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朱力 《人民论坛》2014,(7):6-10
当浮躁在一个社会中许多人身上表现出来,或者在群体认知与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情绪特征。社会浮躁的根源是,社会变迁后社会成员在认知与行为上对其不适应的反应。社会变迁是因,社会浮躁是果。它不是人为可以消灭的。浮躁心态的对立面就是冷静、淡定、理智的社会心态。其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对此心态的调控,二是个人对社会环境的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2.
眼下,浮躁已成为一种“流感”,传染了一些领导干部。一些领导干部的浮躁,从浅层次看是一种烦躁不安的情绪和心态,从深层次看,则是为人做事的一种不良“做派”。古人云:“心浮则气必躁,气躁则神难凝。”所谓“神难凝”,引申来讲,就是做人不踏实,做事不扎实,心猿意马,志大才疏。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因为竞争激烈,职场人心态不稳、心情浮躁,职业规划盲目、徘徊成了普遍现象。其实,要想在职业发展上有所成功、有升职加薪的机会,耐心是个很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在职场上拼搏需要有很强的忍耐力,一步一步的向上攀登,登上更高的平台。如果心态浮躁,没有忍耐力,则使自己离成功更远。  相似文献   

4.
当浮躁在一个社会中许多人身上表现出来,或者在群体认知与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成为一种群体性的情绪特征。社会浮躁的根源是,社会变迁后社会成员在认知与行为上对其不适应的反应。社会变迁是因,社会浮躁是果。它不是人为可以消灭的。浮躁心态的对立面就是冷静、淡定、理智的社会心态。其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宏观层面对此心态的调控,二是个人对社会环境的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5.
管健 《人民论坛》2014,(7):11-13
浮躁是一种冲动性、情绪性、盲目性相互交织的病态症候,它让人找不到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随波逐流,对于组织和制度而言,浮躁的氛围也是发展的大忌。一个浮躁的领导只能好大喜功、盲目自大,一个浮躁的组织无法反躬自省,健康成长。力戒浮躁之气,需要倡导求实之风。  相似文献   

6.
浮躁心态,像一场瘟疫在社会上蔓延,并不同程度地侵染着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这种心态,使人在思想上肤浅焦躁,在工作上飘浮毛糙,在作风上浮夸急躁,对贯彻党中央战略部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产生了不可低估的消极抵触作用,成为贯彻落实工作的一大障碍。克服这种心态,无疑便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注意的一个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浮躁,是一种轻浮急躁的心态,是一种草率飘浮的作风,也是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温床。浮躁的特征是:情绪不稳定,易急躁;头脑不冷静,易冲动;心理不平衡,易偏激;精力不集中,易走神;工作不静心,易分心;作风不沉稳,易追风。与浮躁结缘的干部,往往干工作不是精益求精,而是敷衍了事;看待问题,认识事物浮于表面,缺乏深层次的分析研究,以致不能客观看待事物,正确处理矛盾;做事往往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往往丧失了深谋远虑的功夫。浮躁的出现和蔓延,当然不是毫无来由的。目前,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转轨变型的时期,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多样化的发…  相似文献   

8.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13,(13):20-21
温国呜认为,广西舞蹈界有着良好的老中青传帮带传统,他希望能够将这个传统不断发扬光大,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多的艺术精品。“不管梦想也好理想也罢,每一件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好。那种投机取巧、功利性强的浮躁心态,能取得成功的是不多的。”  相似文献   

