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影响失业的主要原因分析失业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仅和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等各方面密切相关,而且是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城镇失业率变动的社会经济因素有人口和劳动力供给变化,投资规模的扩张与收缩,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指标,以及人口城市化速度,就业政策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四川省的失业状况对影响失业的主要因素作一分析。1、劳动力供大于求,产生总量性失业。四川是全国人口第3大省,现有人口8215.4万人。从数量上看,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增加快。据1996年的统计,全省劳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失业问题同社会制度相联系,否认失业现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严格限制劳动力商品化、货币化的进程,失业公开化被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失去了它原有的经济特征和劳动力自由发展的本性。因此,重新认识这一问题,对加速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经济经历了衰退,复苏和繁荣阶段,每个阶段的失业问题对国家的影响不同。在经济繁荣期,哈萨克斯坦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持续降低。根据失业率的大小来看,江布尔州和克孜勒奥尔达州是失业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卡拉干达州的失业率在所有地区中始终保持最低水平。根据失业人数的规模大小,哈萨克斯坦可以划分为高失业人群聚居区,低失业人群稳定区和失业人群中等规模区三类地区。从性别来看,哈萨克斯坦女性失业率高于男性,但差距在不断缩小。影响哈萨克斯坦失业水平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劳动就业制度因素和教育因素。  相似文献   

4.
一是许多地方政府把外来劳动力看作是城镇职工的竞争对手,从而制定了一系列排斥和歧视外来人口就业的政策。而事实上外来劳动力与城镇劳动者的就业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并不重合,所以这种政策倾向不仅不利于劳动力市场发育,也无助于减轻城市的失业率。还会因为农民收入下降而对市场需求产生不利影响,反过来增加城市失业。  相似文献   

5.
失业分为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显性失业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力的人找不到工作,造成劳动力闲置的公开性失业状态。隐性失业是相对显性失业而言的,它是指相对多余的那部分劳动力表面上看虽然就业,但并未实现与生产要素的充分结合,从而造成劳动力闲置的不完全失业状态。本文所论及的失业是指显性失业,而不是隐性失业;是指因企业破产或裁减冗员所导致的失业,不是指战争、自然灾害等其他因素造成的失业。诚然,这种涵义上的失业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应该辩证地看待它。  相似文献   

6.
失业增加缘何起有人问: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人有饭吃,为什么会出现失业?我国经济这些年来持续发展,为什么下岗职工却增多了?这个问题既与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有关,也与我们过去的政策有关。具体讲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经济体制的转变有关。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企业劳动力资源配置,主要通过政府计划,实行统包统分。不管企业是否需要,  相似文献   

7.
李鸿  徐春丽 《新长征》2006,(6):56-57
我省城镇失业保障制度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以牺牲效率作为补偿的高就业替代了“失业”保障。第二阶段是在上世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初期范围狭窄社会化程度很低的失业保障。第三阶段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失业保障范围有所扩大并开始覆盖所有国有企业、部分集体所有制企业,并向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过渡。第四阶段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初步建立起失业保障制度体系的整体框架并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8.
失业人员是指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目前无工作,并以某种方式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包括就业转失业的人员和新生劳动力中未实现就业的人员。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人员,若不具备相应的劳动能力,也不能视为失业人员,如精神病人、完全伤残不能从事任何社会性劳动的人员等。目前无工作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有工作要求,但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尚未实现就业的人员都视为失业人员。对那些目前虽无工作,但没有工作要求的人则不能视为失业人员。这部分人自愿放弃就业机会,已经退出了劳动力的队伍,不属于劳动力,也就不存在失业问题。城镇各类企业…  相似文献   

9.
增长型失业的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的一般原理,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不断扩大,从而减少失业,降低失业率。可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失业率却不断提高。可以说,增长型失业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领域中的显著特点之一。一、国有经济中隐蔽性失业公开化的障碍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吸纳能力下降,而且在减员增效中还不断地  相似文献   

