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辛稼轩三类民俗词的分析,探讨生活民俗摄入到词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意识以及对稼轩词作的影响。稼轩之祝寿、送别、宴饮词显示了词人反映的社会交往民俗事象的广泛性与传习性,稼轩之节序词体现了他对节序民俗题材的撷取与升华,稼轩之农村民俗词表现乡风民俗对词人个人习俗的传递与共振。  相似文献   

2.
日前,济南市历城区政协文史委主办的《稼轩诗刊》编委会举办了古体诗词欣赏和写作专题讲座。来自区内外的20余名诗词爱好者到场听取了精彩讲评,进行了深入交流。《历城诗刊》创办于1997年,出版了2期专刊后中断。2009年.历城区政协文史委将《历城诗刊》复刊,并更名为《稼轩诗刊》。自复刊以来,收到诗稿1300余篇,已编辑印刷了...  相似文献   

3.
张建 《求索》2005,(7):149-151
《山海经》严格按照先秦简文的句式行文,即一片简文记载一个地域的地理概况。全书一字一词,一词一义,将句中词义串起来就是这个句子的句意。书中文字都是实词,没有虚词。本书记述的范畴是中国的“南、西、北、东、中”五大区域,记述的主体内容包括山、水、疆域、矿藏、植物、动物以及村落人口等。这时的山水物都没有定名,现代的山水名有与《山海经》记述的山水同名者,但不是一回事。只有用先秦简文的字词句法去解读,才能还原《山海经》的本来意义,才能确认它是中国第一本地理志,才能确证它是秦国统一后编撰的著作。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当代戏剧的发展过程中,独幕剧始终占据着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而论及对独幕剧贡献最大者,则当推马森无疑.马森的戏剧创作始于他的大学时代,而他那些公开发表并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则大多写于他旅居墨西哥期间.这些作品迄今已公开发表十一部,它们是:《一碗凉粥》《狮子》《苍蝇与蚊子》《弱者》《蛙戏》《野鹁鹆》《朝圣者》《在大蟒的肚里》《花与剑》《进城》和《脚色》,后来,这些作品全都收入马森的独幕剧集《脚色》一书中,由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出版.  相似文献   

5.
苏四清 《湖湘论坛》2001,14(5):88-89
(一)爱默生的自然观 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1803—1882)是美国19世纪中叶超验主义哲学家、作家。他的代表作有《论自然》(1836)、《论美国学者》(1837)、《神学院献辞》(1838)。在这些作品中,尤其是他的第一部作品《论自然》,包含了他的超验主义的自然观,体现了他对于世界的超验主义态度。而这种自然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观有某些相似之处,这也许正是爱默生欣赏东方文化的原因。 超验主义是一种形而上学,它的中心思想是“人类能够直观地了解真理” 或“超越感官能力之外来获得知识”。爱默生…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31)
正贾平凹是一位极具叛逆性的作家,但又不失淳朴的本色。大家耳熟能详的长篇小说《秦腔》《、带灯》曾多次获得世界级别的文学奖,然而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也成就斐然,他所写的故事中充满心理意象,直探人性幽微《。故事生灵》中收录了贾平凹短篇小说创作高峰期的作品《天狗》《、瘪家沟》《、油月亮》,这些作品大多集中在1985至1989年,那时的文坛开始出现文化小说和"寻根文学",贾平凹也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又字景庄,崇安(今属福建)人。因排行第七,故又称柳七。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永是我国词曲史上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开拓者,他转变词风,用俚语入词,使词从上层社会回到市井里巷中,对词的形式的发展和词的艺术表现手法都作出了贡献。遗作有《乐章集》,集中除少数当时流行的小令外,绝大多数是长调,而且有不少是他创制的。他写的《雨霖铃》就是柳词艺术风格的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全词云:  相似文献   

8.
《贺新郎》     
读宋词,总体的感觉是婉约一路,北宋胜于南宋;而豪放一路,南宋胜干北宋。这大约也是形势所然。中原沦陷,生灵涂炭,朝廷偏安,奸人弄权,使意在恢复而又有愿难酬的志士仁人,一腔郁塞不平之气无处发泄,抒而为词,激昂慷慨,让人读后精神为之一振、血脉为之贲张。其精粹之作,除稼轩外,当数张元干《芦川词》和张孝祥《于湖词》的几阕压卷之作了,特别是张孝  相似文献   

9.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中国新闻事业创始人之一。早在1935年至1938年间,他在《大公报》担任特约通讯员和记者时,即写出了大量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的报道,他的传世之作《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等通讯集,也在这一时期出版。在这些独具风格的作品中,范长江对祖国的边疆与民族  相似文献   

