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恶意担保     
《法人》2004,(1)
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通过控股地位,将担保作为一种方式,借以通过上市公司掠夺资金,这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当上市公司原“啤酒花”董事长艾可拉木·艾沙优夫准备神秘蒸发时,他肯定清楚自己留下的恶意担保黑洞,高达18亿元的担保将足以使只有6亿元人民币净资产、20亿元总资产的“啤酒花”陷入财务困境。艾可拉木不仅仅只有一个艾可拉木。近期,涉及上市公司担保事件接踵而至。从高管失踪、担保黑洞乍现导致系列上市公司陷入危机,结果是股价封跌、市值缩水到巨额财富瞬间蒸发,一幕幕正在上演的担保恶剧,其“惊彩”程度绝不亚于进口大片。  相似文献   

2.
一个自诩为“炒股行家”的财务科长,利用掌管财务、调动内部资金的职权,一次次将公款注入股市,却又一次次亏空,5年内将1250余万元公款丢进了股市的“黑洞”,然后以虚增成本的方法把账“摆平”。以身试法的他,最后走上了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3.
在假设我国股票市场中的个体投资者存在非理性的前提下,运用实验研究方法,考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个体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程度。从中发现:个体投资者存在着过度自信的心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关注和敏感度不高;从上市公司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来看,个体投资者受前者的影响更显著一些,但不存在过度反应,而对后者则反应不足。这表明应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尽快得到广大个体投资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赵进一 《检察风云》2014,(22):81-83
10年前“,大股东占款”成了我国证券市场一大顽疾。虽经多次整治,但收效甚微。这一顽疾对于当时低迷的股市,其杀伤力不仅仅是资金黑洞、企业诚信危机,更使整个市场信心丧失。〈br〉 2006年早春二月,一场“清欠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风暴”席卷股市。在股海里横行数年,肆意侵占、挥霍三家上市公司12亿元资金的“中国飞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掌门人邱忠保及其苦心孤诣经营多年的“飞天帝国”在此次“风暴”中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5.
钟越 《法人》2004,(1):42-47
当原“啤酒花”董事长艾可拉木·艾沙优夫准备蒸发的时候,他肯定能预见到后面将发生事情的大致方向——担保黑洞显形,啤酒花股价跌停。因为担保黑洞不仅仅只出现在啤酒花身上,恶意担保的影子随处可见,甚至有专家指出,上市公司担保已经成为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暴露出的最突出问题。恶意担保的方法很难具数,但其主观目的性极强,多为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通  相似文献   

6.
太空中的黑洞,是宇宙中星系在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天文现象。在这个看不见、摸不着、漫无边际的神秘世界里,一切物质,包括恒星、行星,甚至光,一旦进入这个黑洞,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今,中国的金融界,也存在着这样可怕的“黑洞”,并已渐渐演化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巨大的躯体上的一颗毒瘤……  相似文献   

7.
茫茫太空中的黑洞,是宇宙中的星系在天体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天文现象,一切物质,包括恒星、行星、星云、甚至光,一旦进入了这个黑洞,就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如今,在中国的金融界,也存在着这样可怕的“黑洞”——银行里的不良资产,它已渐渐演化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巨大躯体上的一个毒瘤……  相似文献   

8.
付宁  陈宣 《法治纵横》2013,(1):34-35
一个个急于发财的散户,经不住一张张操盘“黑嘴”的诱惑,一次次陷入网络诈骗的“黑洞”;一沓沓百元大钞被“钓”的背后,上演着一幕幕人财两空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了重大的损失。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从法律制度层面规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谢良兵 《法人》2004,(4):94-97
泰州航海电气总厂为招“凤凰”而种下的“梧桐树”却让2000万国资流入黑洞,谁是黑洞的制造者,难道仅是常恒集团吗?  相似文献   

11.
《法人》2006,(1)
身陷数亿资金“黑洞”的明星电力再曝重大新闻。据媒体报道,胡润2003 年百富榜富豪、上市公司明星电力董事长周益民因涉嫌私刻公章、骗取银行贷款、挪用公司资金等罪名,11月17日被四川省遂宁市经侦支队控制。周益民年仅31岁,曾任北京盛华科源科技公司业务助理、总经理;广东金安沙汽车科技公司总经理;现任深圳市  相似文献   

