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新形势下企业领导人应具备的素质白桂梅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攻坚阶段。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要当好企业的领导人,除了具备良好的仪表、举止、风度,谈吐等外部形象,尤其要...  相似文献   

2.
仪表是指由服饰、风度、发型、面貌等所构成的人的外貌特征。仪表在人们交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初次接触,人们往往会根据一个人仪表就形成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印象,人们称这种印象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往往会影响到以后相互关系的发展;要想改变它,付出的努力要比形成第一印象艰巨得多。那么,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有怎样的仪表呢?  相似文献   

3.
看画与看人     
当我们观察一个人的时候,远看注意姿态是否婀娜,举止是否从容;近看又注意衣着是否恰当,相貌是否端正;面对面谈,则注意言辞是否高雅,才学是否充实。  相似文献   

4.
领导形象作为一种非权力影响力,是领导权威的真正内核。它是领导者的思想品格、知识水平、仪表风度、能力作风、心理气质等多方面的内在素质和行为约束力的外在表现。领导者要取得群众的拥护和信任,需要运用手中的权力,但同时更重要的是依赖于其自身具备的良好形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给个台阶下”做思想政治工作,也有个给台阶下的艺术。如果台阶设计得巧妙得体,会使较难的思想问题因有台阶下而得到解决。所谓设台阶,是指在工作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者根据工作对象的心理需要!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设计一条使工作对象保全体面的*路道*.从而使思想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入人都有个面子,特别是思想工作对象在特定的思想矛盾或人际纠纷中,往往为了顾及面子而固执一死理一,使原本简单的思想政治工作复杂起来,处于尴尬的相持境地。这时,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顺势设计一个得体的台阶,就会使思想工作对象就阶下坡…  相似文献   

6.
王京  胡健 《瞭望》1999,(32)
你可能是深谋远虑的商界巨头,也可能是优雅贤淑的大家闺秀,然而只要沾惹上了毒品,你的人生将会彻底地改变:什么理想、爱情。尊严、风度,所有崇高的概念,对你不再有一丁点吸引力。你的全部追求就是:在毒嫣发作时,立即吸上一小口。为了这一小口毒品,你可以偷、抢、骗、卖淫、杀人--总之,你可能犯下自己平常甚至连想都不苟想的罪行。吸毒会毫不犹豫地让o摧毁人世间任何美好的事物。吸毒者,让人气愤,可他们又6可怜的受害者,陷入毒魔的利爪<无力自拔。是孤立他们,将他们推户地狱;还是营救他们,将他们从毒@的血盆大口中拖拽出来…  相似文献   

7.
薛居英  张文彩 《学理论》2012,(18):279-280
道德人格是由社会价值目标、价值原则和道德责任心所构成的统一体,是具有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内在价值原则和价值观念主体所具有的,在社会与个人、内与外、知与行相统一的内在精神及其所反映出的外在行为、气质、性格、风度等特征的总和。教师的道德人格可在学生中产生树标垂范效应,是使学生形成人格认同、促进道德"内化"的前提,可在学生中产生美育作用,也是弘扬时代文明精神的力量,同时还有调节自身行为、完善自身人格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其重要性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那样:"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法律是治国理政最大最重要的规矩。"如果法律是国家从外在角度给每一个公民立规矩,用强制手段使人们守规矩,那么如何使每个人从内心树立起善恶、美丑的观念,无论是否有外在强制力量,皆能自觉守规矩,全社会形成以作恶为羞耻的道德风气与氛围,则是实现社会良好秩序的内在  相似文献   

9.
心静好读书     
周佩红 《慈善》2020,(2):62-62
这是我很久以来想做的一件事:在安静的环境下读自己想读的书,要是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想,就写下来——别去考虑词句的表达和安排,以及别人看了会怎么想。也就是说,自由。自由地读、想、写、说。就像一个终于浮出海面的人,他会珍惜无边的新鲜空气、云朵、天。他会大口呼吸,而不考虑这呼吸的样子是否优雅。  相似文献   

