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本文通过对2004年至2012年间的118例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资料进行分析,旨在阐述外伤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损伤鉴定的观点。1案例资料118例眶壁骨折伤者,男性86例、女性32例;年龄12~68岁。所有伤者均为钝性外力致伤,其中拳脚致伤64例(54.2%),棍棒类致伤46例(39.0%),摔倒致伤3例(2.6%),车辆撞击1例(0.9%),致伤过程不明4例(3.4%)。全部行眶壁CT检查,发现  相似文献   

2.
眼眶骨折的法医学鉴定研究(附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眼眶骨折的法医学特点。方法 从 3 653例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中筛选出涉及眼眶骨折的案例 ,分成 3组 :Ⅰ组 :爆裂性骨折 ,眼眶骨折而眶缘无骨折 ;Ⅱ组 :直接骨折 ,合并眶缘骨折 ;Ⅲ组 :复合骨折 ,上述两种骨折兼而有之。结果 涉及眶骨骨折 50例。Ⅰ组 2 6例 ,占 52 % ;Ⅱ组 1 9例 ,占 3 8% ;Ⅲ组 5例 ,占 1 0 %。爆裂性骨折以内、下壁多见 ,占 96% ,致伤物以拳脚多见 ,占 78% ,视力和眼球结构损伤较轻。直接骨折以外壁多见 ,占 56% ,致伤物以钝性工具多见占 63 % ,视力和眼球结构损伤较重。复合骨折各壁均可发生。结论 爆裂骨折损伤程度轻于直接骨折和复合骨折 ,容易引起误诊。  相似文献   

3.
眼眶内侧壁骨折是间接外力造成眼眶骨破裂,眶缘完整,眶内薄弱处裂开,形成软组织嵌顿疝出的一种临床综合征[1]。本文作者在法医学实践工作中,遇到63例外伤致眼眶内侧壁骨折案例,现将对其进行的法医学鉴定的资料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63例伤者中左侧57例(90.5%),右侧6例(9.5%)。男性51例(81%),女性12例(19%);年龄以21~40岁为多,共55例(87.3%);20岁以下3例(4.8%),41岁以上5例(9.9%)。63例伤者在近期均有眼部受钝性暴力损伤史、不同程度的眼睑裂伤、挫伤或擦伤,以及眼睑皮下积气和点片状球结膜出血。拳击致伤46例,车祸为10例,其他钝器损伤为7例。…  相似文献   

4.
眶壁骨折法医学鉴定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部损伤容易造成眶壁骨折,在进行法医学鉴定时,仅就眼部的损伤及视力进行检验,常常会出现漏诊。本文作者检验了16例眶壁骨折的伤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眶壁骨折的损伤特点,探讨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收集2010 2012年在某市公安局涉及单纯性眶壁骨折的130例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致伤物、眶壁骨折的部位和形态、眶内及眶周的复合性损伤以及伤后6个月回访等. 结果 130例案例中,青壮年男性伤者比例较高,主要为拳头击打,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的比例最高(81.5%),眶内及眶周复合性损伤致眼睑挫伤(挫裂创)和筛窦(上颌窦)积血最为常见,6个月回访发现眶壁粉碎性骨折30例伤侧眼较健侧眼球略有凹陷. 结论 单纯性眶内侧壁骨折不宜评定轻伤,应待伤情稳定后再予以评定,全面详细的眼科检验是单纯性眶壁骨折鉴定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6.
对冲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对冲性眶壁骨折在眼眶骨折中的分类及其发生机制以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对42例对冲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全部资料有明确的致伤原因,均进行临床常规检查及双眼影像学检查。结果 对冲性眶壁骨折在眶壁骨折中占6.2%,致伤同侧42眼均表现为眼球钝挫伤,其中视网膜震荡18眼,重影症15眼,CT扫描显示眶壁无骨折。对侧42眼均无眼球钝挫伤及视网膜震荡表现,其中重影症10眼,CT扫描显示均为眶内壁骨折。双侧84眼全部出现视物模糊及视力下降。结论 致伤同侧眼表现为眼球钝挫伤以及对侧眼CT扫描显示眶内壁骨折为诊断对冲性眶壁骨折的主要指标,损伤程度评定为轻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眼眶骨折的法医特点。方法 从3653例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中筛选出涉及眼眶骨折的案例,分成3组:Ⅰ组:爆裂性骨折,眼眶骨折而眶缘无骨折;Ⅱ组:直接骨折,合并眶缘骨折;Ⅲ组:复合骨折,上述两种骨折兼而有之。结果 涉及眶骨骨折50例。Ⅰ组26例,占52%;Ⅱ组19例,占38%;Ⅲ组5例,占10%。爆裂性骨折以内、下壁多见,占96%,致伤物以钝性工具多见占63%,视力和眼球结构损伤较重。复合骨  相似文献   

