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科学概括。党的十七大站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这标志着我们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新的论断,深刻揭示了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发展中的灵魂作用,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对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建设中的灵魂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全会《决定》突出强调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当前,国内社会思潮多元多变的趋势日益明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更加紧迫。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相似文献   

5.
邓红彬 《求索》2011,(7):76-77,88
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国家间文化软实力区分的主要标志。当代中国的主导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文化独立与安全的根本保障。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根本的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6.
蒋宏宾  王红芳 《群众》2012,(11):11-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江苏在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自觉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7.
牟世晶  张伟 《理论月刊》2012,(9):148-15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基于对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比较考察可以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当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任务来说,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应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来说,民族精神又具有超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相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来说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与繁荣具有更为重要与深远的意义.鉴于二者间的内在联系与具体差异,在弘扬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就应该具体任务具体分析、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我们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理论建设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9.
李抒望 《大连干部学刊》2011,27(10):65-F0003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所在。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李抒望 《前进》2011,(11):38-40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所在。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作为社会主义的内在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全国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的纽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当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当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党对新形势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整体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本身发展的要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经验总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特点,具有中国特色;要体现时代特征,具有世界意识;要体现学校特色,具有大学思维.  相似文献   

14.
杨松 《世纪行》2012,(5):2-3,45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种文化就立不起来、强不起来。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因此,我们要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湖北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在全省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着力打造湖北精神高地,为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5.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共同思想文化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对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道德标准的高度概括,是引领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思想灵魂。文化体制深度改革,是当代中国改革在文化领域的深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举措。只有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才能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航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检验文化体制改革的价值标准,只有满足了这一标准,改革才有真正的意义,文化创新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在中国快速发展,正在成为传播社会文化、实现国家利益的新型战略工具。网络空间的涌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环境;网络新媒体的运用,为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信息化提供了新工具;网络文化的发展,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新桥梁。互联网境遇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侯军  郑洲 《前进论坛》2012,(9):17-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民主党派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之融入推动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在党派内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持一致,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9.
张保和 《人民论坛》2012,(11):156-157
井冈山红色文化是江西省独特的政治性文化,井冈山精神是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内核,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内在契合的。利用井冈山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在文化主体、内容形式、产业发展和传播方式等方面进行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0.
蔡民族 《政策》2012,(1):30-3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当前,全省高等教育战线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要坚持核心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