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举报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存在举报人对相关具体法律规定了解不全面或理解有偏差。署名举报少,举报线索处理机制等问题,造成越级举报、重复举报。为此,要通过加大初查和案件管理力度,提高案件质量,落实首办责任制,文明接待,耐心疏导,创新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举报宣传活动等引导群众正确行使举报权利。  相似文献   

2.
举报人的权利与我国《举报法》的制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举报是公民主动向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报告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犯罪案件线索,参与社会治理的行为。举报人可以自由选择举报方式,拒绝直接充当证人,署名举报人具有优先知情、申请和获得保护、将功补过、获得补偿与报酬等权利。《举报法》是调整举报人与举报受理机关之间在举报活动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行为规范,其主要作用在于规范举报受理机关的行为。制定《举报法》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举报制度建立以来,在遏制腐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举报已成为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最经常、最直接的方式。2009年5月31日,检察机关统一举报电话"12309"举报热线及举报网站域名www.12309.gov.cn试运行,同年6月22日,"12309"正式启用。但是,我国现行举报制度中对举报人奖励不够重视,奖励不到位,无法充分发挥群众举报和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必须完善举报奖励制度,激励公民积极行使举报权利。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很多地方的纪检监察机关开通了网上举报。目前,网上举报已成为信访举报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随着工作的开展,网上举报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网上举报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公益性内部举报是监管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举报人的正当权益理应提供保护。然而,在进行制度设计时,既要合理甄别举报的正当性,也要考虑组织体内部的合理利益。国外立法常常区分对内举报和对外举报两种机制,不同机制对举报内容的真实性、举报目的的正当性、举报程序的适当性等要件作出了一定区分。我国应制定专门的综合性法律,明确举报是劳动者的一项权利,在举报人基于公益目的并具备一定理由进行举报时应为其合法权益提供充分保护;同时也应要求组织体建立起内部举报系统,提高组织体的自我净化能力,促进内部举报新文化的形成,以便确保公共利益与组织体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周晓明 《行政与法》2022,(2):118-128
公司内部举报制度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部分,其本质是一种信息披露行为,激励公司员工作为社会公众的代表监管公司行为,以有效保护股东利益,防范公司经营风险,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因此,应重视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中员工举报的重要作用,对私营部门举报的立法应聚集于公司内部员工,鼓励公司建立内部举报制度,加大对举报人的外部激励...  相似文献   