8.
眶壁爆裂性骨折法医学鉴定相关问题探讨(附21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眶壁爆裂性骨折在眼损伤鉴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有关其法医学鉴定相关的问题,在法医临床学方面少见分析报告。本文对21例眶部爆裂性骨折案例进行统计分析,对其致伤方式,眼部X光片与头颅CT及眶部CT片比较,眶壁骨折伴有眼球结构的损伤情况,眶壁骨折部位及复视情况,鼻眼相关损伤等问题分别进行了统计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眶壁爆裂性骨折是一种人体保护机制的理由;提出了眶部爆裂性骨折早期易于漏诊、眶部X光片显示率低易造成眼损伤鉴定失误的临床特征,以及鼻眼相关损伤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作者就此类损伤法医学鉴定的一些建议,以资法医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眶壁骨折系临床法医学鉴定中常见的损伤之一,因大多数眶壁骨折可引起邻近眼外肌损伤造成眼外肌功能不良,故单纯眼肌麻痹所致的复视是眶壁骨折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一般待眼肌功能恢复或及时治疗后复视症状大都能消失。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眼眶爆裂骨折的CT表现特点及其法医学鉴定问题。方法对76例眼眶爆裂骨折的临床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单纯头部CT以及X线检查诊断眼眶爆裂骨折漏诊率较高,其中CT诊断阳性率高于X线;眼部CT检查是诊断眼眶爆裂骨折的首选方法。76例骨折中以眶内侧壁骨折多见,其次为眶下壁骨折。CT直接征象主要表现为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和眶壁移位,间接征象主要为骨折处积血和软组织增厚;临床表现以眼周瘀斑、肿胀、视力下降及复视为主。眼眶爆裂骨折对伤眼视力影响不明显,患者伤后视力多在0.8以上,但是容易出现复视;损伤程度以轻伤为主。结论单纯头部CT及X线检查诊断眶壁爆裂骨折有局限性,对眼部损伤患者,建议法医鉴定时将眶部CT检查作为常规;眶壁骨折对伤眼视力影响不明显,但是容易出现复视,法医鉴定时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眼眶骨组织因结构的特殊性,眼部受钝性暴力作用后,极易造成眶骨骨折。本文现对受理的45例眶骨骨折法医学鉴定进行分析和探讨。1一般资料45例眶骨骨折,均由CT检查确诊。其中左眼眶内壁(筛板)骨折18例,右眼眶内壁骨折21例(包括同时双侧眼眶内壁骨折3例),眶下壁4例(左眼1例,右眼3例),外侧壁骨折1例,眶外壁、眶下壁及眶内壁合并骨折1例。眶内壁骨折40例占眶骨骨折例数的88.89%。眶骨骨折伴眶内、皮下积气32例,占眶骨骨折例数的71.11%,眶骨骨折相邻窦腔积血33例占眶骨骨折例数的73.33%。眶骨骨折伴球结合膜下出血38例,占眶骨骨折例数的84.44%。…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指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特点,探讨如何综合运用临床病历、影像学及法医检查资料对指骨骨折进行法医学鉴定。方法收集2009—2011年进行法医学鉴定的50例指骨骨折,对伤者一般情况、骨折部位分布、骨折形态、致伤物及鉴定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指骨骨折以男性中青年居多,骨折部位以食指和远节指骨为多见,左、右手指骨骨折数无差异。致伤物以刀械类、棍棒类为多见,其次为砖石类。结论致伤物及致伤方式与骨折形态、部位分布及损伤程度均有一定关系,综合分析对指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法医临床鉴定中眼部外伤致眶壁骨折非常常见,因其早期不易诊断,故鉴定中存在较多问题.笔者现就外伤性眼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4例眶壁骨折的样本均系我单位201 1年度受理的案件.44例眶壁骨折者年龄、性别分布见表1.  相似文献   

