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网络带来了信息传播的便利,也使隐私权的保护面临挑战。目前,许多国家都已建立了完整的网络隐私权保护体系,而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多数情况下仍然用一般人格权来解决网络隐私侵权的矛盾。在新修改的《侵权责任法》中,我国首次对网络隐私侵权问题进行了特殊规定。网络服务商作为信息控制者和网络服务者存在两方面的义务,在法律中应当进一步明确网络服务商的义务和责任,同时建立网络隐私权的监督机构,从法律制度和行业规范两种途径渐进式地建立起完整、统一的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双管齐下,维护我国公民在网络环境中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网络实名制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又容易导致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威胁公民的隐私权。"网络暴力"事件频发,从个人信息的层面反映出网络实名制下的隐私权较传统隐私权出现的新内涵和新特点。网络实名制下个人隐私权的保护方式和手段应与时俱进。要从立法、互联网行业规范、司法救济等角度进一步完善理论和制度构建,以保护网络实名制下的个人隐私权。  相似文献   

3.
文维 《人民论坛》2010,(9):80-81
近几年来,借助网络侵犯隐私权的案件激增。如何更有效地保护网络隐私权,成为目前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从隐私权与网络隐私权的界定与范围着手,分析了网络隐私权的侵权形式与我国目前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缺陷,并对如何完善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保护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隐私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树甜 《传承》2011,(2):78-79
网络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网络空间下的扩展和延伸,伴随着网络隐私权侵权的多样化及复杂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对网络隐私侵权的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和实施,说明了我国在网络隐私权的保护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框架,从行业自律、培养公民自我保护意识等方面加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微博侵权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的侵害。微博缺少严格的把关机制,网络的匿名性致使对微博侵权难以认定,微博用户法律意识淡薄等,是导致微博侵权现象的主要原因。我国应完善与细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微博侵权的惩治措施,实行微博注册实名制,建立微博信息发布把关机制,提升公众法律意识,倡导理性文明使用微博,以防范微博侵权。  相似文献   

6.
网络实名制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性和合理性,但其推行必须以公民个人隐私能够得到有效保障为前提。网络实名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但是,由于我国立法、配套制度以及网络技术存在缺陷,网络实名制下网民注册的个人隐私信息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完善相关立法、制度、技术并提高网民的法律意识,对于网络实名制下个人隐私权的保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和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保护和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其对象内容及主题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保护网络著作权应对网络条件下作品表现形式、作品著作财产权的延伸、著作权主体身份及权属证明、著作权侵权责任、网络侵权的制止和网络侵权损害赔偿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隐私权的保护制造了很多问题。通过立法保护网络隐私权是一种很重要的保护方式,但我国现行的针对网络隐私权的法律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本文针对立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9.
网络信息侵权是近年来司法实践关注的重点领域,《民法典》在个人信息保护和网络侵权责任认定也作出了较为系统的规定。与侵权责任有关的网络信息是指一种描述或记载,由网络用户通过网络服务提供者表达,体现出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特定权利主体的可识别性特征以及相关联的事实、事件。网络信息的规范需要公私法协同,各国基于不同的价值目标,在规范制定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区别。网络信息侵权责任需要识别侵权责任人,在实名制框架下查明虚拟主体的真实身份,确定共同侵权行为中不同主体的责任分配。网络信息侵权行为与信息在网络中的发布、转载、存储、携带、删除等密切相关,并关联到被侵权主体的具体权利。在网络信息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中,我国采取接近欧盟GDPR中的避风港原则,在实务适用中可采取查明删除义务的具体内容并建立履行规则,同时通过严格责任来认定侵权过错。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萌 《前沿》2010,(9):74-77
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技术性使得网络时代的隐私权保护变得异常脆弱,网络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的一种延伸和扩展,伴随着网络隐私权侵权的多样化及复杂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网络隐私权的防护能力较弱,存在于我国互联网上的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主要是对于个人信息的非法侵害,而且有关网络隐私权的立法目前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面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现状,其立法完善和保护成了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彻 《前沿》2005,(10):141-144
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个人隐私权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我国,加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已成为当务之急。基于此,笔者欲进行一番有益的探讨。文章介绍了隐私权、网络隐私权及当前网络隐私侵权的主要形式,比较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和以欧盟为代表的两种国外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模式的优点及缺陷,并于文章最后,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现实的基础上,提出完善隐私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网络实名制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荣林 《前沿》2010,(15):74-76
为了解决网络乌托邦状态造成侵权和犯罪行为,网络管理机构极力主张网民上网实行实名制,然而网络实名制无疑会给网民的自由言论造成影响,从而吓阻网络上的自由言论。为此,我们主张实行后台实名制,这既可以保证网络言论的自由,又可以大大减少网络侵权和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邻里安装摄像头侵害隐私权案例的裁判思路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存在判断侵权标准不一,以及侵权责任承担方式难以回应权利保护需求的问题。因此,需要从实践问题出发,通过法教义学的体系建构,结合摄像头摄录的动态画面的性质判断摄录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借鉴公平合理的相邻关系处理原则解决隐私权与保护住宅安全的权利的冲突问题;从被侵权人的利益保护角度出发适用隐私权侵权责任承担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服务提供者往往在版权人和侵权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与传统版权侵权不同,网络版权侵权呈现出周期短、不易发现等特点。在追究直接侵权人责任的同时,网络服务提供者也存在不可避免的间接侵权。因此,有必要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形态和归责原则进行深入探讨,并对我国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民的传统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保护问题在新的环境下面临着新挑战,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对公民隐私权进行有效保护是档案研究人员的新任务。本文从档案法律法规的角度对公民的隐私权进行探讨,研究如何完善档案法规来适应公民对隐私权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一家网络法庭自成立后,先后受理了20多起网络侵权的案件。在审理这些新型案件的过程中,法院探索出一系列成功经验。但同时网络侵权维权也面临着无法得到有效“司法保护”、网络侵权认定责任难、网络侵权的司法管辖等困惑。  相似文献   

17.
汪琳  李誉扬 《人民论坛》2012,(23):126-127
读者隐私权客观存在,但目前图书馆对读者隐私权的保护重视不够,读者隐私权被侵犯的情况以多种形式呈现。为有效保护读者隐私权,在恰当界定读者隐私权概念、正确把握读者隐私权被侵害现状的基础上,有效采取培育隐私权意识、在行业规则和法律中明确规定读者隐私权以及通过提高网络技术手段等措施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政府网络管理是信息网络防控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政府网络管理的相关立法并不完善,有关职能部门的执法经验尚不成熟,网络飞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因素导致政府在履行网络管理职能时可能出现侵犯网络主体隐私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这类侵权行为不同于发生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网络民事侵权行为,与之相应,因这类特殊的侵权行为而产生的政府网络管理中的侵权责任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科技是把双刃剑,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其所带给人们前所未有便利的同时,也让人们开始注意到一种新的纠纷的产生:网络侵权.本文就侵权责任法三十六条对网络侵权的相关规定展开对网络侵权界定、构成要件、特殊性以及该法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达到对网络侵权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王琳 《人民论坛》2014,(11):94-96
当前,网络版权侵权方式呈现多样化,网络版权客体具有专业技术性强、不稳定、易毁灭等特征,侵权证据与其他普通民事案件相比收集难度较大,成为制约网络版权侵权诉讼的瓶颈,严重阻碍了网络版权侵权诉讼的进行,甚至影响了知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需深入探究,寻找对策,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