7.
李继华 《法学杂志》2006,27(2):106-109
文章综合采用比较、分析和实证的方法,分析了检察举报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并借鉴国际反腐败经验,提出了建立反腐败统一战线、推广有利于保护举报人的密码举报制度、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创立举报补偿制度及举报人投诉制度等改革对策,对“举报法”的制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我国举报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举报权是公民的一项受宪法保护的民主权利,举报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在加强民主监督,遏制腐败,打击犯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我国的举报制度还存在许多明显的缺陷。本文从分析建立举报制度的必要性入手,就我国举报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提出了几点初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组织内部的腐败因其隐蔽性而难以被发现,故内部举报制度在揭发组织内部的腐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究其历史来源,我国的检举揭发或举报(reporting)制度时间久远。故从内部举报的概念及行为模式着手,结合我国举报制度之特殊性,阐明内部举报行为应系举报行为的一种,但行使主体限于组织内部人员且仅限于对特定国家权力机构进行举报(对外举报)。并以我国现有举报制度的立法现状为根基,加之参考国外相关立法,我国现行法律应当系统区分内部举报人与一般举报人,对内部举报人进行单独保护。具体而言,即从明确内部举报的内容、提升对内部举报人的保护力度以及构建对内部举报人的激励机制三个方面逐步建立健全我国“内部举报人”制度。2023年12月29日,《刑法修正案(十二)》通过,为惩治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提供了法律手段,进一步对国家反腐倡廉号召作出了回应。内部举报制度亦亟待作出相应的完善,从而更好地治理腐败,净化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0.
完善检察机关网络举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春丽 《法制与社会》2011,(28):131-132
网络举报因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等特点受到群众的亲睐。但重复举报、虚假举报和原始证据的缺失,导致真正能够立案侦查的线索寥寥无几。在网络举报的两种途径中,因官方举报网站宣传度不高.举报形式单一、办理不及时、举搬人保护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群众更偏向于民间网络举报。因此,要发挥网络举报的真正效用,检察机关可从提高网络举报普及性、安全性、及时性、互动性、多样性等五个方面着手,真正发挥网络举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职务犯罪举报中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情形屡见不鲜,使得举报工作难以开展,导致整个社会实名举报行为的总体萎缩.因此,在职务犯罪的举报制度上急需更加完善,并应加强对举报人人身安全的保护,确立权利主义的保护观.本文通过对职务犯罪实名举报的简要概述,引出对职务犯罪实名举报问题的分析,从而提出完善实名举报制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检察机关开展举报奖励工作的意义和实践情况为切入点,对奖励举报工作在检察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如何改善我国检察奖励举报工作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13.
何永顺  杜志强 《法制与社会》2010,(31):121-121,125
反渎职侵权工作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案件线索贫乏,则直接制约着反渎职侵权工作的开展。如何引导人民群众实名举报,提高实名举报率,提高成案率,结合当前渎职侵权工作实践,本文着重从法律监督的角度,反思我国检察机关实名举报率低的原因及重建一套完善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4.
八成举报来自民间 1988年3月,大陆检察机关借鉴香港廉政公署的经验,在深圳检察院挂出了举报中心的牌子,以此确定了举报——作为根除腐败现象的有效方法之一的制度的地位。 举报中心的设立,改变了以往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自己寻找办案线索的被动工作局面,群众的踊跃举报,为检察机关办案提供了大量的案源,一大批大案、要案在群众的举报中浮出了水面:无锡邓斌非法集资案所牵出的一连串重案、北京首钢集团周北方案、原哈尔滨副市长朱胜文案、湛江走私大案所涉及的公安海关人员的受贿案、四川省原民政厅副厅长石嘉平受贿案、重庆某派出所原  相似文献   

15.
王文 《法制与社会》2012,(15):145-146
将举报回复纳入行政法制的监督体系,对发挥公民举报权利的现实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为公共利益而举报的类型,从公民举报所针对的问题和举报行为本身两个方面探讨举报及举报回复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寻求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网络举报工作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健  朱军 《中国监察》2010,(20):34-35
互联网已成为民意表达、互动、汇集的重要平台。为顺应这个潮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相继开通了举报网站,网络举报也逐渐成为信访举报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提高网络举报工作的水平是当前信访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进行了修订,并于日前公布,除坚持原有走访、书信、电话等举报形式外,结合信息化迅速发展实际,增加了网络、传真等举报渠道,并实行检察长和有关侦查部门负责人接待举报制度。(据5月5日《京华日报》)  相似文献   

18.
贺琛 《江淮法治》2009,(10):29-29
近些年,尽管检察机关频频出台举措,拓宽举报渠道,增加举报奖金,举报腐败犯罪一域仍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近日“35名民警实名举报山东郓城县委书记”一帖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而举报者放弃领取高额奖金,冒名发帖举报的情节更是惹人关注。本应成为举报受理方的公权部门,却成为百姓的次要选择,不能不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恶意举报在群众举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在分析探讨了恶意举报类别、危害性、存在的原因基础上,建议完善法律责任制度,给举报者设定责任义务,建立奖惩激励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改善执法方式,从而减少恶意举报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宋哲雯 《法制与社会》2012,(28):149+151
举报信访工作是基层人民检察院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的重要途径,举报信访工作是人民群众监督我党干部廉洁奉公,政府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渠道.举报初查是举报信访工作的核心内容,举报初查的开展不仅能厘定案件性质、准确处理案件分流,更是能提高线索成案率、成为配合反贪部门开展查办工作的一把"利剑".因此,本文对基层检察院开展举报初查工作的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作些浅薄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