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顺应人口形势转变的需要,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较之于立即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单独二孩”政策更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更有利于实现人口规模均衡与人口结构均衡的有机统一。由于“单独二孩”政策不足以充分改善年龄结构、增加劳动力数量,在此基础上全面放开二孩是继续推进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的未来方向。但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决不能过度放大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作用,仅仅依靠生育政策调整完善无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需要配套实施其他人口政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目前的生育处于较低水平,虽然相继实施了"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还取决于人们的生育决策。本文以"单独二孩"生育政策调整为研究背景,使用在陕西省的调查数据,从政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来探讨育龄妇女二孩生育决策。研究发现,是否生育二孩决策与生育政策、直接生育成本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生育的预期成本越高、机会成本越大以及当前的婚育观念都降低了决定生育二孩的可能性;生育的精神动机,如追求子女带来的精神慰藉、家庭幸福等,对于育龄妇女的再生育决策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对育龄妇女二孩生育决策的研究可为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尽快调整现行生育政策,实行“普遍允许二孩与提倡适当晚育”政策,有利于开发教育和制度红利。普遍允许二孩与提倡适当晚育以及科学改善计划生育,不会导致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低生育水平的大幅反弹。  相似文献   

4.
人口问题一直是各国高度重视的焦点问题,针对人口问题的生育政策不仅影响一国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还对一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产生作用,因而生育政策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实施过程和政策效果需要格外关注。我国根据国情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从这个政策开始实施到现在对我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最近的十几年,对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批评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结构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以及“四二一”家庭结构,年轻人养老压力越来越大,根据这些变化的社会环境,需要对现行的生育政策进行调整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以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两项二孩生育政策在育龄人口生育子女数量上的具体目标并不明确.面对二孩政策的实施效果以及近年来全国人口出生状况的客观现实,应及时厘清"全面两孩"政策在育龄人口生育子女数量上的具体目标,并将政策的提法和态度由目前的"允许"生两个转变为"提倡"生两个.在思想认识上,要正确看待目前育龄人群生育意愿的现状,改变以往控制人口政策下形成的思维定势,特别是要认识到现在不仅"物不是",而且"人已非".同时,在放开三孩政策开始实施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升人口出生率,应将重点放在支持和鼓励育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上.  相似文献   

6.
计划生育政策"一胎化"产生的负面效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多地关注经济因素而忽视性别公正造成的。为了扭转计划生育强制的"一胎化"造成的人口结构以及超低生育率问题,我国继"双独二孩"和"单独二孩"政策后又实行了"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但"全面二孩"政策需要从性别公正的视角来认识,为了确保女性基本权利与生育政策积极效应的正向相关性,应该加大陪产假制度供给、健全"全面二孩"政策公共服务体系以及完善"全面二孩"的相关法律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70年代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到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正式宣布推行"全面二孩"政策,我国的生育政策一直处于不断调整的状态,群众的生育意愿和行为也在不断的变动之中。本文在"全面二孩"背景下,以育龄青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特征的群体意愿生育子女数、意愿生育性别、生育时间和生育目的以及关于二孩的生育态度。研究发现新时期的育龄青年对意愿生育子女数量的要求趋于合理,重男轻女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意愿晚育人数偏多,养儿防老不再是生育的重要目的,意愿二孩生育态度积极度不高,经济因素是影响其是否生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利用两项大规模调查的数据,对不同生育政策潜在人口的结构及二孩生育意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正在实施的三项二孩生育政策,总共覆盖到现有一孩育龄夫妇的40%,而将来可能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则覆盖到现有一孩育龄夫妇的60%;但在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人口中,一半左右已经超过了生育高峰年龄,特别是城市中,这一比例接近70%;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对象想生二孩的比例大约为25%—40%,远低于政策实施前全国调查中60%的结果;育龄女性的年龄对计划生育二孩的时间有一定影响,随着育龄女性的年龄增高,计划一两年内怀孕生育的比例也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11月26日 超七成“单独”家庭愿生二胎。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放开单独两孩政策,我省各地9月份开展了群众生育意愿调查研究和政策调整后的出生预测,我省超过70%的“单独”家庭有生育二胎的意愿。据测算,若启动实施“单独生育两孩”政策,近几年我省每年将增加出生20多万人。  相似文献   