10.
就业与失业:科学界定与统计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与社会稳定的问题。作为就业、失业工作重要基础的就业与失业统计,不仅能够使我们摸清劳动力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家底”,使国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政策来指导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能够客观地反映失业人员所处的状况,从而为制订就业政策、失业安置与保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据之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劳动力流动的状况,并对整个国民经济形势进行总体判断和科学预测。因此,改进和完善就业、失业统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鞍钢:积极应对高失业阶段的挑战 政府应保证就业机会的平等性 从现在起,应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积极的主动的发展政策:经济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优先转为扩大就业优先;劳动社会保障政策从社会保障为重点的被动性劳动力市场政策转为创造就业为重点的主动性劳动力市场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从限制农民进城转向鼓励农民进城;主要新增就业渠道从正规就业转向非正规就业;从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转向鼓励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国家只能提供保障人人就业机会平等、不受任何歧视,帮助具有劳动能力者提高就业竞争力,不论他(她)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市场经济和全球工业化大潮冲击下,失业与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难题。但是当前我国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对失业和促进再就业的影响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因失业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呈加剧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失业保障中的问题与对策唐艳芝一、失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1、失业保障对象狭窄,阻碍了所有制结构形式的改革。自1986年以来,针对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实际,我国在解决失业救济与促进再就业及安置富余人员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使我国初步形成了兼有社会保障和促...  相似文献   

14.
李林旺 《世纪桥》2009,(9):60-62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而出现的就业问题,暴露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上的问题。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还会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我们要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认识,它是结构性失业与摩擦性失业的汇流。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要从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上入手,经济结构调整要与劳动力资源状况适应,重视发挥劳动力市场和政府在解决就业问题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除题分析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实行两个根本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减人增效成为必然,而再就业也面临种种困难。所以,要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保证社会的安定,使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顺利进行下去,就必须尽快建立完善失业保障体系。然而,当前我国社会所面临的失业问题与保障相对不足的矛盾却相当突出。据国家劳动部预测,“九五”期间,全国新成长的劳动力为7200万,其中城镇估计在5400万左右,约有1600万人失业。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将会有1500万人下岗,两者相加共有3000多万职工失业。同时,一些…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存在大量"双重失业农民",其形成逻辑是:农民失业问题严重,为求得生存发展,农民被迫进行再就业(二次就业)而成为农民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的加快和国际金融危机负面影响的凸显,大量农民工被迫返乡,由此产生"双重失业农民"。"双重失业农民"已经并将继续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心理和政治风险,化解这些风险的关键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从失业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健康、婚姻、家庭人口等方面对我国第三次失业高峰的状况进行了概述。认为造成失业或下岗的主要原因有:企业富余人员的长期积存、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产业失调和机制不活、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企业兼并破产。提出应以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扶持私营企业发展、加强法制建设和适当调控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和规模等方面,增加就业,解决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8.
妥善解决下岗失业职工的再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经济结构调整和就业方式的改变,下岗失业职工人数急剧增加,再就业压力巨大。职工下岗失业与再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一、职工下岗失业的客观原因从总体上来看,当前我国职工下岗失业的根本原因是劳动力供求的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条:第一,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消费者观念的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与社会结构转型的加速进行,城市居民大量下岗失业已成为一类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凸现出来。与此同时,迅速发展的城市社区逐渐承担起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援助。但是目前社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援助仍停留在起步阶段。本文试依据社区具有的区位、情感等优势,以此建立起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多方面、成体系化的援助,重点从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援助,日常生活援助,心理援助三方面来探讨社区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援助。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失业人口的构成我国的失业人口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明显性失业,可简称为“显性失业”,表现为劳动者与劳动岗位完全失去了联系;另一类是隐蔽性失业,可简称为“隐性失业”,表现为劳动者虽已在业,但并没有获得足够的正常劳动量。显性失业人口由两部分人构成。一部分为自“文化大革命”以来就大量存在的城镇待业青年。导致这部分人口失业的原因是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其基本特征是:普遍受过9—12年的国民教育或其它技术训练;主观上迫切要求在城镇且仅限于城镇获得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