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世界深陷三重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竺彩华 《和平与发展》2012,(1):56-61,70
西方的金融危机导致财政状况空前恶化,引发主权债务危机,主权债务危机的扩散造成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剧烈震荡,西方世界进入"财政危机—金融动荡—经济停滞"的严重恶性循环中,经济财政危机引起了西方社会对资本主义体制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2.
试析发达经济体的主权债务危机风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西方国家刮起了一场主权债务风波,尤以欧元区国家为烈。希腊爆发了债务危机,其他一些欧元区国家也益显危机迹象。美国和日本的财政赤字和国债也居高不下,远超警戒线。这场主权债务风波表明,欧盟国家和美、日长期形成的"债务经济"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3.
一、对俄罗斯1997年经济形势的回顾与分析1997年俄罗斯经济下滑速度有所放慢,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微弱回升,但是,其总体经济社会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实力进一步削弱,投资危机、财政危机、支付危机有增无减,“债务经济”的特征日益鲜明而突出。俄罗斯的债务经济是...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期间,各经济体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反危机措施虽然阻止了经济“自由落体式”的下滑,但使发达经济体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公共债务大为膨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只是“冰山一角”。欧洲的主权信用风险和危机正在蔓延和扩散,削弱了欧盟、欧元区的凝聚力及欧元的吸引力,并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复苏。亚洲新兴经济体应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中汲取教训和警示,在经济复苏、增长与实施反周期措施之间,寻找“两难选择”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欧洲主权债危机和欧元的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1月希腊爆发的国家主权债危机引发欧洲货币市场流动性短缺加剧,继而使西班牙、爱尔兰、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也遭受信用危机,一时间,欧洲主权债危机风声鹤唳。欧洲央行及欧元区国家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及救助计划,终于使危机加剧势头得以遏止。当前欧洲主权债危机虽尚未结束,但通过对危机的处置,欧洲一体化程度将会进一步加强。强大的欧洲经济和强大的欧元符合中国的利益,应对全球性债务危机(尤其是美国的巨额债务)将是世界经济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方晋 《亚非纵横》2010,(4):43-49
尽管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台了大规模救援计划,金融市场仍然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前景充满疑虑。这是因为解决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起来都存在较大难度,而主权债务危机形成的制度性缺陷若不解决,未来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可能会反复出现。最终,欧洲国家可能还是要采取"债务货币化"的手段解决债务危机,并因此引发汇率贬值和通胀上升,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我国可能也将面临输入性通胀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双重压力。  相似文献   

7.
郭勇  潘玉 《东南亚纵横》2010,(11):53-58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给本来就复苏缓慢的欧盟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并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对此次债务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具体情况,提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要认真吸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教训,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过程中,各国政府之间要建立良好的政策协调机制、危机应对机制和监管机制,以防范区域性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发展态势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不断扩散,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相继陷入其中,整个欧盟都被债务危机所困扰。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不仅引起了股市和汇市的过度动荡,而且开始冲击到金融业,并对欧元区和欧洲一体化进程构成了严峻挑战,市场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加剧。对于中国来说,目前不仅要密切关注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需对美国的债务问题以及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保持警觉。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增长疲弱,增速放缓.美国房地产业出现温和复苏迹象,但整体经济表现平平;欧债危机持续恶化,欧元区整体陷入衰退;日本经济高开低走,全年可能回归“零增长”;在西方经济同步走弱的同时,新兴经济体也面临一些困难.世界经济未来走势近期主要取决于美国“财政悬崖”能否平稳解决,主权债务危机能否得到有效控制,中长期看新技术革命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继续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是国际形势的主旋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际关系正经历深刻调整,国际和地区格局正加速调整、演变. 第一,国际金融危机和西方主权债务危机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进一步显现.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受金融危机的打击,西方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世界经济逐渐步入缓慢而曲折的复苏轨道。欧洲爆发的一连串的主权债务危机,使发达国家仍无法摆脱金融危机的困扰,失业居高不下,全球总需求仍然不足。2011年世界经济进入新的不确定阶段,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17日,欧盟成员国首脑议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欧盟未来十年经济发展战略,即“欧盟2020战略”。新战略为欧盟未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制定了中长期规划,确立了五大核心目标,以期引领欧盟经济走出债务危机,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欧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该战略是在欧元区经济深陷主权债务危机以及欧盟《里斯本条约》刚刚生效不久的特殊背景下制定并生效的,对欧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在不断扩散,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相继陷入其中,整个欧盟都被债务危机所困扰。欧债危机的持续蔓延不仅引起了股市和汇市的过度动荡,而且开始冲击到金融业,并对欧元区和欧洲一体化进程构成了严峻挑战,市场对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加剧。对于中国来说,目前不仅要密切关注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需对美国的债务问题以及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保持警觉。  相似文献   

