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有积极实施法定行政作为的义务,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能够履行而未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行政形式行政相对人就行政主体的不作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对被告重新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按照《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为司法权不能代替行政权的行...  相似文献   

2.
李云霖  代新新 《前沿》2014,(15):82-84
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行政不作为是指环境行政主体根据其法定职权且有履职能力的情况下,对遭到陆生野生动物侵害主体申请补偿时消极不履行、未完全履行或拖延履行的行为。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行政补偿不作为的司法审查既有规范行政不作为行为、保护受害主体合法权益、提高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程度的价值基础,也有行政不作为的法律、司法解释、政府规章等法律基础和司法审判的实践基础。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确立原告资格、明确起诉期限、明晰举证责任与选取合适的判决形式是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行政补偿不作为司法审查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国家赔偿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而言的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违法同样会给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对这种损害 ,国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现有的《国家赔偿法》尚没有明确这一点。因此必须首先对行政不行为违法的涵义作出界定 ,同时要明确实现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责任的价值 ,以及如何实现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的责任。肯定该种责任 ,使之有法可依 ,对于完善行政立法 ,健全国家赔偿制度 ,推进依法行政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安行政不作为是指公安机关负有积极的法定作为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法定职责的一种行政违法行为。对其构成要件要从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负有特定作为义务、具有作为可能性和程序上不为三个方面去把握。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认定公安行政不作为时,应当区分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与“刑事侦查行为”,“不作为”和“不能作为”,“工作时间内”和“工作时间外”,要认识到公安行政不作为的构成并非以相对人的申请为要件。  相似文献   

5.
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对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对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相对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不作为违法行为进行司法监督的法律依据。从行政诉讼法立法精神看,只有行政机关负有法定职责而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不作为行政行为才可能引起以不作为行政行为为审查对象的诉讼。其前提条件是  相似文献   

6.
浅议公安机关行政不作为的可诉范围和举证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机关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 ,导致公安机关行政不作为 ,引起行政诉讼 ,公安机关负有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7.
曾祥顺 《新东方》2007,(4):43-47
一、引言抽象行政行为可以分为抽象行政作为行为和抽象行政不作为行为,而广义的抽象行政不作为也有合法和违法之分。由于合法的抽象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理论研究意义相对有限,所以本文中的抽象行政不作为仅指狭义上的,即违法的抽象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8.
行政行为可分为行政作为和行政不作为;当前理论界常把行政不作为看作是违法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并非都是违法行政行为,随着行政改革的深入发展,合法的行政不作为将会大量出现。行政不作为从其性质上分为合法行政不作为和违法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9.
中国行政法学界对如何界定行政不作为有多种主张.通过分析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与实践及我国学者对之的理解,笔者认为界定行政不作为应以法定作为义务为标准,如果行政主体未履行法定作为义务,不论这种作为义务是程序上的作为义务还是内容上的作为义务,都构成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10.
刘永健 《传承》2009,(16):140-141
行政行为是整个行政法学的核心,是行政法学的逻辑起点。作为行政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不作为,在我国行政法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尚有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从各国关于其内涵的规定入手,着重对我国行政不作为的概念观点做一些简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表现为:行政职权行为致人损害赔偿和其他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在法律适用上存在竞合关系。《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前,行政职权行为致人损害赔偿适用《国家赔偿法》,其他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适用《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后,行政职权行为致人损害赔偿适用《国家赔偿法》,其他行政职务行为致人损害赔偿适用《侵权责任法》。行政职权行为致人损害赔偿与民事赔偿的混合表现为两种形式:不动产登记错误致人损害赔偿与民事赔偿的混合,行政不作为致人损害赔偿与民事赔偿的混合。两种情形下的法律适用及责任分担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2.
行政行为是整个行政法学的核心,是行政法学的逻辑起点.作为行政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不作为,在我国行政法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尚有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从各国关于其内涵的规定入手,着重对我国行政不作为的概念观点做一些简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张铃 《云南人大》2007,(2):18-19
行政不作为是相对于行政作为存在的一种行政行为方式,是违法行政行为的一种基本状态,但比起“乱作为”,“不作为”的危害和影响则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其具有隐蔽性和潜在性,容易使人们忽视。行政不作为问题的存在,是影响队伍建设和行政机关工作水平提高的“瓶颈”,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如果不从根本上对此问题加以解决,就会愈演愈烈,纵容敷衍了事、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因此,重视对行政不作为问题的研究,寻找出解决行政不作为问题的具体方案,是相当有必要的。本文试从行政不作为的界定、成因及法律规制等有关问题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4.
曲婧 《求索》2012,(12):185-187
随着《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行政法治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各级各类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已走上规范化、法治化道路。但行政实践中,不规范、不合法的行政行为或行政不作为现象频发。作为一种公共事件,"行政不作为"严重影响了行政机关及国家公权力在社会公众中的社会形象,损害了广大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必须从制度上加以解决。在此,我们提出监督机制、问责机制、复议机制、诉讼机制、国家赔偿机制等五种防范行政不作为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5.
孔庆晶 《传承》2014,(9):88-89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权力与责任严重脱节的行政违法行为状态,它不仅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正当权益,而且严重损害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形象。因此,应遏制行政不作为,有效地对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进行监督,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一、案情简介 【案例1】沈某诉浙江省桐乡市国税局行政不作为案: 浙江省桐乡市沈某获悉该市某建材厂存在严重的偷逃税款行为.便署名向当地国税局举报,但过了三四个月也未见对此事查处的结果与回音.沈某遂起诉状告国税局行政不作为。2000年11月21日,桐乡市人民法院一纸裁定“被告桐乡市国税局是否履行税务稽查的行为,既未侵犯原告的利益,也未对原告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的影响”驳回沈某起诉。  相似文献   

17.
囿于现行法对原告资格、受案范围等的限制,行政不作为一旦对公益有所损害,行政诉讼便无济于事。司法实践则先行一步,针对涉及环境公益的行政不作为,W市X区法院在环境公益民事诉讼的判决中确认:案件中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的行政主体应履行一定的作为义务,承担起环境修复及公益保障的监管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中国首例公民状告政府行政“立法”不作为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对于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不作为,公民可否提起行政诉讼?从行政法治理念出发,应该赋予公民起诉权。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目前尚不能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公民可以对与抽象行政不作为密不可分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这是一条比较可行的救济途径。此外,公民也可以寻求行政机关或立法机关的救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公安机关行政不作为违法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在行政不作为的认定问题上存在一些错误理解和模糊认识,对行政不作为构成要件的研究有助于广大公安民警的正确认识,进而在实践中减少和避免行政不作为违法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 (法释〔2 0 0 1〕 2 3号 )肯定了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赔偿责任 ,但实践中对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如何界定、相应的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以及免责 (减责 )情形三个问题仍有模糊认识。有必要界定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内涵和外延 ,确定相应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及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免责 (减责 )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