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进》2015,(5)
<正>在太行山与太岳山交会处的沁河之滨,矗立着一座气势非凡的城堡式古建筑,名曰"皇城相府"。皇城相府是国家5A级旅游单位,名闻遐迩,游人如织,是山西省文化品牌和著名旅游景区。皇城相府的主人公就是清初康熙朝名相,《明史》、《康熙字典》和《佩文韵府》的总阅官陈廷敬。陈廷敬为官50多年,官至相位,著述等身,在清廷错综复杂的明争暗斗中,始终以清廉为本,做到了相业文章两辉煌。康熙皇帝给以"恪慎清勤,始终一节"、"宽大老成,几近完人"的  相似文献   

2.
<正>历经百年的"果仁张"小食品曾是清代的皇家美食,并被御赐"果仁张"之名,成为皇亲国戚的"宠儿"。随着满清王朝的倾覆,"果仁张"流落民间。1993年和2006年,享誉中外的食苑奇葩"果仁张"分别被中国内贸部和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从此,在"果仁张"第四代传人张翼峰夫人陈敬董事长的带领下,果仁张(天津)食品有限公司高擎"老字号"大旗,唱响了创新与发展的赞歌……走进陈敬董事长位于天津市和平区一座老式居民楼里的办公室,笔者看到,这里依然保持着几十年来整洁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一类古老的精怪故事,狐妻故事在清代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一系列文言小说中发生了深刻变革。"美善"取代"恶丑"成为狐女这个故事核心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人狐之间本来剑拔弩张的关系也变得温情脉脉。这种改变与清代民间普遍盛行的狐仙信仰有着密切联系,从这种民俗信仰的角度来解读当时的狐妻故事,可以加深我们对清代这类成就突出的文学现象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颜建华 《求索》2011,(5):205-206,69
清代骈文复兴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逐渐为学界所接受,但清代骈文复兴突破与创新的诸多方面与程度则莫衷一是,众说纷纭。特别是说到艺术上的创新,否定与肯定并存,且较为激烈。这里试图从两个层面进行探究:一是从清代骈文艺术技巧方面的创新来谈;二是骈文对新文体小说、戏曲的渗透方面来探索,供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5.
有清一代对小说禁黜的核心是“诲盗”,即便是针对淫词艳情小说,也是以禁防民心反动为前提,至于整肃男女风化,不过是禁黜活动的次要目标.这些诲盗的通俗小说不仅牵系着民间宗教信仰,也成为民间秘密结社的标榜,更是民间谋逆造反的教材范本.对诲盗小说的禁黜与封建帝王维护统治息息相关,从清初顺治帝颁布小说禁令,至晚清政府对小说的严厉查禁,通俗小说与政治的关系在清代禁黜小说的运动中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6.
<正>张连珍主持4月25日下午,省政协举行"名人名家讲座",省政协主席张连珍主持讲座。这次讲座是省政协举办的名人名家中国历史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讲座中,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成康以"漫谈清史"为题,从多个角度生动描绘了波澜壮阔的清史画卷,研究分析了清代历史的重要特点,深入解读了影响清代盛衰的主要因素。他还对国家公职人员如何学习历史提出了简要建议。讲座视野开阔、见解深刻,对我们把握清代历史脉络、了解清代政治得失、学习好中国历史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朱通华 《群众》2010,(9):12-14
<正>2010年是费孝通先生的百年之年,凡是同他有过较多接触的人,都会萌生"写一写,写一点"的想法以纪念这位老先生。  相似文献   

8.
《时代潮》2000,(5)
忽然对已经写得很熟练的小说失去了兴趣关于王朔的"挂笔"曾有多种说法,一种是电视剧写得太多。写废了;一种是一鼓作气写了100多万字的小说,写残了;还有一种是心浮气躁投身影视挣大钱去了。王朔本人对这件事的解释是1991年以后,陷入了一次精神危机,亦称写作危机,对自己以前标榜的那一路小说产生了怀疑,认为自己所写的那一路小说是在简化生活,严格地说是在  相似文献   