12.
钟成武 《法制与经济》2009,(14):90-91,93
本文主要通过上市公司税负对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1)上市公司的税负对上市公司的投资制约是正相关,而不是负相关;(2)上市公司税负对投资的正相关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一定的发展趋势;(3)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风险、投资机会符合经典的财务理论。  相似文献   

13.
小成 《检察风云》2011,(18):12-14
1992年,第一个被停牌的财务欺诈公司——深圳原野财务造假案 事件:作为1990年中国证券市场初立,深圳首批发行的五只股票之一,深圳原野自上市后,从1990年5月至6月间,股价就上涨了210%,堪称当时的“股王”。后经查明:原野公司自1990年至原野公司董事长彭建东借鸡生蛋骗取国资,以一系列手段逐渐掏空上市公司深圳原野。此案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第一起上市公司欺诈案。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第四章“上市公司的收购”确立了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的基本法律制度,中国证监会也通过《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细化了上市公司收购的监管规则与操作流程.尽管如此,相较于境外成熟证券市场的监管规则,我国上市公司收购监管无论是在定义、法律条文、监管措施还是在监管理念、立法技术和制度设计上都存在着不少差距,甚至从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收购监管制度不能适应日趋市场化、复杂化的收购行为的问题.为此,本文希望通过制度分析的方法,重新梳理与审视我国现有上市公司收购监管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根据我国证券市场“新兴+转轨”的特点对上市公司收购监管制度提出更为细致的设计方案,以推动立法者、监管者与学者们在上市公司收购监管方面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公开谴责”的数据无声地宣布了上市公司高管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的迫切性。然而,为什么证券市场迟迟未见有遏制这种现象发生的趋势呢?对于路人皆知的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也不过区区数家上市公司遭受了真正的厄运,如蓝田股份,如银广夏;对于上市发行过程中的黑箱操作,时至今日才有副处长级的违法违规者遭受惩处,如王小石;对于泛滥成灾的股市操纵,也只有数个典型“庄家”落马,如中科创业,如啤酒花。对于违法违规问题的遏制措施,首先是制度上的严密预防,其次是事中的强有力的监督,再其次是事后的严厉惩戒。在我国证券市场中,期望以严密的事前预防…  相似文献   

16.
李松 《法治纵横》2011,(13):14-15
在有效监督缺失的情况下,有些“另案处理”变成了“另案不理”。或降格处理。这是司法腐败中的又一新黑洞。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对公平原则的价值追求的结果,更是现代证券市场的核心内容。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中还存在不少不规范的现象,既影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许多无谓的损失和风险。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概念和其理论基础的阐释,结合我国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现状和完善我国现行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8.
某单位领导人多次变着戏法侵吞公款,该单位财务科长每次都有所觉察打算抵制,但一想到自己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便认真不起来了,有时还在有关票据上做些手脚,为之“完善”。后来“东窗事发”,领导被绳之以法,财务科长也受到了处分。财务科长本人并无贪污行为,仅是在“感恩”思想支配下,对顶头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入世,外国资本将以更加迅猛的势头涌入中国。选择收购中国上市公司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不仅可以化解与对手的竞争,还可以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与国内企业的双赢”①。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外资在WTO和全世界大购并浪潮的双重影响下,将与中国的上市公司形成一轮新的购并(重组)浪潮”②。“通过收购中国上市公司达到外资‘借壳’上市的目的,外资对国内上市公司的购并也将是下一阶段中国资本市场的热点”③。  相似文献   

20.
不少人都看过电视剧《刑警队长》《、黑冰》《、黑洞》,有人说《,黑洞》的播出,带动了反腐败题材电视剧的兴起,带动了我国影视剧“黑色系列”的走俏。那么,你了解《刑警队长》《、黑洞》、《黑冰》的作者——皖籍作家张成功吗?你知道张成功是如何创作出这些脍炙人口的电视剧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