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试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刘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也是一种生物,生物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就包括人与其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后来的生态学的分支——社会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更是明确地把人与社会环境和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  相似文献   

2.
冯榕 《人民政坛》2010,(10):37-37
<正>立法作为法治的基础,其独到之处就在于通过制定人类社会普遍反复适用的规则,以平衡调整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宪政视野下,其又表现为平衡调整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对人的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之问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4.
陈鸿 《传承》2013,(4):110-11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个民族中,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云南壮族与傣族同是世居的土著民族,通过对壮族与傣族之间相互关系演变情况的分析,探讨少数民族之间关系演变的实质,可以深化对当代民族关系的认识,促进多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友好往来。  相似文献   

5.
人事干部谈话艺术小议北京天坛医院杨晓征人事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物质和精神需求。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关系又是复杂错综、千变万化的。如何协调好这些相互关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这种工作特性,就决定了作为一名人事干部...  相似文献   

6.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命题.根据经典作家的论述,人的全面发展乃是"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这一论断为重新思考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与人类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人类能力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能力发展的终极目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则为深入研究人类能力的发展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史少博 《岭南学刊》2008,(5):117-119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福音,但是科技发展就像一把双刃剑,也冲击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故而科技发展要坚持以和谐思想为导向的科学发展观,达到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抑制科技发展对人类伦理的冲击。  相似文献   

8.
关系范畴是哲学的基本范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系范畴在哲学史上被广泛地使用,但其重要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确立.人们仅限于探讨辩证法范畴的相互关系、规律和范畴之间的关系等具体关系,而没有将它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来加以研究.关系范畴是哲学的基本范畴这一命题能否成立,取决于三个方面:首先,取决于它对人类实践和认识(包括哲学)活动是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广泛性,能被古今中外各个流派的哲学家们所应用和论证;再次,取决于它能否为人类的认识带来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段志超 《湖湘论坛》2009,22(2):29-3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认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各自的性质、内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必须与人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不能自立于人类政治文明之外;必须从我国的历史与国情出发,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正确处理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陈鸿 《传承》2013,(6):110-11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个民族中,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云南壮族与傣族同是世居的土著民族,通过对壮族与傣族之间相互关系演变情况的分析,探讨少数民族之间关系演变的实质,可以深化对当代民族关系的认识,促进多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和友好往来。  相似文献   

11.
价值发生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的特殊生命结构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间接关系,它是价值发生的生理基础和前提条件。意识是沟通人与自然之间的“桥梁”,它是价值产生的心理基础,它在价值产生中起着关键作用。人类只能通过对自然物质的改造使之适合于人类自身的本性要求,从而使生命得以维持与延续,实践是价值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实现的根本途径。价值是指经过实践改造的对象物能满足人自身的需要的效用。  相似文献   

12.
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以伦  莫少乔 《新东方》2007,(10):15-16
现代人类经济活动一般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关系。因此,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活动效率,既可以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入手,直接  相似文献   

13.
于晨 《创造》2010,(6):52-53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讲到,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今年两会把公平正义问题提到很高的位置,说明这一届政府对解决好民生问题、分配问题、公平问题等的决心。我们都知道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价值取向,是衡量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利益关系的基本准则,每个公民都有追求公平的愿望和权力,公平正义是协调社会各方利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义与利及其相互关系,在人类认识自身的历史上,曾是一个千年聚讼之迷。纵观古今中外对义与利及其相互关系的众多论述,目前可以确定已形成共识的仅为以下几点:1.利,指的是以物质利益为主的个人利益;2.义.表示某一社会为维护其秩序而确立的伦理道德规范;3.义与利的关系,就是社会伦理道德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其实质是如何确立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于第1点,自有文字以来,至今古今中外尚未发现原则分歧。但对第2点和第3点,人们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义利观,就是对上述三点阐述诠目总和的统称。震要特别指出的是,不同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当猿人从树上下来学会直立时起,人就没有离开过土地。元谋人在170万年前学会用作石核、刮削器的原料来自土地。人之成其为人,那是由于我们双脚站在土地上。人类与大自然的诸多关系之中,第一个关系就是与天地融为一体的关系,这是人类对天地最初的原始的认识。当人类进化到有了自觉意识的时候,才懂得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区别开来。“本能的  相似文献   

16.
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是著名的茶叶之乡、领带之乡,农村经济较为发达。随着经济发展,人与人之间、人与政府之间、人与村组织之间的利益相关越来越密切,频次越来越高。针对这种情况,嵊州市自1990年代初即开始逐步推进村民自治,理顺经济发展中的农村基层政治、社会关系。经过几年的实践,出现了一批全面落实四个民主、严格实行依法治村的小康村。 5个小康村的基本情况 仙岩镇西鲍村,位于剡溪边,紧邻104国道。全村749个,年经济总收入6200万元,人均纯收人6517元。为绍兴市级文明村,嵊州市“五星级小康村”,“浙…  相似文献   

17.
公私关系是一种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在公私关系及其分化过程中,既打下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烙印,又记录了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程。正确认识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公私分化及其变化规律,有利于我们正确看待和处理公私关系,适度推进公私分化,合理划分公私界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公私观。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发展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支配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和主导价值取向,涵盖个体与社会双重的解放维度。在个体和社会维度的解放诉求中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精神实质之根本在于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深入认识其与人类解放的应有关系凸显为实践追逐与理论向导之间的关联性,有助于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哲学意义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客观美,或者说审美对象,不论其形式怎样不同,它们都具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特殊属性。 心理学指出,愉悦感实质上是客观事物对人的功利关系的一种反应。审美对象中使人赏心悦目的特殊属性,实质上是客观事物与人的功利关系。 客观世界诸对象与人类形成两种基本关系。当某些事物及其规律还不曾为人类认识、利用时,它们便以一种外在的必然力量统治人类,与人类形成“必然”关系;而当人类经由实践,能够认识这种必然力量,并用它来改造世界时,它们便成为人类生活的对象,与人类形成一种“自由”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