10.
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多方面的、统一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个重要方面。文明行为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最普遍、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学校在完成教学过程的同时,必须责无旁贷地完成道德教育任务。应该在中学生这个在年龄上和心理上接受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给以最基本的道德教育,使他们在这个时期大致完成长身体、长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懂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并给予怎样做一个人的基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组织都要处理好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外公众关系,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充分重视和发挥公关礼仪的功能和作用是警察组织的形象塑造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对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中礼仪的功能、原则、意义和养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公共关系是一门塑造形象的艺术,人民警察外在的行为、举止等表现,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成的形象、地位、信任和支持程度构成了人民警察的形象。而公关礼仪正是塑造形象这一艺术的起点。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5,(35)
自我决定论认为,人在一生中会不断地追求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感、归属感。人的行为动机有五种调控方式,即无调控、外部调控、内摄调控、认同调控、整合调控和内部调控,它们形成一个连续体。从无调控到内部调控,个体的自主性、归属感、胜任感不断增强,相应地,个体实施相关行为的持续时间也不断加长。研究表明,当人的上述三种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时,人的整合性动机和内部动机更容易得到激发。教育者可以借鉴自我决定论的研究成果,培养受教育者的整合性调控动机和内在动机,使受教育者自愿地把外在的道德要求和标准整合与内化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并持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3.
49岁的轻工部新任非中共女副部长潘蓓蕾面容清秀、风度优雅、快人快语。我们去联系采访,她说:“很抱歉,刚刚接手新工作,白天太忙。反正家还没有从陕西搬来,  相似文献   

14.
星云 《党政论坛》2014,(16):11-11
常有人问:“佛陀会不会骂人?”答案是“会!”只是,佛陀“骂人”很有艺术,例如在《增一阿含经》里,佛陀举出五种人: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善而不乐,佛陀称这五种人为“非人”,也就是“不像人”。为什么佛陀称这五种人为非人呢?因为:1.应笑而不笑:经常可见,在大众的场合里,大家在谈天说笑,气氛很融洽、很欢喜,偏偏有人就是紧绷着一张脸,不肯笑,让人觉得很煞风景。这种人往往性格古怪,不随众,甚至个性偏激,行为举止总是跟人不一样,所以在大众里就没有人缘;因为应该笑的时候偏不笑,不能合群处众,因此说他不像个人。  相似文献   

15.
转身的善意     
杨强劲 《党政论坛》2013,(12):62-62
一次,富兰克林和助手外出办事,在办公楼前,看见一位妙龄女郎一不小心跌倒在地上,手上的文件袋也掉得满地都是。这是一位平日里非常注意自身形象的女士,总是穿着端庄,举止得体,言行大方。助手见到这一幕,本能地大步向前,要去帮助她,却被富兰克林一把拉住,并带着他走到了一处隐蔽的墙角躲了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严隽琪 《民主》2008,(3):3-3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童年和少年时期不仅是人的智力水平增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的文明道德素质、良好行为举止养成的最佳时期。俗话说“从小看看,到老一半”,耽误、错过了这一最佳养成时期,家长、  相似文献   

17.
来到川西平原的崇州市隆兴镇采访,只见镇委、政府大院里地坪整齐洁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办公室窗明几净,文件、书报摆得整整齐齐;来来往往的40多名干部,胸前都挂着上岗证,标明自己的姓名和职务。他们举止得体,言语温和,见不到闲逛或扎堆聊天的人。 去年10月至今的一年时间里,隆兴镇新的党委领导班子从改变干部形象入手,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面发展,营造出一个文明清廉的工作环境,赢得群众的信赖。 隆兴镇党委书记孔科军认为,乡村干部直接面对群众,农民从他们身上认识党的形象和路线、方针、  相似文献   

18.
李年清 《学理论》2013,(23):125-127
现代行政,一项行政事务的完成,往往是由一个多阶段的行政过程构成的。先行行政行为的违法是否会连带地导致后嗣行政行为违法是一个在行政法上有意思的命题。从行政行为公定力、确定力理论、诉讼时效、纠纷解决成熟性角度考量,会发现行政行为违法性连带的适用范围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经营状态其实是企业行为的外在表现。产权性质和产权结构相同的企业,行为结果也大相径庭,此类现象比比皆是。这就不难使人发现,企业的行为决非仅仅受制于产权,非产权行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同样举足轻重。本文谈及这一问题,力图引起世人重视。一、非产权行为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课题从经济学发展的历史看,提出产权、注重企业产权行为只是起于本世纪30年代,并已到目前为止也仅仅成为经济学分支。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发表到19世纪末,西方经济学者几乎不过问财产权、产权范畴。在这漫长的经济研究进程中,财产权作为制度…  相似文献   

20.
一个稳定发展社会的出现,是社会内部各系统、各要素综合协调的结果。其中是否坚持公平原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社会有机体无非有两个最主要的目标,一个是稳定,一个是发展。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使达到其目标的手段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并有一个调动人的积极性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规则,也就是说要创造一个合理的、贯彻公平原则的社会。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的保障原则,只有将普遍适用的公平原则作为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并使其成为行为的评价尺度和标准,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种种社会问题,使社会稳定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