10.
全面二孩生育新政出台既增加了每个家庭的生育选择自由,也让生育主体多出一份生与不生的纠结。针对高校女教师这个生育群体,在描述她们主要生育贡献的基础上,具体探讨她们在二孩生育政策背景下的生育挑战与应对的结果表明,高校女教师的二孩生育其实是一个社会工程,是一种涉及到文化变迁、制度改革、职场和家庭领域男女性别关系调整等多层面、多方位的共建共享过程,所以需要多种社会力量合力的全面释放与支持。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生育水平明显下降.相关研究表明,尽管我国启动了全面二孩政策,但依然难改低生育趋势.如何从生育价值观角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已成为保障国家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回顾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生育价值观的概念、结构、测量、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概括和阐述,可进一步把握中国人的生育心理,...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担心广大干部群众产生错觉,影响来之不易的人口控制成果,人们一般视现行生育政策的研究为禁区。实际上,在我国推“行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生育政策初始中央就认为,这只是我国在一定时期内实行的阶段性政策,是可以调整的。今天,实行了近三十年的现行生育政策的远期作用正在逐步地显露出来,应当如何评价它?现在是否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如何调整?对此我们必须积极地正视。本文通过对现行生育政策的正负作用分析,论证了适时适度调整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并以山东省人口发展的情况为例探讨了调整的基本思路与方案选择。一、现行生育政…  相似文献   

13.
生不生二孩?城市一孩育龄人群生育抉择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文基于对全国12城市1487名符合二孩生育条件者的调查数据,描述了一孩育龄人群提出二孩生育申请的状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符合条件者中,只有14%的人提出了二孩生育申请。与未申请者相比,申请者中女性年龄主体相对年轻,其现有一孩的年龄相对较小,其中女孩的比例相对较高。未提出申请者中,"不想生二孩"的比例只有55%左右;"想生育二孩"是符合条件者提出二孩生育申请的最主要原因。而对现有子女数不满意、妻子年龄相对年轻、第一孩为女孩、生活在非中心大城市、双方祖辈对其生二孩的愿望强、丈夫的文化程度高等因素,都会增加符合条件人群提出二孩生育申请的可能性。研究的结论对于分析和预测"全面二孩"政策下育龄人群的二孩生育抉择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二孩"政策背景下,城市一孩育龄人群的二孩生育动机究竟是什么?两项抽样调查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一孩育龄人群生育第二个孩子的主要动机是"给孩子一个伴"。这一结果显示出城市一孩育龄人群的二孩生育动机已经从传统的"为家庭生孩子"、"为自己生孩子"转变为"为孩子生孩子"。根据这一特征,从子女抚育和教养的角度开展宣传引导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或许是促进"全面二孩"政策发挥更大实效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二孩政策的全面推行是基于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而形成的政策决议,对于优化我国的人口结构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女性作为生育的责任主体,劳动就业、婚姻家庭等自身权益势必会在生育过程中受到诸多影响。为更好地保障女性的合法权益,必须建立全面的女性权益保障机制,以保障女性在生育下一代后依然有机会平等参与经济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全面二孩政策的施行,标志着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体现了生育政策从"效率"向"公平"的价值回归.然而生育政策在制定实施过程中缺失社会性别意识,看似对女性保护的政策法律,没有考虑其执行效果对男女两性的不同影响,忽视了女性在参与社会活动中的利益诉求,加剧了女性的不利地位,背离了生育政策的价值追求.所以,政府应该加大社会性别主流化进程,在生育问题上增加投入,确保女性不因为生育而丧失社会参与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2016年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与其他省份类似的是陕西城镇居民二孩生育率没有达到预期水平。由于各省级区划具体情况不同,对陕西省城镇居民响应二孩政策不积极的原因须做实证性分析研究。为此,笔者对陕西省汉中市、铜川市、神木市城镇居民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走访了政府计生部门,发现影响生育意愿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精力、经济以及生育观念变化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可通过降低生育成本、提高医疗水平、完善产假制度、增加教育投入、减少育龄夫妇家庭顾虑等对策,提高陕西省城镇二孩生育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已旷日持久,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风险发展阶段和风险社会。现行计划生育国策与男女平等国策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允许一女户间隔几年可以生育第二孩,这是建筑在性别偏好甚至歧视基础上的政策定位,这促使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生性别失衡问题愈演愈烈。不论性别,允许生育第二孩,政府就既真正站到了男女平等、性别公正的立场上,也使人口增长保持在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在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将会给女性健康、就业、家庭经济、家庭关系、扶幼等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政府和社会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给生育二孩的妇女和家庭提供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2016年起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全国及广东相继出台了配套措施,可是对提高生育率的作用十分有限,制约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效果。基于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广东省城镇家庭样本数据,以及2015—2017年对广州市家庭深度访谈,发现广东儿童照顾主要依靠家庭解决,社会照顾体系缺失,导致在二孩政策下,家庭的照顾资源压力增加,直接影响着女性的生育意愿。由此,结合其他国家儿童照顾政策改革思路及中国地方探索实践,有必要为有0—3岁儿童的普通家庭建立"福利混合型"儿童照顾政策体系,支持家庭的照顾功能,帮助女性平衡工作与育儿,以切实提高育龄夫妻的生育意愿,实现国家人口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