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科学把握新时代的斗争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语重心长地围绕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作出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团结和领导全国人民,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历史奇迹,塑造了党在各阶段的鲜明精神风貌。其中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结合中国革命实践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历程中开创的革命精神,它们源于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根植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形成于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下简称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三化"的进程始终伴随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斗争,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发展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胜利,党的思想路线的升华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三化"理论成果的创新。只有把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与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统一起来,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孙建呐 《党史文苑》2011,(10):48-50
注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实践,缔造了一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担当民族解放使命的革命军队,塑造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建军原则,铸造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成果,确保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屡建殊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长达九十年的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其中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是党所领导的各项事业能够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6.
在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斗争,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所孕育的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是后来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源头。井冈山斗争的成功,是与党和红军结合实际实行一系列成功的政策分不开的,其中,党对干部和红军开展各种严格的教育和训练,为革命打造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强硬的红军队伍,对革命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注重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实践,缔造了一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担当民族解放使命的革命军队,塑造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建军原则,铸造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成果,确保了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无坚不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屡建殊勋.  相似文献   

8.
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1]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100年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学的理论指导.系统总结我们党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重要经验,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从而更好地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并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和传统,号召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自我革命。毛泽东把自我革命视为推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不竭动力,从党建理论与党的纯洁性建设等方面展现了他对党的自我革命精神的探索。这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的创新性发展。回顾与总结毛泽东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探索历程,归纳、借鉴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推动伟大斗争和自我革命的良性互动与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陈浙闽 《党建》2019,(4):19-20
正发扬斗争精神,依靠伟大斗争夺取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要科学把握新时代斗争精神的内涵要求,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以顽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改革及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勇于担当、敢为人先、不懈奋斗的革命担当精神,习近平新时代革命担当精神是对这一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这一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志气、底气、勇气、锐气。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具有革命担当的志气,这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具有革命担当的底气,这源于站在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具有革命担当的勇气,这源于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具有革命担当的锐气,这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艰苦而卓越的奋斗与抗争。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发扬革命担当精神,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12.
饶武元  刘建光 《求实》2020,(3):4-17,M0003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大政治论断。其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立足于百年大党长期探索执政规律的成功经验,反映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等深厚理论逻辑是伟大斗争思想淬炼的根基;中国共产党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百年征途中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等斗争历史逻辑显现了伟大斗争的政治历练担当;创造性地继承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是伟大斗争得以"改变世界"的赓续。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环境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坚定斗争意志、把握斗争方向、汲取斗争智慧、增强斗争本领是实践之需。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与毛泽东思想的辉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一百年蹂躏之后取得的反对外来侵略者斗争的首次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在经受严重挫折后转危为安、由弱变强的重要历史契机。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革命实践的巨大发展相对应,在大革命后期和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就已初步形成的革命理论——毛泽东思想,经过抗日战争得到了多方面的展开和系统总结而达到成熟,在党的七大获得全党拥护,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战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伟大飞跃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历史阶段,是毛泽东思想走向辉煌灿烂的重要历史阶段。这里从思想史的角度作些论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所形成的优秀传统和思想结晶,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思想和高尚情操,是我们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产生、确立和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产生的基础、确立的维度、发展的路径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视角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生成之基、确立之维、发展之径进行解析,是一项全新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高莹 《前线》2020,(4):12-14
斗争精神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武器,是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重要精神品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开展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深刻把握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求,对于当前我们党和广大党员干部弘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90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90年,也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90年。今天我们翻开90年的历史画卷,可以清晰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不断发展的历史脉络。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无数次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风雨历程中,始终把反腐倡廉作为党的政治本色永不改变、奋斗精神永不懈怠、执政地位永不削弱的重要保证,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同消极腐败现象进行坚决而毫不留情的斗争,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创造了极其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正因为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适应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始终牢记历史使命,勇往奋进以赴之,殚精竭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中国革命才有了正确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才有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命运才有了光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最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几十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取得的。没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就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也不会有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但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些人却认为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失误。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进行一番历史考察,无论对于纠正这种错误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或者对于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伟大革命精神。大力弘扬这种精神,对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