9.
心态对于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产生着深刻影响。社会心态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当前青年中主要的不良表现为浮躁心态、颓废心态、悲观心态、怨恨心态和极端心态等。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青年的自身特点、青年所处的社会环境、青年边际人的社会文化定位和网络技术的助推,都影响着青年不良心态的形成。从促进青年发展的角度看,要努力使青年养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10.
《上海人大月刊》2005,(12):27-27
一忌浮躁。脱离我国经跻与城市发展的实际,争做国际大都市的做法。暴露出城市定位、城市规划中的浮躁心态。在城市化浪潮中,有的地方急功近利,贪大求全,使城市发展误入歧途。如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规划,从建设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着眼,是城市发展中必须思考和回答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浮躁的出现与我们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与社会转型大背景密不可分。其中,制度的不健全与不完善对社会浮躁的泛滥有着重大的影响。制度所关注的是人们行为的调整,它并不能直接调整社会心理状态,但基于浮躁行为与浮躁心理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度是可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而达到间接调整浮躁心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芸 《今日浙江》2011,(20):60-60
人的修养,是一种内心的功夫。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的党员干部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局面,许多人不重视自我修养,有一部分的领导干部心态浮躁,一小部分滑到了错误的边缘,有的甚至跌进了犯罪的深渊。这样的例子很多,在各式各样的表象之下,根源却只有一个,即没有守住心中的底线,放松了以个人修养为基础的自我监督。  相似文献   

13.
<正>就国家而言,太平、安康、稳定、持久是理想的发展目标。就个人而言,岁月静好、心亦安然,似乎才是中国人所追求的更高境界。但实际的情况却是:"中国人太浮躁了"。在当下中国,"浮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情绪和心理状态,更是一种社会状态、公众情绪、普遍性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甚至是人们用以阐释社会运行逻辑的流行概念。人们对浮躁和摆脱浮躁有共识,却难逃"浮躁—焦虑"恶性循环。从个人的急躁、惶恐,到社会整体对立竿见影的过度追求、对速成快富的推崇,再到制度层面对经济效率的倾向性引导及社会整体安全感的缺乏,浮躁突破了阶层、行业的藩篱,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社会良性运行。"个体的浮躁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社会的浮  相似文献   

14.
陈宏程 《群众》2014,(10):62-63
<正>静气是什么?是一种"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坚定专注,是一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冷静从容,是一种"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心志境界。在各种思潮甚嚣尘上、各种诱惑层出不穷的现代社会中,激烈的竞争,快节奏的生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欲望,给人们增加了无形的压力,使一些人的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着匠气、俗气、燥  相似文献   

15.
道德行为的形成是各种因素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结果。社会心态是由这些因素构成的道德反应机制,道德行为要通过这个反应机制形成。社会心态构建道德行为的起点的六种方式是:态度的方式、感觉的方式、理性的方式、规定道德行为标准的方式、“场”效应的方式、构建和传播道德价值观的方式。从“自我觉知的社会心态”、“群体的社会心态”、“客我与主我相结合的社会心态”中则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社会心态对道德形成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起点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的自我和谐即身心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自我和谐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一种态度。实现自我和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就领导干部来讲.实现自我和谐关键在于培育健康和谐的心态。  相似文献   

17.
创作《马克思与恩格斯》、《毛泽东与邓小平》油画作品是“一校两院”校院长王元新先生的创意。对于我来说,为“一校两院”创作红色题材油画作品,即兴奋又感到有压力,因为“伟人”油画作品是一种高难度的创作,其一,没有深厚扎实的基本功,没有耐心,没有心灵与情感上的准备是画不好的,其二,若有一点点浮躁心态也难以完成好此创作任务。  相似文献   

18.
庄恩岳 《今日浙江》2009,(16):61-61
拥有良好的心态是对付浮躁世界的最好武器,也是对付烦恼生活的灵丹妙药。保持好心态,工作就会干得好,事业就会更成功,生活就会更健康。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心态变的浮躁无比,干什么都想一蹴而就。经过艰辛的求职和社会实践,他们开始频频跳槽,想找个新起点,屡屡受挫又发现诸多不如意之后,心理产生强烈落差。所以怨由心生,不断抱怨。  相似文献   

20.
赵晖  周赟 《人民论坛》2014,(7):14-18
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新变化推动了社会浮躁的产生。正是程序观念的淡薄、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人们轻视理性程序规则、注重欲求结果,继而引发了浮躁心态。遵循程序正义原则有助于培养理性认知,促成认知能力对欲求能力的限制,达到两者平衡从而使心理机制处于和谐平稳状态,最终避免浮躁心态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