断扩大,务实合作成效显著。一、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货物贸易与投资突飞猛进。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由2006年的1608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3629亿美元,年均增长17.7%。2011年东盟超过日本成为了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年均增长40.9%,东盟是广西跨境投资的重点地区,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07,(15):13-13
7月26日至27日,以“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新平台、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市隆重开幕。来自中国和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泛北部湾国家的政府官员、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代表、金融机构代表、国际组织代表以及中国驻东盟相关国家外交使节和东盟相关国家的驻华使节共550多人出席了论坛大会;  相似文献   

15.
莫仲宁 《桂海论丛》2007,23(6):24-27
广西提出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构建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抓住了广西未来发展的战略关键。广西应紧紧抓住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的机遇,解决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促进广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将形成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同时,泛北部湾经济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语言使用情况复杂,经济发展各异,探寻外语人才联合开发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泛北部湾经济区外语人才的联合开发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必须采取一系列新举措,为加强泛北部湾经济区各国合作消除语言交流障碍。  相似文献   

17.
白立忱 《当代广西》2012,(15):11-11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绿城南宁,共同探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这个重大议题。在此,谨对第七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自2006年以来,泛北论坛已成功举办了6届,得到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泛北国家的积极响应,成为推动泛北合作的重要平台和重要品牌,正彰显出强大的魅力,为中国一东盟推进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18.
王雯 《今日广西》2008,(16):30-31
碧海连友谊,盛会谋共赢。7月30日,由国家有关部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主办的“2008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在北部湾畔的明珠北海市隆重开幕。来自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泰国和我国的23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海内外部分著名企业代表等共聚一堂,围绕“共建中国-东盟新增长极沟通、合作、繁荣”的主题,对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确定性背景下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丘雪薇 《当代广西》2007,(10):36-37
中国-东盟从属合作区中,中越“两廊一圈”与泛北部湾区域(包含环北部湾经济圈)合作最为重要,从地域上、产业上多方面影响着其他区域乃至整个中国-东盟合作,并主要与越南相关。  相似文献   

20.
李世泽 《当代广西》2007,(16):38-38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的全新次区域经济合作,具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形式区域合作的特点,实现了区域合作模式的创新。紧扣这些特点,剖析这种模式,有利于认清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有利于探寻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推进路径,有利于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打造成为广西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