14.
480例活体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活体损伤的特征,探讨其损伤类型与损伤程度的关系,以及法医学鉴定的有关问题。方法随机抽取1998-2001年间活体损伤的鉴定资料,对伤者的损伤及其法医学鉴定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伤者居多;多发伤高于任何单一部位损伤;致伤方式以钝器致伤为主;重伤以颅内血肿和腹腔脏器破裂最多,轻伤以四肢骨折居首。结论损伤程度与损伤部位及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 1 一般资料1.1 性别及年龄分布对1996~2001年8月的148例眶壁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在148例眶壁骨折中,男性137例(92.6%),女性11例(7.4%);年龄12~60岁,以21~30岁48例(32.43%),31~40岁43例(29.06%)多见。1.2 致伤物分类148例眶壁骨折中,拳头致伤49例(33.11%);  相似文献   

16.
正齿突为枢椎椎体上部的圆柱状突起,在功能上是组成枕寰枢复合关节的一部分。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复杂,齿突骨折在法医学鉴定时容易出现争议。本文作者报道1995年至2012年受理的23例齿突骨折的法医临床学鉴定案例,希望能为相关案例鉴定提供借鉴。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23例齿突骨折伤者,男性18例,女性5例;年龄15~58岁,平均32.6岁。道路交通事故致伤18例(78%),坠落致伤3例(13%),打击致伤2例(9%)。  相似文献   

17.
临床漏诊眶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在眼损伤的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中,有些临床漏诊的眶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已被大多数法医同行所关注。本文作者对32例临床漏诊的眶骨骨折的法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漏诊原因和法医学鉴定的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鼻区骨折的法医学鉴定21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2骨折类型与致伤工具的关系伤害案件中,头面部损伤以鼻部最易受累。Mu-raoka等报道鼻骨骨折占全部面部骨折的59.3%[1]。由于鼻骨紧密相临于上颌骨额突、上颌窦壁、泪骨、额骨鼻部以及眶内壁等是共同构成外鼻的骨性支架,并突出于人的颜面部中央,因此外伤后极易造成复合骨折。这种复合骨折仅靠一般X线检查很难明确诊断,极易漏诊。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资料源于本所2004年受理鉴定的鼻外伤案(以鼻部外伤为主要损伤)251例中鼻外伤后致鼻区骨折案218例,占鼻外伤案86.9%。其中男性202例(92.6%),女性16例(7.3%),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69岁,见表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部复合性骨折的认定、分型和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方法对86例鼻部复合性骨折鼻骨CT片(轴扫 冠扫)和有关病历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将86例伤者按骨折种类分成鼻骨并发鼻部非鼻骨骨折(81例)和鼻部非鼻骨复合性骨折(5例)两类,然后再进一步细分。结论86例伤者中轻伤80例(93%),轻微伤6例(7%)。鼻部复合性骨折的损伤程度评定关键在于应按照《人体轻微伤的鉴定》(GA/T146-1996)和《人体轻伤的鉴定(试行)》的有关规定或标准认定和分型,这样鉴定结论才会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23例上肢神经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广州市公安局芳村区分局在2002年1月-2005年6月期间所鉴定的上肢(除手外)神经损伤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在刑事案件中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以及伤情鉴定要点。1案例资料本组23例伤者中,男性18例(占72%),女性5例(占28%);年龄16岁至58岁,平均年龄27岁;案件性质:伤害案19例(占82.6%),抢劫案4例(占17.4%)。1.1致伤物及损伤情况见表1。1.2神经损伤程度及伴发损伤见表2。1.3鉴定时间及结果见表3。2讨论2.123例上肢神经损伤的特点致伤物以刀类锐器为主由表1可见,除1例系被人推倒,肘部着地,引起肱骨中段骨折导致正中神经挫裂伤及3例由于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