10.
在《说文解字注》中,段玉裁关于联绵词的名称、性质、特征、训释体例等发表过一系列的见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联绵词理论。他的这些精辟见解直接为后代学者所继承,成为现代联绵词研究的理论核心。在清代研究联绵词的学者当中,段玉裁的成就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11.
纪晓建 《理论月刊》2006,(11):118-120,129
山水植物是原始先民最早的自然崇拜对象,因而山水植物神话便是原始自然神话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山水植物神话是原始先民自然崇拜的直接产物,它产生于原始人类的万物有灵论,是原始先民探求原始自然神秘力量的反映,这在《楚辞》和《山海经》中有大量的神话材料可以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8)
正独创中国山水画"五韵"学说作品被誉为代表当代山水画最高水平山水画作品将影响中国画坛未来一千年今天,他位列中国当代画坛山水画榜首;他被刘大为誉为代表当代山水画最高水平;他是中国当代山水画家中作品拍卖最多、最高者;他的山水画作品将影响中国画坛未来一千年;他是唯一在世便被成立艺术研究院的画坛巨匠;他独创山水画"五韵"学说,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一窥中国千年山水画的风骨神韵……他就是大土三阳,本名李晓辉,字孝回,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今春伊始,艺术界并再次为大土三阳举办作品精品展。3月18日,"大  相似文献   

13.
北京学者吴思的两本书《潜规则》和《血酬定律》很受读者欢迎,在历史作品排行榜上一直居高不下。吴思善于发明新概念,他提出的几个概念,例如“潜规则”,如今已经成为流行词。吴思的书富于启迪兼  相似文献   

14.
韩愈的艺术感通力极强 ,徜徉于诗画之间逐渐累聚的审美积淀对其山水诗作影响至深。对《山石》和《画记》的剖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韩愈作品诗画交融的实质就是对传统艺术手段的大胆消解与背叛 ,它使韩诗具备了独特的质感。这种特殊的质感既有传承之轨迹 ,又显示了盛唐与中唐作家诗境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赵利伟 《前沿》2003,(11):186-188
柳宗元的山水散文数量并不多 ,而且多是二、三百字的短篇。但每一篇都是仔细推敲、精心结构的杰作。他笔下的自然是经过作者的眼睛和心灵过滤、加工过的艺术创造。他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观察自然的 ,更把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感寄托于被弃置的美丽的自然之上 ,在自然山水中表现着他的感慨和命运、他的现实感受和人生理想。这就使柳宗元的山水散文比前人的同类作品更为丰富 ,更富独创性。而柳宗元山水文学的个性特征 ,又正是他兼收并蓄的思想结构在山水文学中的反映。研究柳宗元的思想结构与其山水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于发掘柳宗元山水文学中寄寓着深层内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初,法国艺术品行情公司Artprice的报告显示,2011年,张大千的作品共有1371件被拍卖,总额5.067亿美元,超过毕加索,居全球第一。其中,他的《人物山水二十八条屏》,拍出了1.35亿元的天价。  相似文献   

17.
在卢杰英布置简洁却随处可见《摄影作品赏析》、《艺术摄影的光与影》的办公室,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会如此醉心于摄影,卢厂长有些激动地反问我说,生活如此美好,我为什么不用镜头把她拍下来呢?转而又说,其实,我也希望将我的思想反映在我的摄影作品之中。说着,他拿出他在2000年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展出的部分作品,并饶有兴味地向我讲述起这些作品的拍摄经过……从一幅幅精美相片中可以看出,作为一名摄影家,卢杰英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我在霞村的时候》(下面简称《霞村》)于一九四一年六月在延安《中国文化》上发表后,几十年的遭遇是十分发人深省的。作品问世不久,当时文艺界的一位负责同志曾写信给它的作者,说他读完作品后流过眼泪。可是,这样一篇催人泪下的作品,却没有人在报刊上公开发表文章对它进行评论。一九四四年,胡风将丁玲在延安期间创作的七个短篇小说以《霞村》为书名编辑出版以后,有人特地为此书写了一篇书评,但也没有用只言片语谈到它。一九四七年,冯雪峰  相似文献   

19.
在鲁迅所推崇和介绍的俄罗斯作家中,阿尔志跋绥夫是令人瞩目的名字。自1920年10月到1921年4月,他在半年内从德文转译了阿氏的三篇小说(短篇《幸福》、《医生》及中篇《工人绥惠略夫》),作了三篇介绍阿氏思想和作品的译后记。1926年9月又译出杂文《巴什庚之死》。此外,他还在十多篇文章和书信中论及阿氏及其作品。 阿尔志跋绥夫是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颓废派文学的典型代表之一,他在俄国文学史上  相似文献   

20.
山水之乐 死生之悲——王羲之《兰亭序》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亭序》是中国文学玄言体向山水题材转变的重要作品之一。此文情景交融,理趣交辉,从山水之乐转到死生之悲,透射出深层的忧患意识,反映了东晋士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世道人生的态度。其对后世山水文学、书画创作的思想倾向与审美趣味等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