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法的正义价值与和谐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经济法正义价值是构建和谐经济的前提,和谐经济是经济法正义价值追求的目标。经济法的正义价值往往通过产业公平化、市场竞争规制化,以及政府干预等途径来实现。在用正义价值构建和谐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处理好平衡差别待遇、资源共享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坚持走不断创新和发展之路。就当前我国的形势发展需要而言,经济法创新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有:一是创新价值理念,使经济法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能把“社会公平和正义”奉为经济法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并自觉地将其贯彻落实;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包括对经济立法和经济法实施的体制和机制应进行集中化、民主化和科学化改革,并重点抓紧制定《反垄断法》和《宏观调控基本法》。  相似文献   

3.
曹绪红 《前沿》2006,(2):131-134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之产物,经济法律制度追求实现实质正义和对社会的二次调整方式使其在众多法律规范中独树一帜.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解决公司人格滥用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防范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来逃避义务和责任,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利,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的正义、秩序和效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己被广泛运用,但我国对其了解和研究尚嫌不足,有关法律亦无明确规定.本文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从经济法价值和调整方式两方面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以期对我国引进该制度,促进经济法律规范的完善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4.
王宝娜  杨晖 《前沿》2011,(8):102-105
经济法价值理念、功能、概念范畴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对法律概念的厘清构建经济法体系大厦的逻辑前提。经济法功能的实现从对社会经济行为的调整开始,而主体则是行为的主宰者。因此对经济法主体范畴进行阐述就成为必需。通过千里之外的美国金融危机改革的"知识型"例证,试图说明经济法主体:消费者、经营者、社会经济管理者概念界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视野下的收入分配社会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凸现作为经济法价值的社会公平,其法理基础在于经济法调整社会分配关系和经济法的社会本位法属性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以及削减收入分配不公危害则是其现实要求。建立和完善收入分配的基础经济法律制度以及收入分配的调控监管制度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实现收入分配社会公平的经济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学自本世纪初在德国产生以来,已经80年了,然而经济法之边缘即经济法学的研究范围仍很不清晰。经济法与民法、商法、行政法、环境法、劳动法之界限有待进一步廓清。事实上,经济法的边缘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密切相关,如能准确界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边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但遗憾的是,学界对经济法之调整对象,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有: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民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组织的内外经济关系①;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宏观纵向经济关系②;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管理关系和经济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明华 《桂海论丛》2007,23(5):67-69
体现国家渗透市场理念的经济法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国家和市场有着天然的亲缘关系.经济法也正是基于市场失灵与政府缺陷的二元结构,确立了自己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逻辑基点和路径选择.就业歧视问题体现了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管制缺陷的两难境地,其形成机理与经济法的基本机理具有相通之处.因此,经济法解决机制将成为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离不开经济法的规制。而我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学界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调整特定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准则,是经济法律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指导性要求与标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应该反映经济法的本质,反映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客观性。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竞争原则、社会利益原则和经济秩序原则。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自 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最早提出“经济法”的概念以来 ,国内外学者先后对经济法的定义、调整对象发表了各种观点。从 2 0世纪 80年代起 ,我国学者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地位也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形成综合经济法论、学科经济法论、经济行政法论、纵向经济法论和纵横经济法论等五大法学流派。时至今日 ,相关讨论仍在进行。我们认为 ,现阶段我国经济法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 ,即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现经济调控关系、社会经济保障关系等。因此 ,经济法是与民商法、行政法…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法理念的研究在农村经济法研究领域中尚处于薄弱环节.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提炼并阐发农村经济法理念以指导农村经济法理论研究和实践,从而破解“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以及农民的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顺着历史的脉络通过对理念和法律理念进行简单的梳理,为农村经济法理念的提炼和阐发做了必要的智识准备,具有方法论意义.然后通过对决定农村经济法理念的历史因素、制度因素以及农业产业因素的考察后,确立了农村经济法的三个理念:自治理念、实质公平理念、城乡统筹理念.  相似文献   

