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在海峡两岸之间,有一位毕生醉心于茶叶事业,积极弘扬中国茶文化,坚持热心倡导“以茶为桥”促进两岸交流的传奇式人物,他就是在世界茶叶市场颇有名气的台商李瑞河先生。  相似文献   

2.
"寒夜客来茶当酒。"客来奉茶,以茶会友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和平使者"的作用。福建"天福"茗茶和台湾"天仁"茗茶两大茶叶集团创办人、台商李瑞河先生生于1935年,现年85岁,被很多人尊称为"世界茶王""当代陆羽""和平茶使"。2016年,李瑞河先生完成了一个心愿,把他在台湾南投县名间乡松柏岭的出生地故居重建成一座兼具茶历史文化展示和祭祖等多功能的文化馆,命名为"李氏家园",供民众免费参观。  相似文献   

3.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国物质文化的一块瑰宝。而茶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则远不止于此,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世界各国无论是茶物质文化还是茶精神文化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中国。一、茶是中国浓茶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陆羽的《茶经》出现之后。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可以看做是茶的发展的成熟阶段的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茶文化在唐代进入了繁荣  相似文献   

4.
自古名山出名寺,名寺产名茶。茶与寺与僧都有着深深的不解之缘。我冈最早种植茶叶的是西汉时期的吴理真,他在四川蒙顶山上落发修行,亦茶亦佛,禅茶一味。唐代,出自寺院的陆羽,所写的《茶经》记录了茶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孙宇 《两岸关系》2002,(4):57-57
世界上最大的茶博物院——天福茶博物院在福建省漳浦县建成。这座博物院是由有“茶叶大王”之称的著名台商李瑞河在家乡投资3000万元兴建的。 出生于台湾南投的李瑞河先生,四代种茶,在岛内开有60余家连锁店。1990年台湾股灾,李先生的天仁证券损失30亿台币。决心从失败中奋起的李瑞河,在相继考察日本、菲律宾、泰国等地之后,来到祖地福建漳浦。  相似文献   

6.
《时代潮》2000,(5)
在加拿大温哥华的亚太经合会的会议桌上,摆放着大会指定的唯一纪念品——天福813茶王。1000盒中国茶叶分赠给了18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与政要。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本着以茶会友的传统,把中国茶推上了国际舞台并使之挺立于世界饮料王国之中。李瑞河出生于台湾南投名间乡的一个淳朴的茶农之家,四代植茶。其先祖从大陆渡海去台,艰辛创业。至父辈,家中拮据,其父变卖茶园,开设了"铭峰茶行",从此莫定了李瑞河与茶叶一生解不开的缘。幼年时,有首歌这么唱:"唐山(大  相似文献   

7.
1993年,58岁的李瑞河在大陆创办天福茶叶有限公司,迄今天福茗茶已经在大陆23个省开办357家连锁店,成为大陆茶行业的龙头老大……  相似文献   

8.
曹琪 《今日上海》2012,(5):32-33
自1994年创办以来,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在历经多年的磨练与打造,已逐渐成长为上海市著名的文化品牌与节庆活动。去年,该节更名为“上海国际茶文化旅游节”,仍秉承“以节兴茶,传承文化精义;以节为媒,促进经济互动;以节兴区,扩大闸北影响;以茶载道,提升市民素质”为特质,在每年茶叶丰收之时为人们奉上一场美轮美奂的茶事盛典。  相似文献   

9.
宝鼎茶闲烟尚绿──《红楼梦》的茶文化氛围胡晓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园的国家。茶早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并形成了以名茶、茶水、茶具、茶俗、茶诗文等为代表的茶文化体系。这些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内容,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陆羽所著《茶经》从诞生至今一千多年时间里,屡次被翻刻、续写、翻译等。饮茶文化以及《茶经》在亚洲地区的传播是平和的、春风化雨式的,传播人群主要是来华使臣、留学生以及僧人等。而在欧美社会的传播则伴随着战争、流血以及走私等激烈冲突,主要以传教士、冒险家、商人为主体。《茶经》亚洲语言的翻译与出版是茶文化深化和广泛传播的标志,而欧美语言的翻译与出版则比中国茶文化的介绍要晚很多,直到20世纪才出现诸多欧美语言的译本。透过直观可见的一片茶叶展现中国人融于血脉之中的价值观,展示可信、可敬、可亲的中国形象,可以说是《茶经》跨文化传播的成效与启发。  相似文献   

11.
茶是中国的“国粹”。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茶文化。中国各少数民族的茶文化是这一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族的茶文化相比,无论是茶的种类,茶的制作,还是饮茶习俗和茶的功能,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是充满生机,极富个性的茶文化。一、少数民族饮茶习俗的起源与传播1、起源据一些学者考证,我国首先利用和生产茶叶的,不是中原的华夏族,而是南方少数民族。陈祖梁、朱自报先生考证了神农氏发现茶叶的传说,认为“神农”是被称为“三苗”、“九黎”的一个生活在南方的氏族或部落,神农氏族或部落最早…  相似文献   

