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前言:“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为了能进一步改善我国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造“城中村”就有着必要性和迫切性。一、深圳“城中村”问题的基本情况及主要问题(一)深圳“城中村”的基本情况深圳在市政府的文件《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改造暂行规定》对“城中村”的定义是:我市城市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城中村”成为制约城市化健康发展的一个难题 “城中村”现象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个棘手城市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这些“都市村庄”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凸显出许多社会问题。散播在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周边城乡结合部的数量众多的“城中村”,实际上绝大部分已处于繁华的闹市之中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扩张,原来处在市区边缘的村庄纷纷被城市所包围,出现了“城中有村”的现象。改造“城中村”,如何使城市和村民“双赢”,成了当前需要研究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城中村”改造是农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城中村”改造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  相似文献   

4.
熊思远 《创造》2007,(4):116-119
城中村:现代新昆明建设中的一条煞风景线 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北京到武汉,从西安到昆明,一座座快速膨胀的都市正张开大口,一嘴一嘴地吞噬着城市周边农村的土地,一个一个的“城中村”也作为城市化的“产品”,一方面既供给着继续扩张的城市所需要的廉价劳动力,一方面又吸纳着靓丽都市所排泄的“脏、乱、差”以及各种刑事犯罪的污泥浊水。  相似文献   

5.
探讨     
《政协天地》2012,(10):56
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说到底就是把农村改造成城市、把农民转变成城市居民,其根本点在于如何在城中村改造实施的过程中,让利于民、造福于民,把城改的过程变成富民惠民的过程,真正让农民富裕进城。未央区作为西安市的行政新区,在由传统的城郊区向城市中心区转变时,区委、区政府计划用四  相似文献   

6.
李诗伟 《政策》2007,(6):49-50
武汉市汉阳区是一个以城带乡、城乡结合的中心城区,36个村均属“城中村”改造之列。2004年3月,汉阳区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始“城中村”综合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7.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产物且具有普遍性,并与现代城市文明形成强烈反差。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城中村”综合改造已成为中部地区现代化建设日渐紧迫的艰巨任务,并直接影响到中部崛起的进程。中部地区“城中村”综合改造有着一些共同的历史背景和相似的社会条件,也面临着一些共性的问题和矛盾。加快“城中村”综合改造意义深远,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协商论坛》2014,(5):33-33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我省“城中村”改造取得了很大成绩,提升了城市档次,改变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居民收入,增加了税收,拉动了就业,盘活了土地……但在改造过程中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征收拆迁难度大、开发周期长等问题,如何把“城中村”改造这篇文章做好,省政协委员周戈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清徐县近年经济迅猛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是,城市急速扩张裹挟进来而又来不及消化的村庄形成了典型的“城中村”现象。谁都知道,城中村改造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触及千头万绪的矛盾纠葛,搞“政绩工程”的人不敢干,做“表面文章”的人不愿干。新一届清徐县委、县政府决心执政为民,解决这个难题,于2005年底正式拉开了城中村改造的序幕。  相似文献   

10.
论“城中村”改造的产权障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中村”作为我国目前城市迅速扩张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基本的原因是集体所有的产权制度。因此,这一产权制度亦成为我们目前对“城中村”进行改造的主要制约因素。为使“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必须通过资产清核与明晰产权来克服这一障碍。  相似文献   

11.
城中村是我国各地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是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拆迁改造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难点、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重庆市涪陵区的实践,就城中村拆迁改造中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一、城中村拆迁改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在一些城市也出现了“城中村”的现象。为了使这些“城中村”有序地进行规划改造,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构筑和谐社会的目标,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自治区建设厅《关于做好“城中村”规划改造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3.
蔡仲光 《今日浙江》2006,(15):24-25
“城中村”是伴随着快速城市化引发的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与面积大幅扩张而形成的。由于城市规划跟不上城市的快速扩张,在一些地区仍然保留和实行农村集体所有制,城市建设用地将其包围,形成了城市内城乡并存的二元结构,成为“城中有村,村中有城,村外现代化,村内脏乱差”的地区。“城中村”的长期存在,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城中村”具有六个基本特征:一是村落处于城乡结合部地区,已经完全没有农用地或只有少量农用地。二是流动人口聚集,人口密度大。三是基层管理组织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人口管理体制。四是市政基础薄弱,违法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昔日城市边缘的一些村落成了“都市里的村庄”。如何推进撤村建居和“城中村”改造,已经成了当前城市化工作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包围”农村,是中国城市化加速以来各大中小城市独特的普遍现象。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各个城市也加快了首先消化“城中村”的步伐 仅仅是转换户籍,靠一个政策就能解决。但要真正把“城中村”变换为真正的城市社区,是艰难甚至漫长的。 广州在2002年年中出台一揽子改造  相似文献   

16.
城中村是随着中心城市空间范围的扩展,在城乡交接地带出现的既非城市、也非农村的空间形态,是城乡各种要素的集聚区,但由于处在非城非农的尴尬境地,同时也是体制机制瓶颈制约区,因而也成为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前沿阵地和突破口.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三化同步”战略为城中村的发展提供了好的时代条件,但是转型过程中导致的集体资产经营困境,使众多的城中村缺少承接“三化”的基础和平台,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城中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是破解城中村发展困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正>"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变迁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其实质是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被动城市化的产物。作为"都市里的乡村","城中村"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影响到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已是当务之急。作为"过渡型社区""发展型社区","城中村"社区治理相较于一般城市社区治理或农村社区治理,其牵扯的利益更加多元,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在治理过程中,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底,广州市政府启动了大规模城中村改造,这种“运动式”改造,是在政府与市场合力推动下“改”起来的。以自发流动人口聚居区与非正式经济立足的城中村,区域空间形态与其非正式经济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以空间形态为核心的改造,可能使原有非正式经济体系发生急剧转型或撤退,并给流动人口城市居住及生活以致命影响。由于城中村非正式经济拥有细分市场下的特定指向性,是城市弱势群体的基本经济方式,应拥有现背景下合理性生存空间。结合原有社区基础,引入更具有弹性与社会效益视野的城市更新理念,逐步实现城市改造,并为非正式经济留下必要生存发展条件,会更有利城市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荐书     
《创造》2011,(5):95-95
《未来没有城中村》:深度解读城中村 本书通过南方都市报记者的深度采写,萃取城中村列传配发的专家视线、南都深圳读本、南方评论周刊的观点精华,旨在全面扫描城中村拆迁中的阵痛与收获。探讨城中村改造之后,城是城、村是村的二元格局能否真正被打破?经济形态、利益分配、人文精神、社区关系,凡此种种,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大一统以及由此引起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城中村”的形成是因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所剩不多,农村的农民已经不靠耕种土地来维持生产、生活,且基本被城市的发展而包围的行政村。由于二元结构的存在,目前,这样的“城中村”实际上是已经或基本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经济形态,但仍然保持着农村组织形态的都市村落,必须通过对“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改制,实现村民变股东、村民变居民等一系列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