11.
论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理念对经济法发展的指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核心思想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科技协调发展,永续不断。其经济哲学的战略思想,尤其是其公平理念,恰恰能使经济法调整社会、环境与经济的发展达到融合与统一,使经济法治能够更加理性地运作。故把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理念引入经济法的研究视野,显得必要且重要。  相似文献   

12.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直接要求在新时代和新发展理念下,经济法应当实现从确认政府经济权力到控制政府经济权力的转变,以更好发挥政府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经济法控权属性由此而生。但是,在理论层面上,仍须廓清经济法控权的理论定位。法治的最关键命题就在于通过法律有效实现权力控制,经济法控权乃是法律控权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法律控权是一个系统化、多方位的运作模式,经济法控权更为关注一般规则在政府与市场关系法律调整中的适用,经济法控权与行政法控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3.
杨佶 《理论月刊》2007,(9):109-111
独立的诉讼机制的建立是完善经济法律部门的重要环节。经济诉讼应以经济法的公益性作为其核心价值理念,以国家、个人和社会组织作为其诉讼原告,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为受案范围,以举证责任倒置为其基本举证原则,以统一的经济责任作为其制裁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具体程序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公平作为经济法的核心价值内涵,在具体含义上,可分为微观的经济公平、中观的经济公正和宏观的经济正义。由于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在不同的经济法律关系主体间社会公平的具体理解具有不确定性。为实现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和谐,在经济法立法策略上,应通过具体权利义务内容的实质规定体现微观经济公平和中观经济公正,而对宏观经济正义目标则应采取将价值争论转换成具体法律程序的方式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刘立 《理论月刊》2005,1(7):107-108,114
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与其他经济法基本原则相互关联、共同致力于实现经济法追求的以人为本和社会整体效益的价值理念,是经济法立法、执法与司法的最高标准与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重点解决好“共建共享共富”的问题,而法治保障是关键。经济法天然具有的国家干预促进经济发展之属性、独特的社会本位理念、差异化主体制度、调制法的二元结构决定其在解决好“共建共享共富”问题上能够发挥比其他部门法更重要的作用。正确理解和适用经济法,必须坚持改革与经济法治并行的发展道路,发挥好经济法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促进分配正义等实现共同富裕核心议题方面的法治保障作用,这是经济法现代性与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双向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对个体户、经济组织和法人的一体化作一简略探讨.从调整经济关系,执行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讲,经济法和民法都属于经济法.由于经济关系领域分宽广,根椐经济关系的可划分性,经济法和民法又分别成为两个独立的法律体系.经济法与民法的最大区别在于,民法把调整公民个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作为主要内容,经济法则把调整范围确定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经济组织和公民在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社会关  相似文献   

18.
张荣健  龙剑青 《理论月刊》2006,(12):109-111
当前我国经济法责任的研究存在研究方法的失当问题,可考虑改演绎推理为归纳推理。经济法有独立的责任形式,本文在现有经济法责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基础之上,从对经济法体系的把握入手,并尊重现有法律部门的责任形式,结合经济法的理念、价值观以及经济法的发展性,归纳出了商主体、市场管理主体和宏观调控主体的经济法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促进法是调整因循环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其符合经济法的本质要求,契合经济法的基本特征,是经济法部门的组成部分.循环经济促进法是一部综合法、促进法和政策性立法,它的调整对象是循环经济管理关系和循环经济合同关系,价值取向包括生态效率、生态公平、生态秩序和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20.
张发坤 《理论月刊》2003,(10):45-46
陈安先生的《论国际经济法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和独立性》一文对国际经济法这门新兴学科的特点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专门论述,但笔者不同意陈安先生关于国际经济法的“边缘性”特点的定性,并着重从法律的调整对象这一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国际经济法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不是其他法律学科部分内容的简单集合,不具有边缘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