12.
正"你知道茶圣陆羽是怎么判断好茶的香气吗?当然是用鼻子判断啦。科学研究表明,茶叶的鲜叶里芳香物质有86种,你闻到的是哪几种呢?"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里,台商、长泰明欣农业副总经理曾冠颖风趣幽默地向茶友们介绍"茶叶小百科"。类似的小视频他已经录制了上百集,打造出了自己的茶叶IP——"曾冠颖寻茶"。  相似文献   

13.
蒋卫武  吴红玲  陈志成 《小康》2007,(10):92-94
"茶是和平饮料",李瑞河为延续祖母生前的善举,在漳州盖了一座"良心亭",终日为行人施茶,十四年来从不间断。李瑞河说,21世纪是中国茶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严利人 《台声》2001,(2):21-22
天福集团总裁、台商李瑞河一生的事业是种茶、制茶、销茶,毕生的追求是寻根、扎根、“架桥”。在漳浦天福茶庄内,碧波荡漾的人工湖金浦池之上,他架起了一座精致的圆拱形石桥,台湾著名人士林洋港先生为之题写“连心桥”。在连心桥旁,他建起了“思根亭”,寄托着浓浓的情思。如今,他正在漳浦旧镇兴建一座更大的“桥”——以他本人身世为模型、反映两岸人民血浓于水关系的唐山过台湾石雕公园——跨越海峡、沟通闽台的金桥。特许经营全国首例  在高速公路旁建设一处闽台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是李瑞河先生的夙愿,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为他提供…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16)
<正>夏光武和太太周莉敏的婚姻故事,颇像一捧茶叶碰上了合适的陶瓷杯,以岁月为沸水,或许茶水里有苦、有甜、有百味,但20年来这杯茶已氤氲出别样的茶香——前不久,记者在厦门大学一间优雅的茶舍里见到了夏光武,他正给一群英国留学生讲述中国的茶文化,桌子上摆着五六种武夷山名茶,茶师现场泡茶,伴着茶香飘荡在空中的还有老夏的一腔流利地道的英文。寒暄过后,他让记者称呼他老夏,"这样多亲切!"  相似文献   

16.
品读台湾茶     
尚道 《台声》2008,(11):87-96
中国是茶的故多。传说茶叶被人类发现是在公元前28世纪的神农时代,唐代茶人陆羽所著《茶经》中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百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其中所述的“茶”经考证即为今日的茶。与祖国大陆的茶史相比,台湾茶史虽短,却也有200余年。台湾诗人吴德亮在《台湾找茶》一书写道,“早在300多年前(1645年)台湾就有野生茶树的记载,不过真正发展茶树栽培管理制造,则是近200年前由先民自大陆福建所引进,包括茶种及种植技术等。”民间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早已深入民间的日常生活。小小的茶叶饱含着两岸中国人的文化与智慧,在品茶的过程中,茶人追求着一茶一人生的哲理境界,享受的是茶所带来的宁静与平和。  相似文献   

17.
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一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一历史久远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茶在西周时期是作为祭祀品使用的,到了唐朝,才成为大众饮料。唐朝的刘贞亮把饮茶的益处表述为“以茶散都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唐朝的陆羽写就了世界上最早的茶文化专著——《茶经》,茶就这样慢慢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成了文化载体,成了文化的使者。“客来茶敬”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茶是西藏不可缺少之物,茶文化是西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西藏茶叶形态主要包括传统社会中输入西藏的茶叶种类,紧压茶与散茶输入的数量关系以及《甘露之海》中记录的茶叶种类,也包含了茶叶的储存与包装文化。体现了茶叶在西藏传统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体现了西藏茶文化与内地茶文化之间的密不可分性。  相似文献   

20.
不过三四年功夫,台湾特色茶坊已在上海开设了180余家,远远超过了红茶坊诞生地台北匕年的发展总量(110家)。古朴的木门、竹灯笼,原始的竹藤桌椅,缕缕清香的花色茶,吸引了许多人到茶坊三五小聚,品茗聊天。泡沫红茶坊由来台湾特式茶坊首推泡沫红茶坊,而泡沫红茶的产生得感谢一位名叫刘汉介的商人。10余年前,刘先生在台北、台中一带做茶叶、茶具买卖时,有次他从日本带回一只调酒器,不爱喝酒的他便用它来调冰茶,谁知调出来的茶冰凉沁心,上面还浮起细小可爱的泡沫,于是他依其状态取名为“泡沫红茶”。没想到“泡沫”由此泛开,使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