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基本义务篇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第五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相似文献   

2.
宪法序言最后一段提出:"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这是说一切组织和公民都有维护宪法实施的重要职责。但是,就不同的主体而言,对一切组织和公民,或者对不同的组织来讲,维护宪法实施的职责是不同的。即使仅从人大来看,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维护宪法实施的职责也是不一样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是监督宪法的实施,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责则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维护宪法实施的职责主要是监督宪法的实施,这是宪法的规定。宪法第六十二条第(二)项规定,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第六十七条第(一)项规定,全国人  相似文献   

3.
自治权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法—一《宪法》和国家的基本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民族自治机关的重要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国家通过立法给予少数民族以自…  相似文献   

4.
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建设,是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条件。加强自治机关的建设,对于保证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法律法规在自治地方的遵守和执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录序言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自治机关的组成第三章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第四章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五章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第六章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第七章附则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人民检察院实施法律监督,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保障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提高检察官的素质,实现对检察官的科学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检察官是依法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 第三条 检察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条 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第五条 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第二章 职责第六条 检察官的职责:(一)依法进行法律监督工作;(二)代表国家进行公诉;(三)对法律规定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犯罪案件进行侦查;  相似文献   

7.
民族自治地方民族立法滞后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第一百一十六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自治法)第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条件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宪法》和《自治法》的这些规定,就是从法律的角度上明确了国家赋于汉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一种特定立法权,具有特殊而又广泛的自治性,是我国社会主义立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的客观依据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宪法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是具体保障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和规定顺利实施的基本法律。这部法律科学地总结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三十多年的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典范。它不仅坚持了宪法规定的四项基本原则,而且从我国国情和各民族的实际状况出发,在维护国家统一和保证中央集中领导的前提下,给予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以更多的灵活性。这部法律的公布和实施,对于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自主地管理本民族的内部事务,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将起到重大的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年5月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决定》修正)目 录 序 言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自治机关的组成 第三章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第四章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 第六章 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 第七章 附 则序 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保障法官依法履行职责,提高法官的素质,实现对法官的科学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第三条 法官必须忠实执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四条 法官依法履行职责,受法律保护。 第二章 职 责 第五条 法官的职责: (一)依法参加合议庭审判或者独任审判案件; (二)法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 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除履行审判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1月20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18年3月30日吉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第一条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全省地方各级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  相似文献   

12.
民族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特征。民族自治权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自主管理地方性事务和自治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宪法第116条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9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些规定,一方面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由于社会历史和自然条件不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对于这些特殊性的问题,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之下,需要采取特殊的政策和灵活的措施来加以解决。毛泽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1月20日吉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彰显宪法权威,激励和教育全省地方各级国家工作人员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任命的国家工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宪法规定,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就是民族自治地方自治立法权的宪法渊源。2015年立法法修改后,地方立法主体扩容。修改后的立法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  相似文献   

16.
《云南人大》2006,(1):45-45
《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9条、第2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相似文献   

17.
根据地方组织法第九条的规定,保证宪法、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是乡镇人大的首要任务。那么,怎样才能确保宪法、法律、法规在本乡镇遵守和执行呢?笔者认为,当前应做到"三防止"。(一)防止只注重宣传教育而不注重实际效果的问题。在农村有些地方,对宪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往往是填鸭式的灌注,通过各种会议强调或发一些书本材料,叫农民自学。由于农民本身的各种体力劳动仍比较繁重,加上文化程度的制约,收效是甚微的。要防止这种问题的出现,必须因地因人因事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联系实际的方式方法,让农民们切实感到普法宣传教育与自己的切身利  相似文献   

18.
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现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处理民族问题、调整民族关系的法律法规在正在形成中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已占有重要地位。(一)从中央立法来说,1982年宪法对民族问题作了比较完备的规定,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是这一制度的具体化。截止1997年底,除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有57个含有民族问题的规定。(二)从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来说,全国有123个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已批准生效,此  相似文献   

19.
杨学伟 :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宪法实施 临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学伟撰文说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除了带头学习和遵守宪法外 ,还要研究制定具体措施 ,保证宪法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一要督促同级政府把宪法学习宣传列为“四五普法”的重要内容 ;二要履行推进宪法实施的职责 ;三要加强对政府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 ,实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 ,及时纠正违宪行为 ;四要注意把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贯彻宪法的热情与积极性引导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来…  相似文献   

20.
一、几种不同观点现行宪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第99条第1款)。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本级人大常委会不适当的决定(第99条第2款);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撤销下一级人大的不适当的决议(第104条)。地方组织法也作了相应的规定。宪法的上述规定是否意味着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也拥有宪法监督权,学者们的看法存在着较大分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