14.
欧洲债务危机至今仍在发酵。在一体化和制度转型背景下,主权债务国从过去的发展 中国家转向欧元区国家,并以“海啸效应”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欧债危机的因素极其复 杂,主权债务形式不同,各国政府缓解危机的办法有限,更突出的是信心崩溃促成危机扩散同时导 致国际关系倒退。可以从三个角度理解危机性质:实体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决定一国是否存在“问 题”的基础,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一体化模式的弊端,全球应对欧债危机做法内含的矛盾—— 利率上的博弈。危机前景取决于如何完善危机修复的条件,政府采取什么措施提高私人投资者的 信心,危机将导致贸易摩擦加剧,欧盟将采取政治与财政集权手段避免欧元区解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要介绍当前发达国冢主权债务问题的成因、特征、趋势及影响.从发达国家经济去杠杆化进程的普遍规律和阶段性特征出发,分析了当前公共债务问题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私人债务与公共债务之间的关联、发达国家解决债务问题的政策选择,介绍了一些权威机构对发达国家公共债务前景的预测,并分析了西方债务负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6.
谷源洋 《亚非纵横》2012,(2):1-5,59,61
2011年,尽管世界经济遭遇多重风险和挑战,经济形势向下滑行,但没有跌入衰退线。2012年,世界经济走向面临以下关键问题:一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趋势;二是美国经济走势;三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情况;西是国际油价走势。我宜客观分析,冷静判断以上问题,趋利避害,争取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黄莺 《国际资料信息》2010,(8):19-24,29
今年5月初,在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共同援助下,希腊“安然”渡过其主权债务危机的第一轮违约高峰。但仅数日后,市场恐慌情绪再度弥漫,希腊政府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成本再度飙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目前仍难判断它能否成功化解危机。希腊危机不仅充分暴露出其经济存在的各种问题,更暴露出欧元区体制设计上的致命缺陷。  相似文献   

18.
当前欧洲仍然没有走出主权债务危机的阴影,危机警报尚未解除。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欧盟在超国家和国家两个层面采取了一揽子的财政巩固及配套改革措施。欧盟创设了超国家层面的稳定机制并引入欧洲中央银行的干预机制。各成员国在《欧元附加公约》的基础上,依托稳定与趋同项目和国家改革项目,以欧洲学期为进程进行财政巩固。  相似文献   

19.
葛音  李燕 《西伯利亚研究》2023,(3):50-66+119
巴黎俱乐部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官方债权人非正式组织,专门为债务国和债权国提供债务安排,是解决国际经济政治问题和主权债务的重要谈判机构。俄罗斯为解决苏联遗留的债务和债权问题以及自身债务,也为提高本国的国际影响力,自独立之初就争取加入巴黎俱乐部,并于1997年正式加入。此后,俄罗斯得以利用巴黎俱乐部规则厘清各种债务关系,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基本解决了债务问题,提高了国家信用,为吸引外资、融入全球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美西方减免债务有严格条件,如必须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进行国内结构性改革、降低军费、避免与北约竞争等,俄罗斯为加入巴黎俱乐部在政治经济和安全外交等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0.
今年11月23日,由于美国国会联合减赤特别委员会(“超级委员会”)未能在规定期限内达成协议,美国政府的减赤努力再次以失败告终。此次协商的失败,不仅没有消除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隐患,还进一步加剧了美国政治极化,使低迷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