9.
台湾曾经是一个移民社会,但在以往台湾移民史的研究中,有关女性移民的研究一直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本文从清代实行禁止赴台者携眷政策的概况、官方查获"偷渡"案中的女性移民、族谱资料中的女性移民、女性移民与清代台湾人口性比例的分析等几个方面入手,对清代大陆向台湾移民中的女性移民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0.
毛奇龄是清初著名学者,经学成就尤为突出。"诗"学研究在其整体学术中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在其为数不多的几部诗学著作中却也不乏超越其时代的真知灼见。这些成就的取得与其独特的"诗"学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不畏权威,汉宋兼采,敢于挑战,文本与考证并重,开清代诗经汉学之先风。毛奇龄独特的"诗"学思想也使其成为清代"诗"学独立思考派的先驱,并且促使了清代三家诗学的兴起,对清代"诗"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妇女研究论丛》2003,(2):68-72
文章对鲍震培所著<清代女作家弹词小说论稿>一书做了评论,认为该书填补了女性文学史和小说史研究的空白,其关于建立女性独立的文学叙事传统的论述、对女作家女性意识的挖掘及对女作家女性意识成长环境分析,颇有创建.这些创见对女性研究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黄斌 《传承》2009,(5):40-42
自学成才的作家教授有"幽默小说家"之称的老舍不仅在他写的小说与剧本里充满了幽默感,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是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3.
文社是唐宋士子为科举考试而结成的社团,发展到明代文人结社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由于清代禁止结社,加之明清易代,使得许多人并不愿意走上仕途,清代初期的文社在数量和规模上等方面都大为逊色。随着科举文化影响的扩大,科举考试竞争性的加剧以及考试内容的程式化等因素,又为清代文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些文社能够为士子们的登第提供一定的帮助,于是文社在清代中期又得到了较好地发展,并成为小说中的重要素材。  相似文献   

14.
罗屿 《小康》2013,(1):100-103
年轻时他以公共知识分子自许,这些年他一直在退,退回一个普通高校教授的位置。但他并不悲观,只是改变了表达方式。作为法学家,他最大的爱好是写小说,他的五部犯罪悬疑小说某种程度亦可视作法学读本  相似文献   

15.
陆天明:"我现在是在走独木桥……" 虽然名气已经很大,但陆天明对自己的作品却是越来越挑剔了. 以写反腐倡廉作品享誉文坛的陆天明在创作的题材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他现在正在创作一部以描写我党高级干部为主要内容的新作《省委书记》(暂名),电视剧和小说都将在2002年上半年完成.  相似文献   

16.
<正>我每年都写长篇,每一部小说都排在销售榜第一的位置,这样的作家都不能算中国最好的?—郭敬明是由"新概念"作文大赛捧红的,却以自己主办文学新人选拔赛来与"新概念"叫板。他在文学新人选拔赛新闻  相似文献   

17.
戴震是清代朴学的领军人物,他不但精通考据之学,且对义理之学也多有建树,但在当时却少有解人。在崇经好古、贵博贱约的学风之下,有一个人自诩是戴震知音,那就是提出"六经皆史",以"得其所以然"为学问的思想家章学诚。近年已有不少关于章、戴二人交往的研究,这些研究多集中于考订二人交往的过程或思想的差异,但若换一个角度,通过观察章学诚对戴震形象的建构过程,或许更可透视出学风嬗变之际,不同学风相互排斥、相互竞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吏役以"准正式结构"的名义成为清代地方行政的主体.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地方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上级衙门吏役对下级衙门的牵制和对地方社会的骚扰、吏役在执行公务过程中要挟本衙门官长或消极怠工甚至罢工,以及因吏役有犯而使官长受到牵连等,是"吏役病官"的主要表现形式. "吏役"病"官"现象的发生与前者处于行政权力的前沿直接相关,加重了清代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机,影响到基层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9.
母训是《清代朱卷集成》中一个较为突出的文化现象。部分考生在"慈训"中记录了自己的家训和家庭情况,描绘了母亲教育子辈的过程。考生将母辈训示写入个人履历,充分体现了女性在科举启蒙阶段的重要作用,也折射出清代贞节观念下抚孤教子的普遍现实。文人们通过课子图等方式表达对母辈的怀念,以另一种方式展现科举时代下女性的家庭生活和社会角色,进一步丰富了传统女性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20.
正早先有一种说法,就是社会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文学:一是写的,一是说的。写的文学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诗词歌赋。而说的文学如果写在纸上,就是小说;如果写在舞台上,则为戏剧。一早先有一种说法,就是社会上始终存在着两种文学:一是写的,一是说的。写的文学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诗词歌赋。而说的文学如果写在纸上,就是小说;如果写在舞台上,则为戏剧。最早出现在舞台上的戏剧应该是昆曲。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